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乙肝转阴汤 铁杆中医论坛——

 紫香 2011-02-05
治疗乙肝转阴汤
2009-12-19 08:22 大黄三七散
【药物组成】取生大黄、三七分别研细末。
【制作用法】将上二药过中药6号筛(100目)后,按大黄、三七7:3比例混匀,每次取散5克,以100毫升沸水冲泡约5分钟后顿服。每日3次。急性肝炎1个月为1疗程,慢性肝炎3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活血逐瘀,通里泻下。适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资料来源】邱磷安,等.福建中医药,1999;30(5):2
小柴胡汤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12克,黄芩12克,太子参15克,法夏10克,甘草6克,炒山栀10克,滑石15克。对无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多仍保留用小柴胡汤原方中的大枣4枚、生姜3片,以滋脾通阳,和养营卫。(以上为成人一般剂量,儿童可酌减)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疏泄肝胆,健脾和胃,清热利湿,扶正祛邪。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病初起伴寒热头身痛者酌加羌活、板蓝根;黄疸甚者酌加茵陈、田基黄;胁痛剧者加郁金、炒青皮、全栝蒌;小便短涩者加海金砂、虎杖;大便秘结者选加大黄、全栝蒌(打);呕恶著者加藿香、白蔻仁;腹胀甚者加炒厚朴、炒枳实;纳差不化者选加炒鸡内金、山药、神曲;肝肿大且质地较硬者加 虫、桃仁;脾肿大者加鳖甲、丹参;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血虚者加当归、白芍;阴虚者加麦冬、生地。
降酶丸
【药物组成】五味子50克,水牛角粉50克,麦芽25克,大枣25克。
【制作用法】上药混合烘干,碾细,过10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2次,15天1疗程。
【功用主治】扶正祛邪,健脾保肝降酶。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资料来源】樊英诚,等.黑龙江中医药,1985;(1):26
五虎片
【药物组成】每片内含北五味子0.3克,虎杖0.3克,丹参0.19克,灵芝0.19克,经提取精制而成,质量控制标准符合中国药典1977年版附录片剂项目的各项规定。
【制作用法】成人每次服6片,每天服3次,1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资料来源】刘泽富,等.陕西中医,1989;10(4):158
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物组成】茵陈30克,生黄芪10克,党参6克,生白术10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柴胡6克,升麻3克,苍术10克,生栀子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6克,黄连6克,滑石10克,生甘草3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1日2次水煎,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清热利湿。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黄疸鲜明去生黄芪、党参,加重茵陈、生栀子的用量,再加败酱草20克;恶心呕吐加藿香10克,佩兰叶6克;纳呆加白蔻仁6克,砂仁6克;腹胀加槟榔10克,鸡内金、山楂、神曲、麦芽各10克;胁痛加香附、川楝子各10克;便秘加大黄10克(后下);脘腹冷痛,肠鸣腹泻加吴茱萸、干姜各6克;鼻衄加白茅根30克,丹皮12克;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加五味子10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
生芪肝炎方*
【药物组成】生黄芪24克,焦白术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丹参20克,焦山楂20克,赤芍20克,茯苓30克,茵陈30克,白茅根30克,大黄3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周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当飞胶囊
【药物组成】由当药和水飞蓟组成。当药采用有机溶媒进行梯度提取有效成份,制成当药浸膏;水飞蓟采用渗滤法提取总黄酮。当药浸膏与水飞蓟总黄酮以一定比例混合后,粉碎、过筛,制成原粉,装胶囊。每粒0.25克,相当于当药生药0.95克,水飞蓟生药0.90克。
【制作用法】每次服4~5粒,小儿每次服2~3粒,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口服。急性肝炎1个月为1疗程。慢性肝炎3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健胃。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柴平汤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党参,苍术,川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燥湿运脾,和胃止呕,疏肝利胆,清解郁热。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急性黄疸型,舌苔黄腻且干,中焦湿热征象明显者,去参、草、姜、枣,加茵陈、山栀、大黄;小便黄少加用六一散、车前子、茯苓、猪苓等;疾病初起,寒热症状明显者,重用柴、芩,还可加入藿香、葛根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视病情增入川连、蔻仁;食少腹胀具有明显消化不良之症候,可加谷麦芽、焦楂曲等消导之品;口苦,舌红目赤,尿黄,肝经实热偏重之无黄疸型可去苍术、川朴,加龙胆草、山栀、大黄;迁、慢性肝炎肢酸、便溏等脾虚气弱症候明显者,参、草、枣毋需更易,还可加入焦白术、炒苡仁等;如偏于肝血不足以致肝区隐痛,头昏肢酸,可用白术易苍术,去川朴加入当归、白芍等;若见舌苔光剥,舌质偏红,脉弦细等肝阴不足之象,柴胡用量宜小,还可加入乌梅、木瓜甚则枸杞子、干地黄等;迁、慢性肝炎肝络瘀滞者,丹参、郁金、红花甚或鳖甲、地鳖虫类活血通络之品,均可随证选用。
甘黄蒲苓汤
【药物组成】甘中黄(人中黄)10~15克,蒲公英10~20克,夏枯草10~15克,板蓝根10~15克,生白术8~12克,生山楂8~15克,茯苓皮20~40克,生甘草5~6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保肝健脾。适用于小儿病毒性肝炎,肝功能不全,或见黄疸者。
【随症加减】 湿热重者,酌加凤尾草12克,拳参10克,鱼腥草15克;无黄疸者,酌加黄芪10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酌加贯众10克。
清肝汤
【药物组成】茵陈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鸡骨草30克,栀子10克,鸡内金10克,大黄6克,陈皮6克,郁金12克,竹茹12克,茯苓15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午餐、晚餐前2小时分服,30日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利湿热,理气活血,舒肝解郁。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湿热内蕴型。
【随症加减】 甲型肝炎、绝大部分见黄疸,可加黄柏、田基黄;乙型或丙型肝炎则加虎杖、丹参、板蓝根;各型肝炎如见舌苔白腻属湿偏重者,可加藿香、泽泻、猪苓。
茵陈黄芪汤
【药物组成】茵陈30克,黄芪20克,丹参20克,白茅根15克,丹皮15克,五味子15克,当归15克,鸡内金10克,云茯苓1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甘草10克。
【制作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小儿用量酌减。
【功用主治】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黄疸明显者重用茵陈、白茅根、郁金,黄芪用量酌减;无黄疸及慢性肝炎,舌苔薄者,重用黄芪、当归,可加赤白芍、公英,茵陈用量酌减;肝区疼痛者加香附;干呕欲吐者加竹茹、代赭石;肝脾肿大者加鳖甲;脾虚者加白术;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
蛇虎苓参汤
【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20克,丹参20克,虎杖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1个月为1疗程,每个疗程后复查肝功能,1~3个疗程观察疗效。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瘀。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湿热黄疸加茵陈30克,生大黄10克;肝区隐痛加佛手、延胡索各10克;腹胀纳差加山楂20克,厚朴10克;恶心呕吐加姜竹茹、藿香各10克;便溏加薏苡仁20克,炒白术10克;口干咽燥苔少加北沙参20克;鼻齿衄血加茜草20克;肝脾肿大加赤芍10克,莪术6克;HBsAg阳性加板蓝根、半枝莲各20克。
柴连大黄宁肝汤
【药物组成】柴胡12克,陈皮12克,山楂12克,白芍12克,连翘15克,茯苓15克,大黄3~15克,板蓝根20克,苡仁20克。小儿量酌减。
【制作用法】水煎每天1剂,15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疏肝利胆,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湿热甚者加茵陈、黄芩、山栀、甘草;阴虚加沙参、麦冬;HBsAg阳性加虎杖、贯众;胁胀满痛加郁金、川楝子;呕恶纳呆加半夏、鸡内金;脾胃虚寒加黄芪、党参、生姜等;肝脾肿大加丹参或三棱、莪术;腹水加大腹皮、泽泻、车前子;肥胖高血脂加决明子、茶树根。
健脾补肝汤
【药物组成】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柴胡15克,白芍20克,全栝蒌20克,乌梅10克,生白术10克,当归10克,生山楂10克,炙甘草5克。
【制作用法】水煎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健脾补肝。适用于单项SGPT升高肝炎患者。
柴芩女贞汤*
【药物组成】柴胡10克,黄芩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建曲15克,女贞子15克,贯仲15克,茵陈30克,虎杖20克,板蓝根20克,山楂肉20克,仙灵脾20克,金钱草20克,垂盆草20克,鱼腥草20克,甘草3克。小儿用量酌减。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养阴柔肝。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兼湿热熏蒸去女贞子、仙灵脾,加栀子15克,大黄6克;兼肝气郁滞加郁金、陈皮、香附、佛手片各10克;兼湿邪困脾去女贞子,加厚朴、猪苓、陈皮各10克,苡仁15克,茯苓20克;兼肝阴虚加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各5克;兼湿热炽盛加水牛角30克(研末兑服),黄连、丹皮各10克,生地15克,或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各20克。
清肝汤
【药物组成】茵陈20克,夏枯草20克,蒲公英20克,板蓝根15克,陈皮15克,红枣3枚。
【制作用法】并加服五味子粉:五味子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日10克,分2次口服,1月后,每日减少3~1.5克,分3次口服以巩固疗效。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解毒健脾。适用于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中药降酶Ⅰ号
【药物组成】生甘草6克,山豆根9克,茵陈15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竹叶9克,赤芍15克,牡丹皮9克,白术15克,枸杞子15克,决明子15克,栀子9克,川大黄3克,青皮9克,陈皮9克。
【制作用法】按传统中药煎煮服用,总疗程为3个月。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滋肾养肝。适用于病毒性肝炎ALT升高。
 
 
 田基黄汤
【药物组成】田基黄30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焦麦芽10克,甘草5克,蜂蜜50克(兑)。
【制作用法】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消食。适用于无黄疸型肝炎转氨酶持续不降。
【随症加减】 脾虚明显者加党参、茯苓以健脾渗湿;兼阴虚者加生地、地骨皮以滋阴清热。
保肝降酶饮
【药物组成】当归1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8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炙甘草6克。
【制作用法】常规水煎取200毫升药液,分2次口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
【功用主治】补气养血,保肝降酶,行气止痛。适用于病毒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
复酶合剂
【药物组成】茵陈30克,蒲公英30克,虎杖30克,丹参15克,姜黄1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甘草5克。
【制作用法】部分病例辨证加减,每日水煎2次,各150毫升,分早晚服。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瘀。适用于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降酶汤
【药物组成】茵陈30克,板蓝根30克,丹参30克,败酱草30克,炒白芍3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10克,土茯苓15克,砂仁10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解毒,养血活血祛瘀。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
【随症加减】 热邪盛加滑石、大黄;湿邪盛加藿香、佩兰、苍术;两胁痛重加柴胡、元胡、郁金、川楝子;食欲不振加焦三仙、鸡内金;肝胆火旺加龙胆草、金钱草、黄芩;腹胀甚加香橼、佛手、枳壳、陈皮;失眠多梦加炒枣仁、夜交藤;表面抗原阳性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贯众、蚤休。
茵苓柴金汤
【药物组成】茵陈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柴胡9克,云苓12克,猪苓12克,郁金12克,厚朴12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不满12岁剂量减半。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适用于病毒性肝炎。
茵陈蒿汤加味*
【药物组成】茵陈10~20克,栀子4~6克,大黄4~6克,柴胡6~9克,车前子6~9克,泽泻6~9克,当归6~9克,白芍6~9克,茯苓9~12克,五味子9~12克,厚朴9~12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于小儿黄疸型肝炎。
【随症加减】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各6克;纳呆食少者加焦三仙各9克;两胁胀痛者加延胡索、青皮各6克。
茵陈赤虎汤
【药物组成】茵陈20克,赤芍20克,山楂10克,板蓝根10克,紫草10克,夏枯草10克,金钱草12克,虎杖12克,垂盆草12克,白茅根(或玉米须)15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完。剂量可根据年龄增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疏肝散瘀退黄。适用于小儿黄疸性肝炎。
【随症加减】 兼见大便秘结,脉弦数加大黄、栀子;胁痛较甚加柴胡、郁金、川楝子;肝脾肿大质硬者加泽兰、鳖甲;神昏谵语配服安宫牛黄丸。
化疸复肝汤
【药物组成】茵陈180克,金钱草90克,川郁金60克,粉甘草15克,红糖(量不限)。
【制作用法】水煎服。5天1剂,1日3~5次,当茶冲糖饮之。
【功用主治】清利湿热,活血退黄。适用于小儿黄疸型肝炎。
银麦合剂
【药物组成】银花15~30克,麦芽15~30克,黄花倒水莲20克,茯苓10克,连翘10克。
【制作用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病情稳定后仍需服药半个月以巩固疗效。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健脾消食。适用于小儿传染性肝炎(黄疸型)。
【随症加减】 腹胀(或肝区痛)甚加青皮、大腹皮各5克;发热加青蒿5克,柴胡3克;口渴尿少加芦根12克。
三草汤合退黄胶囊
【药物组成】自制退黄胶囊由人工牛黄粉、三七、青黛、白矾、大黄各等分,研末拌匀装入胶囊;三草汤由紫草、金钱草、车前草各60克组成。
【制作用法】2次合煎成600毫升,每日分早、中、晚3次送服退黄胶囊3克,每日1剂。半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石利胆。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温通汤
【药物组成】黄芪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山药30克,桂枝15克,葛根15克,秦艽20克,砂仁(后下)10克,鸡内金10克,生熟麦芽(各)30克,茵陈30克,制附片5~10克,干姜5~10克,牛膝20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3~5次服。1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3疗程。 同时均送服硝石、皂矾(研末)各3克,每日1次。
【功用主治】温阳通脉,利湿散寒,清肝利胆。适用于黄疸型肝炎阴黄证。
【随症加减】 背恶寒、喜热饮、手足不温、大便溏、脉沉细(迟),具备3条以上者,附子、干姜均用至10克,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后,附子、干姜均减量3~5克;大便转实后加连翘、赤芍各30克;腹胀甚加川朴、降香各10克;气逆呕吐加旋覆花10克,代赭石30克,姜半夏10克;有腹水者加泽泻、腹皮、地龙各15克;肝脾肿大加桃仁、地鳖虫、穿山甲各10克;伴鼻衄、齿衄或蜘蛛痣者加三七粉3克(冲服);胁痛加蒲黄、白芍各15克;转氨酶升高者加五味子、山楂各15克;黄疸消退后,均以归脾汤加减调治。
甲肝汤*
【药物组成】柴胡10克,赤芍10克,虎杖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生大黄6克,木通6克,栀子6克,滑石15克,茵陈12克,板蓝根12克。
【制作用法】2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3次服。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利胆,通利二便。适用于小儿甲型肝炎。
【随症加减】 腹痛加芍甘汤;呕吐加黄连、半夏、竹茹;腹胀加四逆散;食欲减退加炒三仙;治疗后期临床症状消失,但肝功未恢复正常,改用逍遥散加泽兰叶、五味子。
茵陈蓝根汤*
【药物组成】茵陈30克,板蓝根30克,白茅根20克,焦山楂20克,丹参10克,车前子10克,生姜3克,大枣10枚。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凉血活血,健脾和胃。适用于甲型肝炎。
【随症加减】 恶心呕吐加藿香、竹茹;发烧加柴胡;腹胀痛加郁金;黄疸甚加大黄、金钱草。
泻肝利胆方
【药物组成】生大黄20克,龙胆草15克,茵陈30克,猪茯苓15克,车前子(包)30克,广木香10克,川朴10克,大生地20克,炙甘草6克。
【制作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亦可频服。
【功用主治】泄热排毒,通腑利便。适用于甲型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若热重,加黄柏15克,黑山栀15克;湿重,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白术各10克;食滞,加焦山楂20克,谷麦芽各30克;胸满,加郁金10克,枳壳10克;血瘀,加川芎10克,赤芍20克,归尾10克,丹参20克等。
保肝健脾汤
【药物组成】黄芪30克,柴胡12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茵陈20克,泽兰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枳壳12克,茯苓15克,虎杖15克,丹参20克,甘草6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适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
【随症加减】 气虚明显者加人参15克,黄精12克;血虚明显者加枸杞子20克,当归15克;阳虚者加桂枝10克,吴茱萸6克;气滞腹胀加木香12克,槟榔12克;胁痛者加青皮12克,川楝子12克;纳差者加砂仁10克;肝脾肿大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转氨酶明显异常者加五味子30克。
 
 
 乙肝清热解毒冲剂
【药物组成】虎杖,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茵陈,茜草,橘红,甘草。
【制作用法】制成冲剂。成人每次2袋(每袋内装10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剂量酌减。疗程3个月,疗程满后经病人同意可适当延长服药时间至2个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急慢性肝炎之属于肝胆湿热,疫毒蕴结者。
南通蛇药 乙肝合剂
【药物组成】1、南通蛇药。
2、乙肝合剂:柴胡,板蓝根,赤芍,丹参,黄芩,生大黄,白花蛇舌草,豆根,猪苓,炙甘草为基础方。
【制作用法】南通蛇药:每次10片口服,每日2次,连服1个月为1疗程。乙肝合剂: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用,每次200毫升,1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疏肝活血。适用于乙肝病毒感染。
清肝凉血解毒汤*
【药物组成】赤芍20克,丹参20克,山栀12克,大黄15~20克,苦参20克,生山楂20克,制白术15克,甘草6克,白花蛇舌草30克,败酱草30克。
【制作用法】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功用主治】清肝解毒,凉血祛瘀。适用于丙型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脘腹作胀,加柴胡6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胁下疼痛,加延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恶心欲吐,加制半夏10克,陈皮6克;齿衄、鼻衄,则赤芍、丹参减半,加仙鹤草10克,三七6克;气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
加味三参汤
【药物组成】苦参15克,丹参30克,玄参15克,茵陈30克,柴胡12克,田基黄18克,马鞭草15克,赤芍20克,茜草20克,半枝莲15克,板蓝根30克,溪黄草15克,白术15克,黄芪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三七粉10克,甘草9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均经4个疗程治疗。
【功用主治】健脾扶正,益气养阴,解毒祛湿,疏肝化瘀。适用于丙型病毒性肝炎。
败酱蛇舌草汤*
【药物组成】败酱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虎杖15克,太子参15克,炒白芍20克,百合15克,土鳖虫3克,煅瓦楞子15克,白茅根20克,谷麦芽各12克。
【制作用法】水浸,煎汁约500毫升(煎2次),分2次服或多次频服。半月为1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健脾,养血柔肝。适用于丙型肝炎。
丙肝灵合剂
【药物组成】西洋参10克,黄芪30克,冬虫夏草3克(研面冲服),山豆根20克,败酱草30克,黄芩10克,茵陈20克,紫草20克,白鲜皮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郁金10克,泽泻10克,三七2克(研面冲服),丹参20克,当归10克,赤芍药12克。
【制作用法】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3次服用,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再将上述药物共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次6克,日3次口服,连用2个月。
【功用主治】扶正固本,祛毒化瘀。适用于丙型肝炎。
茵陈田基黄汤*
【药物组成】茵陈15克,田基黄30克,熟大黄6克,猪苓30克,赤小豆30克,丹参30克,紫草9克,赤芍15克,生甘草3克,大枣5枚。
【制作用法】水煎服,日1剂,晨昏分2次温服,每服6剂停1天,90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化瘀。适用于丙型肝炎。
【随症加减】 黄疸加生栀子9克,车前草15克,鲜麦芽30克(或熊胆粉1克冲服);纳呆加砂仁9克,稻芽、麦芽各15克;发热加黄芩9克,连翘9克;胁痛加丝瓜络12克,郁金15克
苦参茵陈蒿汤*
【药物组成】苦参30克,黄芩30克,山栀15克,茵陈30克,陈皮12克,米仁30克,茯苓15克,丹参30克,制川军15克,生山楂30克,鸡内金30克,生川军15克(后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1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化湿,活血化瘀。适用于戊型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湿热内蕴,中焦受阻,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明显加姜半夏、姜竹茹、白术;腹胀明显加枳壳、砂仁、苏梗;乏力,腰膝酸软加桑寄生、淮牛膝;肝区隐痛加郁金、玄胡、川楝子;寐差加枣仁、夜交藤;黄疸较深,见身目黄染明显、溲赤加赤芍、葛根。
茵蒲郁芩汤
【药物组成】茵陈30克,蒲公英12克,郁金10克,黄芩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
【制作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一般服1个疗程即可。
【功用主治】清热化湿,疏肝运脾。适用于戊型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湿热偏盛,黄疸明显,舌苔黄腻者加龙胆草6克,金钱草30克,车前草30克;肝郁胁痛甚者加炒柴胡10克,炒白芍12克;迁延不已,气阴耗伤者,酌加北沙参、玉竹、太子参、山药等养阴健脾之品。
利湿活血汤*
【药物组成】茵陈20~30克,茯苓15克,车前子15克,大黄10克,丹参15~20克,赤芍15~20克,连翘15克,板蓝根15克,郁金12克。
【制作用法】水煎服,4周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适用于戊型病毒性肝炎。
加减虎蛇土苓汤
【药物组成】虎杖12克,白花蛇舌草12克,土茯苓12克。小儿减量。
【制作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适用于乙型肝炎。
【随症加减】 湿热型加茵陈12克(后下),焦山栀9克,车前子9克(另包),板蓝根12克,五味子12克;肝郁气滞型加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板蓝根10克;脾气虚弱型加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芪10克,党参10克,神曲10克,焦麦芽10克;血瘀型加丹参12克,桃仁12克,三棱6克,柴胡10克,丹皮10克。
益肾解毒汤
【药物组成】黄芪30克,潞党参30克,淫羊藿30克,板蓝根30克,白术15克,草河车15克,巴戟天15克,淡苁蓉15克,虎杖15克。少年儿童剂量酌减。
【制作用法】每日1剂,煎汤分3次温服,2个月1个疗程。
【功用主治】补脾益肾扶正,清热解毒祛邪。适用于乙型肝炎。
【随症加减】 急性黄疸型加茵陈、夏枯草各30克;慢性迁延型加女贞子、丹参各30克;慢性活动型加鳖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小柴胡汤
【药物组成】柴胡12克,人参6克,制半夏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疏肝和胃,和解少阳。适用于丙型病毒性肝炎。
【随症加减】 身目黄染加茵陈、栀子,腹胀加厚朴,纳差加焦三仙。
透营转气方 调气和血利湿方
【药物组成】1、透营转气方:紫草10~15克,丹皮10克,赤芍10~20克,连翘15克,青皮10克,山栀10克,青黛2克(冲服)。
2、调气和血利湿方:北沙参10~15克,当归10克,大贝母10克,苦参15~20克,柴胡10克,厚朴10克,茯苓10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主治】方1透营转气,适用于丙型肝炎初起;方2调气和血利湿,适用于丙型肝炎透营转气治疗10~15天后。
党参郁金蚤休汤*
【药物组成】党参15克,郁金15克,蚤休15克,僵蚕15克,女贞子15克,黄芪20克,白术12克,木香6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三七粉(分冲)3克,三甲散(鳖甲、龟板、穿山甲、鸡内金等量研粉)9克(分冲)。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益气固阴,活血解毒。适用于丙型肝炎。
【随症加减】 湿热困阻者加茵陈、板兰根各20克,苦参15克;气虚甚,党参易红参(另炖)5克;阴虚精亏加鹿茸粉2克(分冲);邪毒炽盛加板兰根、土茯苓、大青叶各30克;湿热交蒸肝胆,出现黄疸者加茵陈30克,焦栀子10克,生大黄6~9克;脾虚胃弱者加六曲、砂仁。儿童剂量酌减。
【资料来源】付立功,等.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4):189
 
 
 
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炎转氨酶升高的问题 

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炎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炎转氨酶升高的相关知识。

    肝炎转氨酶升高的辨证应从辨虚、实两大类入手 ,选用两个基本方 (龙胆泻肝汤 ,一贯煎 )和四味基本药 (五味子、枸杞子、龙胆草、虎杖 ),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和药物。五味子、枸杞子具有补益作用 ,用于肝炎转氨酶升高属虚证者。虚有阳虚、阴虚之别。五味子酸温 ,适用于阳气偏虚证 ;枸杞子甘平 ,适用于阴血偏虚型 ;龙胆草与虎杖 ,均能清湿热之邪 ,用于肝炎转氨酶升高属实证者。湿热实证中有偏胜之异 ,龙胆草苦寒泻火 ,适用于热偏重证 ;虎杖味苦性平 ,有利湿退黄、活血通络之功 ,适用于湿偏重证。

    在方剂的选用上 ,肝炎转氨酶升高属湿热郁蒸之实证 ,以龙胆泻肝汤治之 ,重用龙胆草 ,或用龙胆草、虎杖两药水煎服 ,用量各 20~ 50克。肝炎转氨酶升高属肝肾亏虚之证 ,以一贯煎治之 ,重用枸杞子达 30~ 60克 ;气虚者加五味子 15~ 30克。肝炎转氨酶升高属阴虚而夹湿热者 ,则于一贯煎中加入虎杖和龙胆草。这样治疗 ,有些肝炎转氨酶升高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经多种治疗不下降者 ,也获得降低 ,并且疗效巩固。

    至于用单味中草药来降低肝炎转氨酶升高 ,也应根据药物性味的差异和功效、主治的不同 ,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其治疗适应症型的肝炎转氨酶升高患者。如五味子一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指出五妹子“味酸温 ,主益气、咳逆上气 ,劳伤羸瘦 ,补不足 ,强阴益男子精”。说明五味子具有温补的作用 ,对于临床表现为气虚不足的肝炎转氨酶升高患者疗效较理想。而属湿热郁结者。使用五味子则非但无效 ,多服、久服还会助其湿热而贻误病情。再如垂盆草 ,药性甘淡微酸而偏凉 ,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为江南、西南民间治疗疮痈及毒蛇咬伤的常用药物 ,对肝炎转氨酶升高属湿热、尤其是热偏盛者有效。

    这样 ,对于肝炎转氨酶升高 ,临床见到的更是同一客观指标 ,但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辨证方法 ,就能区别其寒、热、虚、实的属性和阴阳盛衰的程度不同 ,然后视其不同证型 ,针对性地使用龙胆泻肝汤、一贯煎 ,五味子、垂盆草、枸杞子、虎杖、茵陈、龙胆草等 ,或复方或单味 ,丝丝入扣于现代医学辨病的诊断指标中。

    临证务必分清现象与本质 ,内因与外因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避免在辨病和辨证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 ,注意病、证之间反映疾病本质的内在联系 ,重视研究分析具体病例的症候特点和方剂、药物的功效、主治。总之 ,临证施治要针对其根本原因 ,合理使用专方专药 ,从本图治。
 
 
 *****************************
 
 
中药治疗乙肝验方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黄疸、胁痛、肝大、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为主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呈散发或流行,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

  1.茵陈30克,栀子6克,生大黄3克。热重加柴胡、黄芩各6克;恶心呕吐加砂仁、藿香各5克;腹胀加厚朴、枳壳各35克;食欲不振加焦三仙9克;尿黄加木通6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2.茵陈30克,茜草18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60克。便秘加大黄;腹痛加郁金、延胡索;呕吐加枳实;腹胀加枳壳、厚朴。儿童剂量酌减。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3.鲜蒲公英500克,水煎服,不拘时,连服15日。

  4.赤小豆30克,田基黄30克。将田基黄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加入赤小豆煮烂。代茶饮服,每日3次。

  5.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 2次,连服2周。

  6.青黛4克,白矾2克,朱砂4克,共研细末,分7包,每包加一个鸡蛋清,每日服一包,开水冲服。

  7.茵陈180克为末,制蜜丸,每丸3克,每次1丸,每日3次。

  8.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

  9.茵陈8克,大枣10克,白矾0.3克,粳米30克,食糖适量。将茵陈和白矾一起人锅,加水煎煮25分钟,滤去药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大枣一同煮粥,加食糖调味。每日l剂,分早、晚两次食用,连服7日。

  10.大青叶20克,田基黄20克,茵陈20克,鸡蛋2个。将鸡蛋洗净外壳,与大青叶、田基黄、茵陈一起入锅,加400毫升水,共煮30分钟,滤出药渣。吃蛋喝汤,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连服7日。 

  11.西瓜汁100毫升,蜂蜜10毫升,顿服,每日2~3次。

  12.鲜蒲公英、鲜车前草各6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另用温水先冲服明矾末1.2克,经1小时后再服此药汁。

  13.地葫芦50克,积雪草50克,栀子10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杨贤)D4
 
*************************************
 
中药乙肝汤  中药乙肝汤
  【药物组成】党参30克,麦芽30克,半枝莲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30克,桑椹子30克,丹参30克,虎杖30克,贯众30克,郁金15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第3个月时虎杖、贯众、半枝莲,每日减至半量。1个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补益脾肾,疏达肝气,养肝血滋肾阴,活血化瘀,淡渗去湿。适用于乙肝。
  【随症加减】如出现黄疸,疲乏,口干苦,尿黄,苔腻,脉弦滑者加金钱草、茵陈、土茯苓;兼头晕,失眠梦多,五心烦热,耳鸣,脉细者加生地、酸枣仁、龙骨、牡蛎;兼肝脾肿大,胸翳胁痛加三棱、木香;兼面色萎黄,腹满便溏者加黄芪、厚朴、苍术、云茯苓、布渣叶。
  【临床疗效】 共治疗104例,三个月内HBsAg阴转共64例,阴转率61.54%,肝功能异常92例,76例肝功能已复常,肝功能复常而HBsAg未阴转12例,HBsAg已阴转而肝功能未复常16例,肝功能未正常HBsAg未阴转8例。临床治愈率82.6%
 
 
******************************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小三阳”转阴的复方鸡骨草鱼冻膏制剂由:鸡骨草、平地木、绣花针、牛夕、白马骨、栀子根、板兰根、生地、黄芪、五味子、当归、甘草、枸杞子、女贞子、旱连草、寸冬、沙参、柴胡、香附、枳壳、玄胡、川楝子、桃仁、红花、丹参、郁金、山渣、虎杖、三七粉、白术、布渣叶、鸡内金、木香、大黄、柴鱼等药材组成。本发明具有原材料丰富,加工蒸制比较容易,服用方便,靶向力强、导向力强,用量少,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临床对肝病“小三阳”的治疗总有效率达百分之百等优点和效果,填补了诊疗病毒性肝炎“小三阳”病变转阴的这一课题领域的空白。
 
 
 
***************************
 
益气活血清肝汤治乙肝

□ 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乙肝属中医黄疸、胁痛、疫毒、积聚、鼓胀等范畴。病人不发黄,肢倦乏力为无黄疸型肝炎,部分病人临床无任何不适,仅在体检时发现感染乙肝病毒。中医、西医治疗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且西药费用相对较高。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创益气活血清肝汤治疗乙型肝炎活动期、早期肝硬化病人,效果满意。

  药物组成: 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麦芽30克,灵芝20克,桑寄生20克,淫阳藿20克,赤芍20克,丹参20克,桂枝12克,柴胡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茵陈20克,连翘15克,红枣15克,甘草10克。

  功效:益气活血,清肝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活动期,早期肝硬化。症见面色巩膜发黄或不黄,纳差,或厌油腻,肢倦乏力,大便溏或结燥,小便色黄。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或缓。

  方解:方中淫羊藿、桑寄生、灵芝、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麦芽、大枣补肝肾,健脾益气;赤芍、丹参、桂枝活血通阳;茵陈、柴胡、连翘、白花蛇舌草、甘草清肝解毒,利湿退黄。诸药合用,以求益气清肝活血之功效。

  临床加减:面色巩膜发黄,胆红素增高加栀子、川牛膝;右胁胀痛加枳壳、香附、延胡索。肝硬化腹水、球白倒置者加鳖甲珠、三七粉、白术、大腹皮、葶苈子、泽兰、泽泻、益母草。2日1剂,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