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埃及就以众多的人造奇观而闻名于世。有人说, 在埃及“只要你把铲子插入地下就一定能有所收获”,这个国家的巨大宝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无数探险者。究竟是谁首先打开了历史的大门,带领现代人走入了法老王的神秘世界?埃及学的热潮又是怎样掀起来的呢?这个话题也许得从拿破仑说起。
![]() 千里迢迢地从西方来到东方,不就是要征服这块土地吗?为什么还带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呢?从军事上讲,这太不明智了。 拿破仑并非不明白,而是有他自己的盘算。如同当年的亚历山大,拿破仑这次选择了埃及,不仅有征服的目的,还缘于他对东方的无限向往,以及对东方文化的迷恋之情。在野心加梦想之外,拿破仑所处的时代也有许多其他因素使他把目光投向埃及。 18世纪的欧洲,随着大工业革命的开展,科技力量蒸蒸日上,人们走进了现代社会。同时,这个时代的人们又满怀激情追忆过去,掀起了一股探古怀旧的浪潮。 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兴盛起来,意大利庞贝古城的发现,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释读成功,使人们隐约看到了回归远古世界的一线曙光。对学者们而言,这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用科学的手段探求以往的神秘,往往名利双收,这种强烈的愿望推动了整整一代人付出艰辛的努力。 ![]() 我们应该看到,在拿破仑军队这支奇怪的“科学艺术考察团”的后面,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有一天,一队士兵正在罗塞塔附近修筑要塞。忽然间,士兵们一阵喧哗,原来在推倒一堵旧墙后,一块黑色磨光玄武岩的石碑露了出来。它大约有一百一十五公分长,七十三公分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