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丹田鼓荡

 图书 馆员 2011-02-04
丹田鼓荡 发力基础 - 南南 - 阳光南南(看新闻)丹田鼓荡是发力的基础

一、丹田呼吸法

  丹田鼓荡是发力的基础丹田鼓荡首先是丹田呼吸,【丹田呼吸法】不只是每天都要练,而且是时时刻刻都要练,要把它当作一个正念,用它来观身、受、心、法,除了观身外,接受是你的“觉受”,人家骂你的时候,你的觉受是什么?你舒服呢?还是不舒服?瞋心呢?还是欢喜心?随时可以放,随时可以收。时时刻刻都能练「丹田呼吸法」,可以多延长10年的寿命,而且可以减轻你的病痛。因为这个方法是在养气,让气鼓荡起来活化细胞,不但让细胞成、住、坏、空的速度减慢,而且可以增加强化的作用,提振精神,增进工作效率。讲话的同时,也在练丹田呼吸,能够兼顾到自己的丹田。安般念:第一要找到心,第二要安住心,第三要面对心,第四要锻炼心,第五要了然心;同样的,练丹田呼吸的方法,第一要找到丹田,第二要安住丹田,第三要面对丹田,第四要锻炼丹田,第五要了然丹田。

  什么叫「丹田」?丹田就是一个气囊,但不是真正有这么一个实体的气囊存在,而是用观想的;你观想它有,它就有。

丹田鼓荡是发力的基础【转载】
   为什么它可以装满气安在腹腔中?因为人体腹腔中有大肠、小肠、直肠等,它们围绕在腹腔里,只要稍加挤拨就可以容纳你所设想的气囊。这个气囊你可以设想它很大或很小,重点不在气囊的大小,而是在你的心。你练丹田就是着相在丹田,丹田似有似无。中丹田的位置在肚脐往内三分之一处(下丹田则在肚脐下方约一吋三分处;后丹田在背部玉门关,两肾之间),丹田找到以后,你可以设定它的大小。刚开始练丹田的时候,你不要把丹田设得太大或是太小,只要能感觉到它存在而且可以膨胀、收缩就好,将来越练它就会越来越小,小到像一颗丹药一样。由身体的横切面来看,丹田不动的时候是在静止的一条中间水平线上,当丹田「鼓」的时候,是将丹田的中心脱离水平线往前推;当丹田「荡」的时候,是将丹田的中心脱离水平线往后推;但不是用力将整个丹田往前推或往后推,而是用意来鼓荡,自然就好。拳经上说「神宜内敛,气宜鼓荡」字很简洁,但是意境非常高,不是白话文所能表达的。

意守下丹田的奥秘
 下丹田指脐后脊前,前七后三的命门处,亦称炁穴,是一个虚在的腔体。:}m2ulVK8]k3vu x

气功,养生,修真,道学,仙学,内功,听息,存想,守一,辟谷,服食,房中,行气,吐纳,导引,胎息,老庄,中医针药,内家拳,道教,内丹学,内丹术,丹道,丹道学,炼己筑基,炼精化气,大周天,小周天,+N$y-o _f
   
我们先看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下丹田这个体腔的分层空间,左右是输尿管;左右偏上是肾脏和肾上腺,再往上,左上方是胃和脾,右上方是肝和胆;正下方是小肠;再往下是膀胱;膀胱再下则是睾丸和附睾;下丹田体腔的平衡位置是横结肠,脐上一点是胰脏,左下方是降结肠,右下方是升结肠,十二指肠在此窍穴的右方纵穿而过;再往前的分层空间是动脉和静脉的交*处,下丹田的后分层空间是太阳神经丛及性腺神经的部位;最后面的分层空间正对位是腰椎骨,下部则是骨盆。气功网养生交流平台$O
c,bU[,g

  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使意守下丹田有助于全身各部位、各层次的相互内部联系,能促使全身各部位协同动作,从而大大激发了生命力。人体下腹部是太极神经丛及性腺神经的部位,人体许多植物神经集中在太阳神经丛中,意守下丹田必然引起腹部神经的活泼,腹至近腰部毛细血管也将随之活跃,而且很快吸收神经末梢中的废物、经肝、肾、大肠排出体外,这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

M

y,}|        C*~   又因此部位在生理上与肾、胰、肝、延髓均有植物神经联系,性腺还与脑垂体发生连锁性的条件反射,活跃性腺功能。又能反馈到下丘脑的植物神经中枢,故可增进植物神经功能下丹田附近有肾腺、性腺等内分泌体,所以意守下丹田可强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特别是性腺受到良性激惹,精液充盈,功能增强,增加人体代谢、免疫能力以及应急应变能力。
从中医和道家的角度看,下丹田对人体活力的关系最为密切。下丹田是任脉、督脉、冲脉经络行始的起点,是“十二经脉之根”,是“呼吸之门”,是“三焦之源”,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男子养精、女子护胎的处所。所以,意守下丹田,可收到强身、防病、治病的效果。
  下丹田部位前通脐(胎儿在母体中赖以吸收的根蒂),后通肾(人之精、命之本处)。意守此处,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穴皆开。呼吸往来,增强了元气,调动了经脉,所以下丹田又被称为中宫和炁穴。元气积蓄于丹田,逐渐充盈后,就会自然流向全身各个经络,产生通经走气的现象,气畅血和,流注自如。-jx-fi2d   肚脐又称命蒂,也叫神厥,是人体能量从先天转化后天的枢纽。肚脐内含着人天相应和运化的奥秘。气功网养生交流平台

i
    下丹田是调整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中心部位,意守此处有发动内气、贯通经脉之效,而“通则不痛”。
     概括上述,下丹田为元气所聚、积蓄之处,是生命活动的枢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心,意守下丹田可以后天呼吸之气接蓄先天元气,所以,意守下丹田可以治百病,可强壮下元,尤为老年人或破体之人添油接命功效突出。意守下丹田可纠正“上盛下虚”的现象,平衡阴阳,另外意守下丹田由于强化了肝脏的功能,还可增强排毒、解毒的作用。
腹式呼吸法--不懂深呼吸,生命只算活了一半

图片

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腹部放松自然的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放松,自然凹入的呼吸法。

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要以比平时稍缓的速度,全身放松观照这个吸气过程,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气而鼓起,吸到自我感觉差不多的时候,此时不可憋气,然后自然缓缓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尽量用鼻子单独来完成以上呼吸的过程。

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後,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实际上测定腹式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缓慢地吸气时α波开始出现,而且在缓缓吐气时 α波也持续出现。

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活性养,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後便成为α状态。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呼吸重要到几乎等於人生,只有会呼吸的人才有生机。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积著旧空气。如果运用腹式呼吸法(意识化观照,放松、深长地呼吸)进行呼吸,肺就能够完全被使用。腹式呼吸能够让体内充分取得气的功能,同时也摄取更足够的氧气。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更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
所谓好的呼吸是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之下'深缓’的进行。另换言之,意识放松地观照之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12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同时它能增进脑内荷尔蒙内啡的分泌,有助於创造力的开发。
观心入静的禅修最初的关键点就是呼吸,所以如果未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就无法实现身心深度放松与入静,所以,也可以说,呼吸法如何,将会决定禅定入静的成功与否。

调息、调身、调心、气功入门的练习方法
练功之法,首先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功夫。所谓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所谓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
1.调息、调身、调心 练功之法,首先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功夫。所谓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所谓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难以入静是初练气功的一大障碍,由于入静与效果有关,所以往往求静心切,反生急躁,越练越烦,更难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改“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进而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所谓“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体内某一定部位或某种活动,或意想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情。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丹田,指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意守呼吸与意守丹田结合,就叫做“气贯丹田”。气贯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膈肌下降,腹压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气经肺吸入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好像气从小腹经肺而出。这种气贯丹田法是气功产生良好效果的主要措施,它既可健脾,又可交通心肾。 所谓调息就是自觉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细、静、匀、长”,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初练时,求其自然,不可勉强,慢慢做到从有声到无声,由短促到深长。最好是练“气贯丹田”法,至于“大周天”、“小周天”等运气方法,待有一定功夫后再去学习。 运气是通过深长呼吸和停闭呼吸,以意领气,打通经脉,意随气行,运行周天,这在古代也称“闭气”、“引气”、“行气”、“运气”等。若运气攻患处,给自己治病称“行气”;若运气外出,发气给他人治病,则称“布气”。 调息的意义首先在于提高了呼吸效率,虽然每分钟通气量下降,但潮气量上升,肺活量增加、呼出气与肺泡气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说明消耗最少的能量,获得最多的氧气。更由于缓慢的呼吸运动,有节奏地改变着胸腹腔的压力,对内脏起了柔和地按摩作用,从而改善了内脏的血液循环。 所谓调身就是自觉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一般分行、立、坐、卧、做。五种情况都必须与调心和调息配合进行。调身的总要求是宽衣解带,舒适自然,不拘形式。行,要平正不摇,注意道路,气贯丹田,呼气提肛,吸气放松。 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躯干平直,含胸收腹,两臂向前半举,屈时屈腕如抱球状,两目半闭凝视鼻端,然后调息,意守丹田,此所谓“三圆式站桩”。 坐,有自由式和盘膝式两种:自由式,选适当高度之椅。凳或床,双脚踏地而坐,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仰掌叠放一起置于小腹前,目半睁,视鼻端,或双手合掌如佛,目半睁视指端。盘膝坐,有单盘膝、双盘膝和自然盘膝。单盘膝是将一侧小腿放另一小腿上面;双盘膝是先将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面,再把左小腿搬起放在右小腿上面,两小腿交叉,两足底朝天放在大腿上;自然盘膝是两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两足压在大腿下。上身姿势皆同自由式。行功应备软垫,两腿发麻时,可行自我按摩后收功。 卧,适于病弱或失眠者,可于睡前行此功。以右侧卧位为佳,头稍向前。下面的一只手自然屈肘放枕前,手心向上,上面一只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或放丹田处,手心按腹。腿的姿势是,下面的自然伸直或略屈,上面的屈膝120°放另一腿上面。 做,有两个含意:其一是指日常劳作时,根据工作的性质,采取合理的不易疲劳姿势,配合意守丹田和腹式呼吸,其精神实质是时时处处都可意守丹田练丹功;其二是指导引、太极拳等各家各派的动功功法,其姿势动作五花八门,学者应选其一种,认真实行。 总之,调身即调整形体,使自己的身体符合练功姿势。形态的要求。 2.练习气功的要领 著名气功师认为,练习气功要掌握以下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所谓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指真气(元气)而言。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所谓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功效,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进程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以内养功为例,可以先掌握姿式和锻炼深呼吸,在深呼吸比较熟练时,再加上停闭,在停闭呼吸熟练以后,再加默念字句,然后再加舌抵上腭,在这些动作都比较熟练了,再加上意守丹田,这样一步一步地掌握,往往比较顺利。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所谓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这往往是战胜疾病取得健康的保证。每次练功均应贯彻练养相兼的要求。如练内养功或强壮功时,练上半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放弃停闭呼吸,放弃意守丹田,单纯全身放松,平卧床上,静养10~20分钟。养后还可以继续再练,如此练练养养,效果也很好。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3.练功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练功场所。环境安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在室外练功,最好能选择树林、草坪、花圃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在室内练功,也应保持空气流通。练功场所的光线宜暗些,有利于较快入静。但无论室内室外,都不宜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尤其要避免吹在后颈部分。其次,功前要摆脱烦恼,心情愉快。在上功前20分钟即应停止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以保证练功时全身肌肉放松、心情平静,有益于调整呼吸和意守入静。作功前要宽衣松带,以便于全身肌肉放松和呼吸通畅。若采用卧式,应脱掉外衣,安卧床上。练功之前还要排除大小便。 还要注意练功的次数和时间。初学者每天宜练一次,练习10~15分钟即可;练功熟练者,可增加一次练功时间,每次延长到20~30分钟。在疗养院或在家中休养者,也可以每天练功3~4次。在练功期间,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营养,去掉烟酒嗜好,同时,要注意避免七情干扰,保持情绪稳定。练功完毕后,不要匆忙站起,应该先用两手擦面,轻轻揉揉两眼,然后再缓缓起立,活动活动四肢。但要注意的是在饥饿和饱食之后,都不宜练功;发热、腹泻、重感冒或身体过度疲劳时,均应暂停练功。
初练气功应掌握的要诀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身心锻炼方法,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治疗自身多种慢性疾病。许多
中老年人想练功健身,但又怕练不得法而走火入魔,那么初学练气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气功健身的特点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所以应因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功法。气功在编排上虽千变万化,但其核心古今都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息(调气)和调身。
第一步调心,就是首先应做到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为了更好地练功,必须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时间和地点固定。同时要先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防影响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再进一步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这是动中求静的方法。所谓意守,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种活动中,或者意守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就是调息,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两者结合叫“气贯丹田”。方法是腹式呼吸,即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至“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此法可对胸腔、腹腔内脏器官产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生理活动。如饭后有腹胀气闷情况,可先进行胸式呼吸,意守两乳之间的气海(膻中穴),以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胀气闷。也有人喜欢意守命门穴(十四椎下正对肚脐),以补益肾气。开始练功时往往不能很快入静,这时不可急躁,慢慢地就会熟练。
第二步调息,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细、静、匀、长”,以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调身,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的姿势,以帮助入静。长时间维持静态姿势,可以调整全身血液的分配。气功调身一般包括行、走、坐、卧、做5种情况,也就是5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也就是说,既可以练“阵地功”也可以练“游走功”,根据所处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原则是“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三调之法,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有意之调”,此时用意太过,反而耗神。练功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渡到“无意之调”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是养生学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 

所谓"腹式呼吸",即是运用腹部进行的辅助呼吸动作。明代养生家冷谦所著的《修龄要旨》中有:"一吸便提,气久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其中就包含了腹式呼吸的养生要旨。
正确而规律的腹式呼吸,为何能起到延年益寿、健身防病的作用呢?
中医学认为,腹居人体中部,是许多重要经脉循行汇聚之所,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的发源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营养,均靠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来供养。脾胃在中焦,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则清升浊降,气化正常,使机体保持阴阳气血的相对平衡。腹式呼吸时,随着腹肌的起伏,加强了气血的运行,使人体处于松静自如的最佳状态,也是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们在做腹式呼吸时,由于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从而使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也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由此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大氧气供给,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对全身器官组织可起调整和促进作用。另外,腹肌的收缩和放松也是良好的腹部按摩。这种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改善消化机能,有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腹肌又是排便的动力肌,腹肌的收缩有利于排便,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防治习惯性便秘。
医学研究表明,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到肺的通气量,故经常练习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及慢性肺气肿病人的通气功能。
有人专门研究过,膈肌每下降1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300~350毫升;进行3个月的腹式呼吸锻炼,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2~3厘米,坚持做半年后,可增加4厘米。因此可使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大大增加,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对于老年肺气肿产生的通换气障碍有直接康复效果。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巴风认为,人的最高寿命,相当于完成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一般都在20~25岁之间完成,按此推算,人的最高寿命应该是100~175岁之间。现实表明,牛、马以及其它动物均可活到大自然赋予的自然寿命,而人却只能活到自然寿命的一半左右。
专家认为,人类之所以活不到自然寿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呼吸方式的改变。除了人以外,所有的动物均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人类从学走路起,就形成了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极大限制了肺活量,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部肺4/5的中下肺叶的肺泡长期闲置不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减弱,影响机体的抗病力,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偶感风寒易发生肺炎等病症。
岁月流逝催人老,吸吸呼呼焕青春。人欲得健康长寿,不妨常做做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的基本要领是:"思想专一,放松肩部;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呼比吸长,不可用力。"
具体锻炼方法是:仰卧,按照每分钟5~6次进行,用鼻吸气时腹壁隆起;经口呼气时腹壁下陷。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关键在于吸呼气时腹部的隆陷幅度要尽各人当时的能力,切不可操之过急;由浅入深,每次及每日锻炼时间自行酌定,一般每日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10分钟即可。


图片
照片名称:小周天穴位图
照片描述:气通小周天
二、「丹田的鼓荡」
「丹田的鼓荡」已经进入「丹田呼吸法」的第二层次,与第一层次的「丹田的开合」(腹式呼吸)不一样;由有形、有相的层次,慢慢会提升到无形、无相的层次。丹田「鼓」的时候,心识是提起的;「荡」的时候,心识是放下的,这是心法。心识提起的时候,因为是丹田一、涌泉二、劳宫三,所以丹田一鼓荡,全身都在动;就像所有动禅的原则—「一动全身动」一样。鼓的时候尾闾下去,神贯顶,心识一提起来,全身细胞都活化;荡的时候是放下(休息),放下是退后的作用,而不是没有作用,不是全部都没有;放下是最大的功夫,只有放下才能成就万法。「为」的时候是有作用的为,大家都看得到;「无为」的时候,看似没有作用,其实反而是最大的作用、最大的功夫。你能够做到好像没有在做的感觉,才是真正的功夫;一个人能做到「无为」的状态,才是真正在「为」。「为」是有限量的;「无为」则是无限量的,要成功必须要是无限量的!
图片
照片名称:腹式呼吸
照片描述:心静体松
小方法:
静禅(二十分钟)
旻叡:之前我在静坐的时候都感到口干舌燥;今天在前半段是有点口干舌燥,后来就不会了,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老师:这是大进步,表示你比较放轻松、心比较安住。因为身体比较放轻松,心比较安下来;心就不会去攀缘,身体就不需要花那么多的热量。人类的念头往往是不断、不自觉的,凡夫是不自觉的;成功是自觉、一直在觉性当中。要达到成功的境界,心要不黏万法、心要放下;你的心放下多深,就是你的境界有多高。会口干舌燥表示心识杂乱,心识越杂乱,就要花费越多的热量,才会感到燥。
旻叡:是不是要放下身段来修会比较快?
老师:什么叫放下身段?
旻叡:就是不要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把自己降得很低。
老师:这不叫身段(俗见),有点用词不当。「谦受益」、「虚怀若谷」,以一颗谦虚的心来学习,你会得到更多。虚心求教、胸怀好像一个好大山谷,才能容下更多的东西;若是一个已装得满满的瓶子,就再也装不下东西了。先将自己掏空,以什么都不会的心来接受。
三、心意道秘笈 ----丹田鼓荡
心意道攻击时重如泰山、稳如磐石、快如闪电、密如乱箭。要做到这样的攻击,必须要力发丹田,必须要丹田强健。如要丹田强健,就要进行丹田锻炼。锻炼就是使其运动。运动有很多种方式,方式不同,效果不同。心意道对丹田的锻炼就使用了一种独特而强效的运动方式,心意道称这种运动方式为:“丹田鼓荡”。
从物理角度看,一个物体的基本运动方式有三种:横向、纵向、旋转。除了基本运动方式外,还有组合运动方式。连续的横向、纵向运动称为震荡;连续的旋转运动称为螺旋。螺旋震荡就是连续的横纵螺旋运动。比如把一个篮球举起落下,篮球从落下到弹起来是一个单一的纵向运动,那么让这个篮球持续不断的落下弹起就是震荡运动。把两根藤条拧成一股绳,拧的过程中,藤条就是螺旋运动。当把两根藤条拧到最紧,然后突然松开,藤条会迅速向反方向旋转,旋转到一定程度借助旋转的惯性,又做原来方向的旋转,同时还做横向和纵向的运动,反反复复,这就是螺旋震荡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涵盖了其他所有的运动方式,是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
图片
照片名称:“小周天”真气运行路线循环图
照片描述:真龙护体 练到骨节灵通处,周身虎龙任横行; 掌心力从脚心印,一指霹雳万人惊。
对于人来说,这是难度最大的运动方式。在最近的四川大地震直升机营救中,救援人员被绳索放到地面,然后救援人员抱住受困人员,直升机再用绳索把他们一起拉上来。救援人员在被放被拉的过程中就会被动地产生螺旋震荡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救援人员非常辛苦。救援人员在空中的螺旋震荡不但大大消耗了他们的体力,也增加了救援的危险性,但这是在那种情况下唯一的救援方式,如果有其他救援方式,是不会采取这种方式的。
图片
照片名称:“小周天”螺旋真气运行路线
照片描述:真龙护体 练到骨节灵通处,周身虎龙任横行; 掌心力从脚心印,一指霹雳万人惊。
诚然,其他运动方式也可以使相关部位得到锻炼,而难度最大的运动才是最有效的强健身体的运动。螺旋震荡无疑是最有效的身体锻炼方式。因此,只有使用这种方式,才能使丹田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才能最大程度地强健丹田。
在一般力量训练运动中,如健美力量训练中,运动方式都是互相分离的横纵、旋转运动,要求运动到位后要停一到两秒,然后原路返回,这是不存在震荡螺旋运动的。而心意道的每一把都是让丹田做螺旋震荡运动。
图片
照片描述:真龙护体 练到骨节灵通处,周身虎龙任横行; 掌心力从脚心印,一指霹雳万人惊。
比如,固丹田。身体先由正转侧,这使丹田作了一个横向旋转运动。接着,两手从斜下方向胸部拉,抱球同时脚抬起,这使丹田作了一个斜的纵向压缩运动。前面一旋,这次一斜一缩,丹田就拧了起来。随后,迅疾地脚踏地、手下压,就把前面拧起来的丹田猛地拉长了,在拉长的同时丹田拧得更紧了,因为是斜向,所以丹田被拉到了最长最紧,这时候的丹田就好象两股被斜向拧紧拉长的橡皮筋。因为脚踏地,地面给脚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传到丹田,促动丹田回缩。这时,丹田这两股被斜向拧紧拉长的橡皮筋,因一头回缩,从而产生了螺旋震荡运动,因为前面拉得非常紧张,所以产生的螺旋震荡也是非常强烈的。然后,脚踏地后有一个继续抓捏的动作,同时手是鹰抓,就使丹田回缩后继续拉紧。这样连续地拉缩,丹田就产生了强烈而反复的螺旋震荡。
图片
照片名称:螺旋真气运行路线(3)
分析心意道的每一把,都有类似的原理,无非运动的方向不同而已,有的横向,有的纵向,有的朝这个方向拧,有的朝那个方向拧。丹田在每一把中都受到了强烈的螺旋震荡。丹田受到如此强烈的刺激和锻炼,岂有不强健之理?
图片
照片名称:丹田真气内转之左旋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心意道强效的健身效果。大家想一下龙卷风的强势,丹田螺旋震荡的形态其实与龙卷风一模一样。丹田如果螺旋震荡就如同在五脏六腑中刮起了龙卷风,如果各个脏器受到龙卷风的洗礼,岂有不强健之理?
图片
丹田螺旋震荡的练习法在心意道中被形象地称为“丹田鼓荡”。“鼓”是“敲鼓”的鼓,鼓的外形是圆的,形式是曲线的,对应“螺旋”;鼓敲起来的后,鼓面与鼓内的空气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共鸣共振,对应“震荡”。因此,“丹田鼓荡”来比喻丹田的螺旋震荡运动是非常形象、非常贴切的。
图片
照片名称:“大周天”螺旋真气运行路线(1)
丹田螺旋震荡是心意道独特的丹田练功方法,也正是因为心意道使用了螺旋震荡法这一武林秘笈,才使得心意道成为武林百花园中一朵灿烂夺目的奇花奇葩,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四、陈太平说
丹田鼓荡法,必须在丹田伸缩开合贯穿于肢体开合的,才能修炼。如果只是丹田小范围的运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带动周身鼓荡,才能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威力,如同水中巨浪,吞噬着水面上的物体,也就是说水借风势,风借浪力相生相依,周身的鼓荡借助于丹田的鼓荡动力,丹田鼓荡借助于周身鼓荡的威力合为一体,产生强大的威力。如拳家所说:身如气囊,节节贯通,无所不在。丹田鼓荡不是一个局部的运动,需要精神意识、气血及周身整体的变化相互配合的,是通过精神与意识使人体内在的潜能奋起,充分的调动内在机能。笔者需要指出的是丹田只是周身鼓荡的一个重要环节,周身鼓荡如长江之水,一浪接着一浪,劲法滔滔不绝,脱离了周身的运动配合丹田鼓荡的作用就无从发挥。
丹田内转是丹田功法的基础,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有些太极流派强调气沉丹田,而不知内在实质为丹田内转。丹田如发动机,而丹田内转犹如启动发动机。有人以为气沉丹田只是一个重心下移,增加稳定平衡,或是达到上虚下实的方法,这就未免太小看丹田的作用了。丹田内转为一切内劲之源,更为缠丝劲之总关窍之一。丹田内转是以丹田为枢纽,与腰同步旋转,并以此为轴,带动周身气血运行于四肢百骸,贯通五脏六腑,形成周身整体的旋转运动,这是训练整体浑圆力的捷径之一,可使丹田浑厚内气圆转自如。

图片
丹田内转是以人体中脉(丹田与命门之间)为中心,做平圆、立圆、纵圆旋转,顺逆时针方向练习。通过丹田内转的练习,在盘架时方能做到气沉丹田与气转丹田相互配合。拳家有云:“缠化转换,开合呼吸,击打跌拿,均在丹田转换一瞬间。”根据历代太极拳师的经验和本人练拳体验,丹田功对于太极拳修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太极拳是要求一种圆的运动,周身要求一种螺旋缠丝,节节贯通,其内在的要求也是如此。气海为人体气机之所在,作为人体气机的根源,它的转动是可以带动周身的气机形成一体,如水中的旋涡,旋转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人如果掉入这个旋涡是很难从中挣扎出来的,太极拳运动不是停留在人的肢体上,而是内外同频的,产生巨大螺旋力的效果。通过这种螺旋力才能把对方来力化于无形,也就是通过这种螺旋力,使人体的气机在人体的周身无处不在,如果功夫高深的人可以伤人于极小的动作。因此只有有效的调动人体的气机的根源才能做到气力相合。所以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与气转丹田相互配合,决不是孤立的。
图片
苌乃周先生在气力渊源论这样写到:气无形属阳而化于神,血有质属阴而化于精,神虚故灵明不测变化无穷,精实故充塞凝聚坚硬莫敌,神必藉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气力乃成。夫乃知气力者,即精神能胜物质之谓也,无精神则无气力矣。武备知此,惟务聚精会神以壮气力,但不知精何以聚,神何以会,是以殚毕生心力而漫无适从也。夫精以神聚,神以气会,欲求精聚神会,非聚气不能也。
传统太极拳讲究内实精神之说也,难以想象没有丹田功夫那太极拳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没有内在的功夫如炮中无硝黄,弩弓无弦箭,满腔空洞,无物可发。欲求猛勇疾快如海倾山倒,势不可遏,必不能也。

叩天钟 鸣天鼓

每天两动作能增寿

每天两动作能增寿

  “鸣天鼓”是古老的强肾按摩法。

  传统医学中有很多养生方法,长期坚持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王东旭介绍说,老人如果每天坚持做以下两个简单的动作,能达到防病强身的功效。

  每天叩齿60下,固齿强肾皱纹少。“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他器官也是很好的锻炼。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敲枕骨32次,健耳练脑睡眠好。“鸣天鼓”是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练习时要求“顶平项直”,可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调理畅通。▲ 

丹田呼吸法:让你大脑快速进入α波状态

古人在养生修炼中发明了很多呼吸法,都是结合呼吸进行“气息”锻炼的方法,有踵息法、胎息法、休息法等。丹田呼吸法又叫腹式呼吸法,是呼吸法中最简单也最容易入门的一种,它对开发右脑潜能、促进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照相记忆是一项脑力劳动,在快速记忆过程中大脑需要消耗大量的新鲜氧气和其它营养物质,其消耗量是人体所有器官当中最大的。许多人读书时间长了,都会产生头晕脑胀的感觉,除了大脑疲劳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脑细胞活动时缺乏足够的氧气和其它营养物质的补充而引起的症状。现在,我们要以超过普通人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速度来记忆,所以,必须首先解决动力(也就是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补给问题。 因此,丹田呼吸法是我们练习照相记忆的一项基础练习。
        所谓丹田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呼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开始吸气时尽量使下腹部向外膨胀,并使下腹部达到弧形状态。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吸气之后缓缓地将气呼出,同时下腹部往里收缩。呼气时宜慢、宜长而且不要中断。通过持续的训练,吸气和呼气的时间要逐渐延长。
 
丹田呼吸法训练方法
        1、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两脚在地上放平稳,全脚掌着地,宽度基本与肩膀平齐,脚和小腿之间、小腿和大腿之间均呈90°角;两手自然地放在桌面或者大腿上均可以,不要承担任何压力和重量;后背和椅子的靠背之间要始终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全身骨骼和肌肉都要最大限度地放松,体会到自然、松弛、舒服、愉悦的感觉。 当然也可以盘腿而坐(散盘、单盘、双盘都可以)。
       2、头放正,下颏微收,眼睛和嘴唇自然闭拢,舌尖轻轻舔住上腭,闭目静心,排除杂念。面部的肌肉也要尽量放松。 CNTV博客W0t)S#j9lGY'X
  3、呼吸要争取做到细、长、静、深,用鼻孔进行。嘴自然合拢,两颊和嘴唇放松,切忌用发出音响的急促呼吸。呼吸的频率是越慢越好,呼吸要慢到连手指放到鼻前5厘米也感觉不到气流的程度,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差为1:2。比如,第一阶段时要求吸气4秒钟,呼气8秒钟,每分钟呼吸5次;以后,随着训练的深入,还要继续分别延长吸气和呼气的时间,使呼吸的节奏更加缓慢和深沉。长期坚持丹田呼吸训练可以使自律神经活性化,身心安定。 
        4、呼吸时,不许在心里默默地数数来计时,那样将不利于排除杂念,将不能使大脑完全入静。大家可以听老师或家长的口令来进行练习,或者自己用录音磁带录下这样的口令:
        预备…… 
        吸(4秒钟)……
        呼(8秒钟)……
        吸(4秒钟)……
        呼(8秒钟)……
       (共计呼吸15次,然后结束——)……停。
时间长度为3分钟(以后,随着训练的深入,还可以进一步延长)。这样,当朋友们进行调吸训练时,就可以按照老师(或家长)、录音机发出的口令来呼吸,使头脑充分入静。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最后应该达到能在没有口令的状态下,无意识地进行这种呼吸。因为,如果呼吸还要用神经系统来控制的话,就说明头脑还没有完全入静,注意力也就不可能完全集中到快速记忆活动上来。
         5、如果头脑中的杂念太多,不能排除,就请在心里默念下面的话:
         我正在进行崭新的右脑照相记忆训练;
         我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视力越来越好,视野越来越宽阔;
         我的头脑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来越敏捷,精力更充沛; 
         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强,不论看过、听过的都能牢牢记住;
         我的理解力越来越高,新知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我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学习欲望一天比一天高涨。 
这些话,在我们的训练过程中,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可以帮助朋友们把分散的精力集中到眼前的训练内容上来; 
         二是帮助我们在潜意识里树立起坚定不移的自信心,彻底丢掉对学习和生活都极为不利的自卑感;
   三是不断充实我们的如饥似渴的学习动力和坚韧不拔的学习耐力。 
         如果没有别人在旁边喊口令,又没有条件自己录制呼吸口令,则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
         吸气时,心里默念上面的头两句话; 
         呼气时,心里默念上面的后四句话。 
        这么来做,也可以保证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差基本上是1 :2。随着训练的深入,默念的节奏和速度应该逐渐放慢,这样,可以同样达到减缓呼吸节奏、延长呼吸训练的时间的目的。
丹田呼吸法的作用
进行丹田呼吸时,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能消除活性氧的毒素,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当你做丹田呼吸法,活动横隔肌时,气息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和淋巴管,去消除活性氧、促进血液循环。人靠呼吸生存,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机,然而,一般人大都只会用浅呼吸(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三分之一的肺功能,另外三分之二的肺都处于休息状态,沉积着陈旧空气。如果运用丹田呼吸法(呼吸意识化)进行呼吸,肺功能就能够完全充分地使用。丹田呼吸能够摄取更充分的氧气,既可净化血液,使血液呈弱碱性,更能促进身体细胞活性化。在进行丹田呼吸时,最好我们加入一些良性的意念:呼气的时候,想象体内的浊气完全排出体外;吸气的时候,想象宇宙的能量从头部顶端(百会)进入到大脑、颈部、胸部和腹部,全身都都充满了宇宙的能量。这样可使上扬之气下沉,下行之血上扬,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这时,人体百脉通畅,身体各部分都处于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
丹田呼吸法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作为一种和缓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大脑,大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后便自然进入“α波”状态。科学家研究证实,既缓且深的丹田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丹田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12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此时,脑内荷尔蒙内啡会大量分泌,人的创造力与灵感会源源不断地涌出,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幸福、愉悦、心旷神怡的感觉。每天进行丹田呼吸法的时候,要尽可能延长呼吸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越长越能进入α波状态,对我们增强幸福感、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越有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