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制衡管理的主要模式

 miyasa 2011-02-03

  中国古代制衡管理的主要模式

  如果可以撇开对历史伦理价值的评价,而仅从管理的角度去看,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延续时间最久,而又最能够持续改进的制度。之所以这样成功和持久,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有效的制衡管理机制,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有着同时代世界上最发达,也最庞大的官僚机构,这样一个庞大帝国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权力的制衡,其制度是不可能延续很久的。在管理学的视野中,古代成功的制衡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古代社会制度的管理方法,对于现代企业中的牵制管理,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

  中国古代的制衡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各有妙处,值得琢磨。

  1帝王式三权分立的制衡

  从制度的设计来看,中国古代的帝制也有一个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秦汉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一个久经考验的体制,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建立起行政(中枢机构:宰相、中书等)、军事(太尉)和监察(御史大夫)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种皇帝之下的三权分立体制在古代相当了不起,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由皇帝决策(当然,这种决策体制太不可靠,三条线都汇集到皇帝一个人手里,信息量过大,很难恰当处理;随意性很大,决策会有大误差),之后,分三权进行管理,互相制约,这样帝王有利于控制其稳定性。当然,其中的行政管理系统,作为帝王日常的管理助手,在演进过程中有重大的变化。早期的“宰相”,只是俗称,并非正式官职,而“尚书”原来也只是记录皇帝头口指示的太监,后来需要皇帝决策的事务越来越多,大概从汉文帝开始,皇帝直接掌握所有的重大决策,用一些文人在皇宫内作为秘书班子,到了东汉,开始由朝臣来担任“录尚书事”。到了两晋,皇帝又另立核心管理的秘书班子称为“中书”。演变每代都在进行,协助皇帝决策的秘书班子不断演变为正式机构,当权力太大时,引起皇帝的警惕,也就失去了皇帝的信任,皇帝又会引入新的秘书班子。如明朝的内阁,由秘书变成朝臣,而清朝的“内阁”,不在大内办公,没有决策权,名不符实,决策的是大内南书房的皇帝助手,后来是军机处。帝王在稳定军事、监察机构的同时,时而强化,时而削弱其行政助手,把牵制管理的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保证“君临天下”。

  2皇族、功臣与外戚间力量的平衡

  在朝中派系的关系上,皇帝会调整皇族、功臣与外戚间的力量平衡,稳定制衡机制。

  这方面,在汉朝是很典型的,刘邦建汉之后,中央政府中实际上存在着三大派系。一是以刘邦为首的皇族派,这是西汉政权的核心,这一派包括刘邦的八个皇子,若干皇孙及刘邦的堂兄弟等皇族中的其他成员。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又是最快完成从平民到帝王身份转换的皇帝,他需要皇族成为他的政治中坚力量;二是功臣派,布衣天子刘邦,有追随他一块儿打天下的一大批文臣武将,包括因功封王的异姓诸侯王和未封王的其他功臣;三是外戚派,由于皇后制度与嫔妃制度的存在,皇后、嫔妃的娘家人不同程度地受到重用,形成了封建王朝时代的外戚。刘邦掌权之时,由于刘邦是政治强人,外戚派难以形成气侯,就算如备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也未能形成强大势力,吕后一族虽然地位显赫,但吕后不受宠,刘邦在世时也未能成气候,刘邦之后,吕氏宗族才开始强势。

  值得注意的是,当朝中任何一派做大,并威胁到帝王的政权时,就会受到皇权的抑制,如当时功臣派的异姓诸侯王,威胁到刘邦的中央政权,特别是威胁到后刘邦时代吕后的执政,就相继被刘邦、吕后诛杀。而未封王的功臣,却受到重用,其相国多是由这些人中选任的,自萧何起,历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灌婴等,都是。当皇族中有人做大,威胁到帝王的政权时,也会被抑制,如吕后杀三赵王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刘邦的儿子,是皇族派的中坚力量,是有可能继承帝位之人,威胁极大。当外戚派做大时,功臣派中的周勃、陈平辅佐皇四子刘恒就位新皇帝,灭了吕氏一族。

  可见,朝中各派系力量的平衡是维系政坛稳定的有效方式之一,这是古代的制衡管理。

  3朝中文武分权的制衡

  从帝王消除直接威胁的手段来看,让朝中文武互相分权牵制,也是很有效的制衡管理。

  宋代在削弱文武大臣的权力,搞平衡制约方面是非常典型的,赵匡胤深知大唐帝国从辉煌到崩溃的惨痛教训,很了解五代十国的争斗搏杀,当赵家取代后周之后,这位大宋王朝的开创者一直有严重的“卧榻”情结,他抢了别人的政权,老怕被人抢他的。在政治方面,他剥夺了宰相统筹管理权,把负责行政、军事、财政三大权力由互不统属的中书省(管政事)、枢密院(管军事)和三司(管财政)分别负责,而官员的任免则由考课院负责,并设立了两个职权完全一样的监察舆论机构:御史台和谏院。把文武高官的互相牵制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由皇帝来掌控一切。还有,宋朝实行官、职、差遣三分离制度,上至宰相、下至主簿,一般都不担任与官职名称相符的职务。“官”位只确定收入多少;“职”位只代表荣誉;“差遣”才是所担任的实际职务,很是混乱,而宋朝统治者觉得这样才安全。

  此外,在军事制度方面,分权更加强化。调兵权由枢密院掌管;管兵权由三衙掌管;统兵权由皇帝临时指派,为了更 保险 ,所有的武将都不能是军事方面的一把手,枢密院和各级部队的统帅都是由文职人员或宦官担任。军队分禁军和厢军两种,精壮能干的送中央当禁军,不合标准的留在地方做厢军。厢军很弱,而禁军参与边防,却又不让久守一地,隔年换防。军队不停调动,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懂军事的常被轮调,不懂军事的文官当最高统帅。军队越养越多,战斗能力越来越差。赵宋王朝担心政权旁落所设计的极端制衡管理机制,最终断送了北宋王朝,连太上皇和皇上都被金人俘虏了。

  4内廷与外廷之间的平衡

  为了防止被架空,历代帝王常常设有内廷和外廷,利用授权的调整来维护牵制管理体制。

  古代的儒士大夫独立于贵族和权臣,他们虽然承认君权天授,但同时又强调以民为天,民贵君轻,民为社稷之本的看法。认为君权必须遵守以民为本的统治原则,否则,民有权重新选择君,重选符合“天意”的帝王。士大夫的权力不依靠贵族背景,也不依靠皇亲国戚,他们以长期传承下来的伦理原则和当前的民意为武器,强调以民为本的原则,纠正帝王决策的偏差,谏议权臣的不法行为,以他们的学问和品德,成为制衡文武大臣滥用权力的一种强大力量。

  5谏臣对权臣的制衡

  皇帝会利用士大夫对权臣的谏议和巨大影响力,实现制衡管理。

  内廷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而外廷就是首相内阁领衔的政府班子。当相权做大时,帝王为了消除威胁,常常强化内廷的权力,以抑制相权,有时,内廷还搞了特务政治,利用特殊的授权,尽力控制外廷。而当内廷中的秘书、太监等做大做强时,帝王又会加强外廷的权力,以避免大权旁落。

  如,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当时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漏机密,便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成了清朝后期帝王们的亲密内廷,大大强化了君王的专制。再如,明王朝设立了锦衣卫,是由皇朝专控的特务机构,它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创的“御用拱卫司”,洪武二年(1369)改制“大内亲军都督府”。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上,权力极大,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它兼管刑狱、侦察、缉捕,有权监视文武百官,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锦衣卫所属之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南镇抚司理全国军匠之刑狱;北镇抚司专及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为酷烈。这是汉代司隶校尉职能的强化,是皇帝控制百官的内廷之超强手段。

  以上是古代主要的制衡术,从古代社会政治体制的制衡管理中,现代企业管理者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学习和借鉴不少牵制管理的经验,下篇再具体谈。

中国古代制衡管理的主要模式

  宋太祖赵匡胤

中国古代制衡管理的主要模式

  雍正皇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