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颁布任何一项法令,都要根据时势的发展变化

 传统文化网站 2011-02-04

3.颁布任何一项法令,都要根据时势的发展变化

【原文】菽12不足,末3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镂相稚4也,谓之逆5。布帛不足,衣服毋度,民必有冻寒之伤,而女以美衣锦绣綦67相稚也,谓之逆。万乘藏兵之国,卒不能野战应敌,社稷必有危亡之患,而士以毋分役相稚也,谓之逆。爵人不论能,禄人不论功,则士无为行制死节,而群臣必通外请谒,取权道,行事便辟,以贵富为荣华以相稚也,谓之逆。

【译文】大豆和粮食不足,经商倒卖不禁止,民众必然会出现饥饿,然而工匠们还以雕塑刻镂之技巧而互相骄傲,这就称之为不顺从时势。布帛不足,衣服却没有限度,民众必然会有受冻受寒的伤害,然而妇女们还以锦绣衣服五彩绶带之华美而互相骄傲,这就称之为不顺从时势。有万辆兵车兵备充足的大国,士卒却不能上战场应付敌人,社稷必定有危险被灭亡的祸患,然而读书人却以没有承担兵役而互相骄傲,这就称之为不顺从时势。颁布爵位不讲究才能,赐给禄赏不评定功劳,那么读书人就不愿有所为也不肯为国殉节,而百官必定交通外国请求谒礼,采用权术,讨好君主左右宠信,以尊贵富裕互相骄傲,这就称之为不顺从时势。

【说明】大豆和粮食不足,是已经出现饥荒了,这时就要禁止奸商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同时也要禁止奢侈品的生产经营,这时颁布的法令才称为符合时势。桑麻棉花欠收,造成市场上布帛不足,这时颁布法令禁止锦绣衣服五彩绶带才称为符合时势。训练士卒,让读书人服兵役,才称为符合时势。安排官吏职位,按才能功劳论功行赏,才称为符合时势。这是说明颁布任何一项法令,都要根据时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不顾时势发展。任何时间、局势发生了变化,都要有相应的法令,才叫治理。

——————————————————

【注释】1.菽:(shū蔬)《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大雅·生民》:“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诗·鲁颂·閟宫》:“植稚菽麦。”《荀子·荣辱》:“惟菽藿糟糠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冬十二月,霣霜,不杀菽。”《春秋·考异郵》:“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这里用为豆及豆叶之意。

2.粟:(sù速)《书·禹贡》:“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书·仲虺之诰》:“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诗·小雅·黄鸟》:“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管子·乘马》:“不可使而为工,则视贷离之实,而出夫粟。”《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请粟。”《说文》:“粟,嘉谷实也。”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粮食的统称,古代泛称谷类。

3.末:(mò么)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管子·权修》:“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管子·枢言》:“珠玉、末,用也。”《荀子·君道》:“知尚贤使能之为长功也,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韩非子·亡征》:“耕战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贾谊《论积贮疏》:“末技游食之民。”

4.稚:(zhì志)《管子·重令》:尹知章注:“稚,骄也。”这里用为骄傲、放纵、傲慢之意。

5.逆:(nì溺)《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诗·鲁颂·泮水》:“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左传·昭公四年》:“庆封惟逆命,是以在此。”《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孟子·离娄下》:“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玉篇·辵部》:“逆,不从也。”这里用为不顺从之意。

6.綦:(qi其)《书·顾命》:“四人綦弁。”《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礼记·玉藻》:“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说文》:“綥,帛苍艾色。”这里用为苍灰色之意。

7.组:(zǔ阻)《书·禹贡》:“厥篚玄纁玑组。”《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鄘风·干旄》:“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周礼·典丝》:“掌组。”《礼记·内则》:“织纴组紃。”《荀子·乐论》:“乱世之征,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说文》:“组,绶属。其小者以为冠缨。”《汉书·高帝纪》:“系颈以组。”这里用为具有文采的宽丝带之意。古代多用作佩印或佩玉的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