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法归宗诀(太极博弈原理第一部首篇)20110119补充

 addccde 2011-02-03
万法归宗诀(太极博弈原理第一部首篇)20110119补充


图片

照片名称:2011《太极博弈原理第一部万法归宗》预售封面

为什么有一些人做事相当麻利却是第一次着手?而为什么有一些人麻利的背后却是饱含相当的经历之后?

为什么我们生活那么多矛盾,那么多想不明白,那么多新的体会,观念?这种情况好吗?

为什么那么多知名人士并不见得读很多书,而读那么多书,懂得那么多道理的我们偏偏不知名呢?

为什么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名人的经历和想法,自己还是做不了名人,究竟我们从中全是受益呢?还是有一定程度的被害?

为什么人的经历,道理的彰显,事物的趋势,人情的冷暖,文化的形式都是那么地相似?

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会明白很多道理和理论,这些都是有利的吗?

你曾怀疑过自己吗?当你坚持从你自己的认知去考量某一人、事、物的时候,假如你的认知并不充分完备,你也算是一位固执的人吗?而这种固执正是自己所一直蔑视的,而自己又口口声声说要天天进步,却固步自封而懵然不知。

……

预知何处因由,一切尽在——

万法归宗诀——破解一切生活矛盾点

 

(太极博弈原理第一部万法归宗首篇——《思维层次:万法归宗诀——破解一切生活矛盾点》,2010年末 发布)

×××××××××××××××××××××××××××××××××××××××××××××××××

 
图片

照片名称:太极博弈原理第一部万法归宗表

缘起

想起我爸,他是一个固执人。对于他的想法,他会坚定不移地认为是正确不误的,即使我们努力去告诉他更恰当的想法。有时候我会感觉到非常无奈,有时候我真想弃之而不顾,可是正如生活中有许多不得不去面对的人和事,我始终不得不去面对。

可在我心里不断怨恨的同时,退一步想,我也何曾不是那种不愿意去理解别人的观点而执意自己的想法的人呢?

也许,这一辈子我也无法去改变某些人的观念,

也许,这一辈子我也无法面对这些不得不面对的人和事,

但是我希望自己不会重踏他们的路,

对于别人,我希望自己起码能成为一位通情达理的人……

 

万法归宗表基本诠释

 

核心思想

图表中有一个中心轴,贯穿了整个画面,这就是万法归宗的核心思想——互逆法则

什么叫互逆法则呢?

互逆法则——任何一种理念,必有其逆向面,并且两者必定同时成立。

比如:“性格决定命运”。

假如这个理念成立的话,那么“命运决定性格”必定成立

再演化深一层,又比如:“努力了一定能成功”,假如这个理念成立的话,那么“不努力也一定能成功”必定成立。

有人说,这种理论实在荒谬之极!

对此我深有体会,当年我读高中时候,非常非常勤奋努力,可是努力和成绩并不成正比。相形之下,一些看起来并不努力的同学,却取得与努力并不成正比的成绩。

于是我经常在想:

努力和成功(收获/预定目标)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面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是否有更恰当的角度去解释?

……

时至今日,对于我而言,我才发现“努力”这词最确切的含义是:“一种行为沿着某一方面的深入程度”。困惑由此释然!

惯性

经常听到一些人受挫折之后都会被建议出去散散心,容易放得下,又或如有时候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时候,在休息期间往往能有瞬间的灵光闪现。这就是所谓的“惯性”,当你往着某一个方面不断深入,无论是思想文化,经济营生,一旦存在深入就不可避免地“惯性”(注意,惯性这个词本原并无褒贬,勿往此方向想,将有更详细的探讨。)而此时这种深入的方向一旦与预期相左的时候,那么就演变为生活中的:一个人辞去所特长的行业后再无求生的机遇了,一个犯人的童年充满相当的原则性观念,一个突然更改体制的团体瞬间解散……

所以在谋略八字诀中首要提到两点是:“时”“势”在这个时空领域里面存在的一切事物均如数学领域中抛物线,存在趋势以及拐点。

 

思维中的四种运作

思维中的四种运作包括:类象,联动,汇合,采集。(为何这样分类,文中将有详细推演过程)

类象:一个象体整体轮廓的识别以致能区分两个不同的象体。

比如:“妹妹很可爱”,“爸爸像妈妈”,“花瓶落地,不详预兆”

 

在心理咨询领域中有一个学问叫共情法,比如:

一位来访者进来时,咨询师问她: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来访者说:我最近情绪不好。

     咨询师:哦,我最近情绪也不好。

     来访者:是吗?

     咨询师:恩,是的。我最近感冒。……

如果就这样,后面就可能是

     来访者:你吃药了吗?

     咨询师:吃了

     来访者:效果好些没有?

     ……

     就容易进入角色串位了。那么接下来的事就相当简单了。

(在心理学推演篇中将有极为详细的推演过程,此处不详。)

那么此处用到的共情法,就是和类象是同一种动作的——本来不相似的人和事,通过“类比”达到“同象”,从而达到目的!

 

如:

在医学中就有同物同治的理论,比方说吃猪肾补肾,吃猪脑补脑。

在堪舆学中有呼形喝象的原理,比如一尖角如一把利器,那么长久对着就容易出事了。

在影视界拍摄手法中有蒙太奇,比如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赶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衔接在一起。

在一些精湛的谈判中有引导法,谈判者往往巧妙地布局环境,如使整体环境趋向柔和,以让对方产生松懈的心理(由环境带动人的心理)。

在物理学上有共振的原理,说得是相类似的事物有一起运动的趋势。

在易学的高层心法上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法则,表诉的是不同的事物能同时显现,必定存在相似点;反之存在相似点,必能同时显现!

……..

以上均是生活中“类象”的种种例子。

 

待续……..

 

 

 

 

 

(假如为了出书而出书的,据我所阅,东借西引,凑合成一本大部头也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正如我开篇所言,我希望后起之人,我的妻子,儿女,朋友是一位通情达理的人,此为本书《万法归宗》之起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