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如何撰写组工信息

 xzhk 2011-02-04
一、组工信息的作用和特点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信息打交道。党政机关开展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的加工、分析、整理、提炼,并转化为具体工作措施的过程。

  我们这里所讲的组工信息,是指反映党的组织工作情况的信息稿件,是伴随领导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组工信息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组工信息?简单地说,组工信息就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动态。是各级领导特别是组织部门领导进行工作思考与决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有如人的“眼睛”和“耳朵”一样重要。一般来说,党的建设或组织工作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经验、最新做法、突出问题或重要建议与打算等都可作为信息写作的内容。

  组工信息是一种特殊文体,它与机关公文、调研报告、总结材料、新闻稿件既有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与机关公文相比,组工信息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但其格式、要素、用途却不一样。

  与调研报告相比,组工信息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收集整理,但在使用素材、分析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比调研报告更加简练,观点更加明确。

  与总结材料相比,组工信息需要对组织工作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练,但工作总结往往要面面俱到,而信息则是侧重于反映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问题。

  与新闻报道相比,组工信息也要有新闻敏感,反映组织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但侧重点和体裁又不尽相同:新闻主要是引起公众的关注,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并且向社会公开;而组工信息主要是反映领导关注的问题,限于内部掌握,但新闻的有些东西很值得学习借鉴,比如选题角度、新闻敏感、看问题的视角等。例如,人咬狗是新闻,但不是信息。组工信息和新闻作品是“双胞胎”。相比之下,组工信息比新闻中的消息在选材上要求更严肃、更典型、更重要:主题上更鲜明、更有指导性;表述上更准确、更细致。与新闻体裁中的通讯、小故事类相比,其写作手法基本一致。信息与领导讲话和典型经验材料相比,区别要大一些,主题更集中,侧重在一个方面,不是大而全的面面俱到;使用叙述性文字表达,一般不用夸张式的描写形容。

  概括起来说,组工信息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服务性——通过下情上报,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了解情况、进行决策服务。

  2、指导性——通过上情下达或交流工作经验,为下级机关的工作提供指导。

  3、针对性——撰写或编发一条信息,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着眼于反映机关关注的某些情况或推动某项工作的落实。

  4、时效性(这是信息的生命)——组工信息工作是围绕组织部门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来开展,由于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不尽相同,而且同一项工作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情况和要求,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5、可读性——搞信息的目的是要让人看,如果没有可读性,如果你报送的信息别人不想看、不愿看,就达不到报送信息的目的。

  二、组工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从领导的角度看:组工信息是各级组织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党政领导的很多决策是充分了解和掌握基层党组织反映的信息作出的。中央组织部把组工信息功能概括为这样四句话:领导决策的“情报部”;掌握工作进度的“显示屏”;把握大局趋势的“晴雨表”;发现和处理问题的“预警器”。

  从讲政治角度看:报送信息是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信息不是想不想报、要不要报的问题,而是必须报,是常务工作者开展工作的“规定动作”。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信息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你给上级一大本材料,他不会看,而你给他一页纸,他一定会看。可能口头汇报中,说了很多,领导同志不一定记注,但你给他一个有份量的信息,他一定记注。

  从推动工作的角度看:组工信息是加强宏观指导、推进经验交流、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县委组织部以前是通过《镇雄组工》,现在是通过“镇雄党建网”加强对各乡镇和各单位的经验交流,从而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归根到底,撰写组工信息的目的一是供领导决策,二是推动工作落实。

  从办公室工作的角度看:组工信息是组织部门办公室参与政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有效载体。乡镇的组织干事,实际上就是乡镇党委的办公室主任。我的理解,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就是通过两个服务来体现,一个是事务服务,一个是政务服务。只要认真,事务服务人人都会做,但政务服务不一定人人都会做。因此,办公室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是要能加强政务参与,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政务服务。而政务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办好信息。

  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在媒体上报道非涉秘组工信息,是加强宣传、扩大组织工作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提党务公开。党务公开是个大题目,我们要处理好保密和对外公开的关系。对不需要保密的,就要加强宣传力度。如果说组织工作不注意宣传,就赢不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同时,组织系统的宣传工作,必须通过一些策划,通过一些有效的组织来推进。

  由此可见,信息工作人员是领导的耳目、喉舌,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而艰巨。

  三、组工信息的写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撰写组工信息,首先要收集素材。信息素材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网络渠道;调研渠道;会议渠道;公文渠道;信访渠道;新闻渠道。

  其次要善于选题。选题要从领导的角度上来研究。领导活动主要包括调研、决策、控制、落实、反馈等过程。把握了领导活动的规律,就把握了信息工作的脉搏。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一是关注上级想知道而还不知道且应该知道的题材,决策前提供参谋性、建议性信息;二是决策实施中及时反馈阶段性的落实情况和干部群众的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决策的实施;三是工作完成后要认真总结上报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建议。信息题材有时需要“小题大作”、以小见大;有时需要“大题小作”,把题材放在全局的背景中来看这件事的意义或影响。选题中要善于比较分析。比较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在纵向、横向的比较中找出其特点,在比较中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点。

  撰写信息,主要是突出“新、高、明、特、准、精、透、清”八个字。

  标题要“新”。人们常说,“无题不成文”,“题好一半文”,这都是说明标题的重要性。信息的标题要体现高度概括性,体现“精华”、“亮点”;要表达主要事实或目的、意义。就是要“抢眼”,对比度要强烈。如果信息很多,而且一定程度上是信息污染,那么你报的东西就是要吸引领导的眼球,做到“万绿丛中一点红”。

  立意要“高”。就是要放在大的前景下来布局,小问题放在大的角度来看,小中见大。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在一个大的背景中来选择角度、提炼主题。

  主题要“明”。就是不能似是而非,要明明白白,否则会导致读者产生错误判断。除综述性信息外,信息应当一事一报,列举的事例不能说明观点,与小标题脱节,不相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内容要“特”。就是少搞一些大路货、常规性的东西,多搞一些土特产。要有“干货”。即既有面上的事例(包括数据),又有点上的具体事例,使人看后心服口服。不是有肉没骨,尽是抄录或下载的空话套话。

  事实要“准”。就是要事实要真实、数字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搞假,要准确。要做到心中明白,能讲明白,下笔才能写明白,别人才能听明白。不要张冠李戴,偏题跑调;不要罗列过多,画蛇添足,喧宾夺主。

  文字要“精”。就是要精练、精干、精致。有时把三千字浓缩成五百字可能就是精品,而把五百字放大到三千字可能就是废品。(举例:丘吉尔演讲)

  说理要“透”。讲道理要讲得很清楚,让人听得明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说透彻);要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思考问题,谋篇布局。

  层次要“清”。叙述事例不要犯逻辑错误。不能一个类型的事例前后使用,或者层次不分明,自相矛盾。

  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即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几种不同类型信息的撰写

  动态性信息——关键是要“快”。上级部署工作、召开会议、发出文件后,落实情况怎么样,动作要快,贯彻落实情况的反映速度也要快。

  经验性信息——关键是要“特”。就是要有特点、体现特色。如果是领导已知的、其他地方已经搞了的,还作为信息报,就是没有特点。

  问题性信息——关键是要“准”。问题性信息报送很讲技巧。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直陈,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上级需要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重要干部的情况、重大社情民意,不是可报可不报,必须要报。可负面信息正面报道,上报问题的同时提出建议,或者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建议。可反映领导对问题的思考和采取的措施。

  综述性信息——关键在“综合”(要善于运用统计分析)。比如反映一个地方的先进性教育、干部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比较大的工作,涉及许多各种举措和方方面面,每年都在改进、发展,就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概括,提出亮点的东西。

  述评性信息——关键在“评”,夹叙夹议。这类信息关键就在“评”,要有观点、有看法。

  建议性信息——关键是要有“可行性”。

  信息撰写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一是选题缺乏针对性,不能着眼于解决问题;二是内容缺乏特色,把汇报材料、领导讲话、典型经验材料等简单作些修改,充作信息;三是时效性不强,掌握不好火候;四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五是篇幅太长,多是空话套话,没有具体做法和事例;六是报喜不报忧,不敢报、不愿报、不会报。

  四、怎样提高信息的质量

  信息有初级信息和高层次信息之分。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信息属于动态信息,精品信息比较少。提高信息质量功夫在“文”外。写信息不仅是写,关键是要把问题搞透。问题搞透了,信息就出来了,无非是如何表达出来的问题。

  要强化精品意识,善于在初级信息的基础上,撰写高层次信息。就要加强上下沟通,准确把握信息要求,在增强信息的针对性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及时掌握上级发布的信息需求要点;另一发面,要关注最新编发的信息。信息是工作的指挥棒,看信息就知道上级在关注什么,就知道工作该怎么干。通过上级下发的信息,就可看出上级的工作意图和工作重点。

  要写好信息,除了掌握其基本样式与写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会抓问题。所谓抓问题就是选题目、定主题。一篇信息能不能被采用,关键是靠抓问题,难也就难在抓问题。这是见真功夫,非常重要。写信息题目要自己出,主题要自己定,而且常变常新,检验的标准就是能采用,所以是个难点问题。抓问题上我有些粗浅体会,概括为四个盯住:一是盯住上面;二是盯住中心;三是盯住冷门(或称特色); 四是盯住刊物。

  一是盯住上面。简单地说就是打引号的“看上”。只顾埋头写稿子,不抬头抓问题是做不好信息工作的。有一种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只看我们做了什么工作就写什么信息,不看上面需要什么。不按“需”写稿是通病,也是信息不能采用的症结所在。

  二是盯住中心。简称“抓大事”。我们讲写信息选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些芝麻烂豆子。那么,具体办法是:1胸有大局。时刻关心、留心、参与中心工作;2关注领导重点强调或抓的工作。这通常就是大事;3善于鉴别。遇到具体事件有不有价值,就要拿它与中心工作参照,是否沾边,有没有反映中心、贴近中心。

  三是盯住冷门或是特色。这里的冷门指的是热门中的冷门,或者说中心工作中的冷门。具体办法:1人无我有。从特色做法或者说反映特色的工作中抓问题写信息2人有我新。别人信息中写过的东西,也可以再写,但如果简单地模仿肯定是不行的,应该做到另辟蹊径,主题更新颖,内容更深刻。这还要求不能闭门造车,要深入采访,善于挖掘。尤其要做到逆向思维,不随大流,人云亦云。

  四是盯住刊物特点(风格、要求)。写信息要研究刊物的特点与要求,有的放矢,瞄准靶子写稿。是针对什么刊物,自己心中要有个定数。县委组织部采用的信息,多半是经验、做法类型的信息。

  总之,在撰写组工信息时,思想和思路不能禁锢,一定要解放思想,转换角色,做到“非我”。最管用的办法是:把自己假设为组织部门的领导,这样你所抓的问题和写出的东西,容易被采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