分享

深圳通背拳

 老路漫漫2009 2011-02-01
标签:

杂谈

作者: 符兆义
    伯父符懋堃,字“亚轩”京东三河县大唐廻村人,曾任廊坊地区武协副主席,北京通背拳研究会顾问。十二岁就投于“臂圣”张策门下习练习通背拳磋磨一生造诣颇深。当年张策赴宴,会友总带伯父前往,因而尽得张策通背精华,同时伯父为广学博取还拜前清头等扑夫“恒寿山”(大力恒)学习摔跤,拜太极名家许禹生学练太极推手,张策过世后又投于“打遍南七省无敌手”的"田瑞卿"门下续修通背拳后又得到行意拳大师尚云祥等人的指点,功夫越练越精。
    1982年伯父在西安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表演通背散手掌,记者赞颂八询老人是“移步落脚咚咚作响,抡臂劈砸呼呼生风,形似猿猴,步赛虎行,引手捋带如猿猴探臂,抽臂拍穿似无节皮鞭,足趟稀泥像松泛无力,撤步闪劈却似利斧劈山。

    伯父所传通背拳据其锻练法则和博击特点,属上三门的内家拳术是”臂圣“张策将太极与通背巧妙结合又根据石,马,弥,猿,长臂五猴的像形动作而创,称“五猴通臂拳术”,又称“太极通背拳”。注;{以上名称来自两项珍贵历史资料(一)五猴通臂拳草谱,(二)现存一九八五年伯父给我讲拳的录音带,其中我问本门拳术叫什麽?伯父答;“太极通背”}。籍此依据;符懋堃一支学自“臂圣”张策的拳术为;“太极通背拳”。

    此拳与传统通背拳区别在于;太极与通背容于一体,有三折不讲九扣(演练时圆裆不裹裆,足不抓地,涌泉找地),身有三鞭大中小。
    自身风格为;质普无华,富于实战,刚柔相济,浑厚自然,大劈大挂,抽鞭击远,劲力充实,潇洒舒展,速度敏捷,凶猛彪悍。

    锻练要领为;吊顶圆裆插腰转胯,探臂沉肩,周身放松,惊弹脆快,起于足下,发于拳掌,趟泥踏拉,闪战圈苫,蛇腰虎步,流星电闪,棉粘随连,着重强调腿,腰,臂三节基本功的练习。每个招式都是由“腿,腰,臂”变换而来。锻练时,精神,关节,肌肉,等全身各个部位都要放松,只有放松,肢体不僵出手才快,才能达到臂似皮鞭的要求,即劲发于足下通过腰背达于臂掌,在一瞬间三节贯通周身惊炸,使要发之力惊弹之劲集于一点抖发出去。

    博击原则为;招式训练注重实战突出一个“快”字。伯父讲;眨眼就打眨眼就到,所谓快就是抢门插招招快,身法快,步法快,出手起脚快。要敢打硬进,勇往直前。接手时讲究接手如接瓜,沾上就走,按上就翻,搭上就进。一经接触快如电闪雷惊,勇如猛虎下山,胜敌于眨眼一瞬间。招法上讲“无影无形变化无穷”,无有固定招式,见招打招,见式打式,环环相套连连出击。
    劲力诀窍为;惊,弹,脆,快,整,沉,棚,滚,挤,化。病夫扶墙(沾住对方)趟泥踏拉步(随住对方)空化力(顾打合一),要点在于“松”有诗云;
     松松松通背功,松到脚下是真功,松沉实腿侧腰胯,病夫扶墙打天下。
软出硬化,沾衣发力,三七用劲。
    锻炼内容为;手法;以快,沉著称,快似闪电,沉似铁锤。有;劈,崩,钻,丢,砸——等十二种基本拳法,拍,摔,劈,捋,穿——等五十四种基本掌法。身法;吊顶圆裆开胸紧背,探臂沉肩,使梢动根,出手,力发足下通过腰背而达掌指,收手以腰带肩,以肩带手,整个动做轻柔如毛发,沉重似钢铁,柔软如棉絮,弹炸似惊雷,浑身上下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下肢相互配合,五内百骸协调一至。腿法;有,踢,弹,刮,踩,踹,蹬,撞——等。讲求猛踢快攻,短促冷暗,忌高宜低,随势而发,出其不意。步法;传统步法外,特有步法
为;提筋,圈苫,趟泥踏拉,吸步,拿步,扒蹬步,前脚有扒踏之意,后脚有蹬催之力。
     基本功有;指天划地,摇身式洗膀子,开膀式,单双引手,二鸟争窝。另有;“三荡”荡臂,荡身,荡腿。“三背”振背,分背,合背。
    单操对练为;操桩打袋,游身盘龙桩,沉盘手,十字拦,三合炮,专有练柔化劲的“太极通背无穷滚手”。
    单操及套路为;十二引手,十二擒捉,十二连炮,十二连拳,四苫,野马奔槽,六路拆手总拳,连拳,二十五法,五十四掌,一百零八招。
    器械为;通背十三刀,通背伏虎枪,左把大枪,通背棍,鞭杆(短棍),通背双手剑,双头绳。另有内功十八式和硬功十二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