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的申家昆班

 BC@BC 2011-02-05
     明朝大学士申时行,世宗嘉靖十四年出生在苏州人家。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晚年辞官回苏州闲居。申时行一生顺当,脾气也好,是位不动声色的长者,一直是苏州的名人。他在苏州城里留有七八处住所,今景德路与西百花巷之间,就是较大的一处。
    申时行非常热爱昆曲。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卸职南归后,广蓄声伎,遍征梨园,在景德路住所创建了一家昆曲戏班。明人陈龙正的《政书》有记:苏州“每见士大夫居家无事,搜买儿童,鼓习讴歌,称为家乐。 ”这些私人置办的昆班,家主都自购戏衣行头,自请艺师教习女乐或优童。家养昆班一般以自娱为主,兼待宾客。有些出色的家班,甚至能公开献艺,与职业昆班一比高低,鹤立鸡群的申家昆班就是其中之一。
    申家的府第很大,后院的戏厅尤为宽敞。为不打扰申家内眷,申家昆班中的曲师名伶,大都从后门西百花巷31号进出。申家班中有名伶周铁墩(白面兼老生角色)、沈娘娘(旦角)和顾伶等。无名氏《笔梦叙》记:“女教师沈娘娘,少时为申相国家女优。 ”热爱昆曲的申时行,曾是《牡丹亭》作者汤显祖眼里的奸佞。汤显祖早有文名,为人比较刚直。万历十二年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五年后升为礼部主事。他成为戏剧家却是申时行的缘故,因为当年汤显祖写了一份奏折上书明神宗,抨击申时行任用私人,结果自己被贬还乡,在临川的“玉茗堂”成就了著名的《临川四梦》(汤显祖四剧的合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所以当年申家戏班里是不许演汤剧的。
    明末清初的戏曲大家——李玉,早年就是申府的家人。李玉是吴县人(约1610—1672年),字玄玉,后因避康熙之讳改作元玉。李玉出身微贱,父亲在明末时是申家班中的曲师,焦循《剧说》卷四说:“元玉系申相国家人,为申公子所抑,不得应科试,因著传奇以抒其愤。 ”李玉之所以终生致力于戏曲,并获得相当高的成就(李玉有创作《一捧雪》、《清忠谱》等经典传奇戏剧),与其曾得到申家戏班的艺术熏陶是分不开的。
    从明万历年到清康熙年间,包括乡村草台班与大户家庭的昆班,苏州的昆班多达千数。袁学澜在《吴郡岁华纪丽》卷二《春台戏》说道:“苏州戏班名天下”。而申时行的家养戏班,则是明万历年间苏州最负盛名的昆班。郑桐庵《周铁墩传》记有:“吴中故相国申文定公家,所习梨园为江南称首。 ”杨绳武《书顾伶事》云:“相国家声伎,明季为吴下甲,每一度曲,举座倾倒。 ”加上申时行的儿孙辈也都十分热爱昆曲,致使申家的昆班,经历祖孙三代而不衰。明亡后申家班仍有继续演出,而且艺事兴旺,分设大班、中班和小班。顺治十二年(1655)九月,申家昆班曾到南京演出《葛衣记》等剧目,顺治十八年(1661),申家中班又应邀到太仓王时敏家,演出李玉的《万里圆》。直到康熙初年,申家昆班尚有演剧活动,可见其声势之强劲。

来源:苏州日报  □王梦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