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民俗日历

 紫色心情100 2011-02-06

春节民俗日历

 

 

 

 

祭灶日



祭灶日祭灶日


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按台湾民间信仰俗称为“送神”,这一天是“大年”的前奏。
历史渊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的祭灶,这一天通常是腊月二十三,但古今及各地日期各有不同。民间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府祭灶是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是在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为腊月二十五。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将其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崇拜。传说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依此赏罚。灶王爷上天之前,百姓要以隆重的礼节相送,这个过程称为辞灶。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着这种风俗。
民间习俗
到这一天人们要在灶屋(厨房)锅台附近的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佛龛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人们要到街头买回用玉米或小米专制的“祭灶糖”,于晚上敬献给灶神,意为糊灶王爷嘴,免得他传坏话。至更尽时分,家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燃放鞭炮,举家男子罗拜,祝以抑恶扬善之词,送灶王爷上天,而妇女不能参拜,只于内室扫除炉灶,燃灯默拜。有的地方晚上要吃面条,面条象征吉祥如意,也有的地方要烙面饼,称“祭灶饼”。

 

扫尘日



扫尘日扫尘日


一般认为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家家户户的“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习俗。
由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古代人相信万物有灵,以为家中的刀、井、灶等各种物件都有神明主司。农历二十四神明均已归天,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后,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转人间,于是便有传说,这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需要有任何顾虑,利用这一天搬移物件就不必担心会冲犯家中神明了。因此古人将这一天定为一年中进行大扫除的日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记述说:“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民间习俗
古代每逢扫尘日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门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如今扫房子的程序已大大简化,很多人干脆选择请家政服务人员来做卫生。但传统的习俗仍在延续,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不会改变。

 

接玉皇



接玉皇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王爷上天汇报了世间情况之后,玉皇大帝要于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访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人物传说
大约在唐宋之际成书的重要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详细叙述了玉皇的出身和来历: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来无子,十分烦恼,于是邀集道士们举行祈祷活动。过了半年,膝下犹虚。有一天晚上,王后忽然梦见太上老君和诸多神明抱着一个赤色的婴儿从天而降。王后恳求老君赐给她这名婴儿。老君微笑应允,王后满心欢喜收下婴儿,醒来后便觉身怀有孕。一年以后,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诞生,满室生光。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玉帝。 
他聪明善良,长大后仁爱慈悲,将宫中所存的财宝都发送给贫苦的民众。净德王死后,他继承王位,治理国家。不久把王位让给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经过一亿三千二百劫,成为玉皇大帝。另外,在北宋真宗年间,真宗伪造梦神的事件,封玉皇为玉皇上帝,简称“玉皇”、“玉帝”。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
民间习俗
人们在农历腊月二十五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在江南一带的民间,这一天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人们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但也有些地方,在年三十才举行这一活动。在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也是因为玉帝要下界查访,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希望玉皇可以体察民情,降福人间。

 

除夕



除夕除夕


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三十暝”(闽南语)。而十二月小月时为腊月二十九,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
传说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它们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们形貌狰狞,生性凶残,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们每隔365天就会蹿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于是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民间习俗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这顿饭桌上一定要有鱼,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但它仅仅属于一种装饰,是不能碰的。除夕的高潮是年夜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一直到初一早上才可以打开。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苏轼有《守岁》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春节



春节春节


春节是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在节日期间,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概念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广义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小年的祭灶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甚至要延续整个正月,但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节日的高潮。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方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而“春节”这一节日名,也曾有多种不同叫法。清代通称为“元日”或“元旦”,直到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则称“春节”。
民间习俗
这一天人们都要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也有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迎喜节



迎喜节迎喜节


春节后,民间习惯选择第一个吉日外出郊游、迎接喜神,这一天称为“迎喜节”,亦称“游喜神”。
概述
喜神就是吉神,古人春节后要选择合适的日期出门迎接喜神,认为“遇得喜神,则能致一岁康宁;而能遇见白无常者,向其乞得寸物,归必财源大辟”。迎喜神的日子,一般都在正月初五日以前。以山西省为例,晋北地区习惯选择在春节后的戊日或癸日;吕梁地区一般在正月初一日或初二日进行;晋南的霍县等地则在正月初三日游喜神;《石楼县志》记载:“遇首吉,出门携酒肴、香、炮,罗拜坐次,谓之‘迎喜神’”;山西临县一带,至今流传着迎喜神的歌曲:“粘户红笺墨色新,衣冠揖让蔼然亲。香灯提出明如海,都向村前迎喜神。”反映了历史上民间迎喜神的盛况。
民间习俗
这天,大人小孩赶着牛马驴骡等家畜或驾驶农用运输车,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前进。爱养鸽子的年轻人还要提上鸽笼。进入旷野以后还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一般程序为:领头人先从木盘内取出各种祭物,呈品字形摆在地上。然后用手垒三个小土堆,中间代表天神,左边代表地神,右边代表喜神。土堆上各插香三炷,烧纸三张。大家三跪九拜,祈祷喜神保佑、出门顺利等等。小孩子则要鸣放鞭炮,鸽子满天飞舞,家畜要任其自由撒欢奔跑。所有人还要放开嗓子,呐喊几声。若能惊起一只野兔或山鸡,则被看作最大的吉祥喜庆。回家的时候,老人们习惯捡回一根柴,取谐音“财”,意喻招财进宝。

 

祭财神



祭财神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南方人则在正月初五祭财神。
人物简介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刘海蟾。这些财神,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则是“正财神”赵公明。
民间习俗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不论平时是否供奉财神,也不论信仰、供奉的是上述哪位财神,都要在正月初二祭财神,为取新年进宝得财之意。初二当天早晨的家宴必须是馄饨,也叫“元宝汤”。因为馄饨的形状像元宝。吃馄饨就是招财进宝,取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的意思。一般元宝汤的馅儿有两种:一是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一种是以羊肉、白菜为馅。虔诚者还会去五显财神庙进香。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在一些地方财神指五路神,所以又称为路头神。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上海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迎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

 

羊日



羊日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宫廷习俗
在宋代宫廷里,这一天叫做“天庆节”。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真宗颁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又称小年朝,在这一天里,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民间习俗
民间在正月初三夜里有烧门神纸的习俗,将年节时的松柏枝以及过年挂在门上的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故俗语有云:“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民间这一天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界,遇之则不吉。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让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不会遇到各种不幸,家中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在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免得遇上凶煞。

 

破五



破五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忌针节”。根据女娲创造万物的顺序,这一天也被称为“牛日”。
传说
关于“破五”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传说,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于是这一天便被称为“破五”。
民间习俗
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赶出去。老人们忌讳这一天串亲访友,避免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在天津包饺子时菜板要剁得当当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饺子褶要捏得严严实实,谓捏“小人”嘴。而老北京也有讲究,“破五”吃饺子的肉馅儿一定要是自己亲手去剁。预示着把所有不顺的东西都给剁走了,来年一切顺利。
旧时,汉族民间过春节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习惯上,过了“破五”,商店酒楼五行八作方才正式开张从业。如有铺面变化、柜台增减之举,一般多在初六定夺。

 

送穷



送穷送穷


“送穷”多定在每年正月初六,这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
来由
穷鬼,即穷神,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意即穷鬼乃颛顼之子,死于正月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日),在这一天送葬。后来每年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送穷。由此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代代沿袭下来。后经演变,送穷的日期多为正月初六,又有正月初三、正月初五、正月二十九、正月三十等不同说法。
民间习俗
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樯。”这就是说,古代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他带上干粮。有些地方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或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到门外燃炮炸之,又称为“送穷土”。陕西韩城一带,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送穷”这一天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希望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望。

 

人日



人日人日


人日,是指每年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由来
人日的来历与传说中女娲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据《北史·魏收传》,晋朝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所以这一天被认为是人的生日,即“人日”。 
民间习俗
戴人胜:古代皇上在这天往往赐给群臣金彩人胜,“胜”,也称“巧胜”,是一种装饰品。在民间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赠花胜: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吃七宝羹: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
出游、登高:人日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称体重:有的地方,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称量体重。
捞鱼生:南方一些地区有在人日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桌,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谷日



谷日谷日


民间传说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故这一天又被称为“谷日”。这一天人们要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
民间习俗
占谷:民间认为,这一天天气好,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不好则主这一年歉收。 
顺星: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的传统,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这些旧俗现代已经十分少见,谷日里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如有些家庭全家到乡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绍基本农业知识,全家观看各种越冬作物的长势,一起亲近农业,树立尊重农业、农民,爱惜粮食的意识。返家后,亲手制作一顿谷物晚餐给全家食用,如亲手淘米蒸饭、亲手熬粥。通过这种方式,更真切地感受到粮食的珍贵。
意义
谷日节中所蕴含的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值得继承。民俗也是可以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民俗并不存在。在这个早已疏离了大自然、人们对农作物极其陌生的年代,重过谷日节,感受农业的重要性,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当代人来说十分必要。

 

天日



天日天日


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也叫“玉皇诞”、“天公生”。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礼。
相关记载
正月初九,一般都是立春的节气刚过,恰是“一阳初始”,是万象回春的时刻。按文献记载,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明王逵《蠡海集》记叙:“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 明黄道周的《月令明义》写道:“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诞。”清黄奭的《月令注解》也有类似记载。
民间习俗
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许多道教观都会举行祭天仪式,以示对天公的感激。民间的祭天仪式自初九的凌晨开始,一直到天亮为止。在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须斋戒沐浴,以庄严敬畏的心情举行祭拜,家家户户都在正厅前面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坛,供桌上备神灯、五果(柑、桔、苹果、香蕉、甘蔗)、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豌豆、豆腐等),并面线塔,另设清茶三杯,还有甜粿、社龟,到了时辰,全家整肃衣冠,按尊卑挨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礼拜,然后烧天公金。
有些地方,这一天里不能晾晒女裤,倒便桶。一些沿海地方则认为:“初九若无暴,众神不敢暴”,意思是这一天里如果没有飓风,以后一年都不会有风暴。

 

地日



地日地日


       正月初十,地日,传说这天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
来由
       有民谚称:“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做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民间又把这一天称为“石头节”,据推测是从“初十”的“十”音化来。“十”与“石”同音。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等。旧俗在除夕于这些石器上贴春联后,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过了正月初十日,则可以重新开封使用,无所讲究了。
民间习俗
       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这一天民间还有许多希冀粮丰的活动。晋南地区,用面食蒸成农作物禾穗形状,象征农业丰收。晋东南地区习惯用谷面捏成十二个灯盏,象征一年十二个月。闰月年则捏十三盏。然后按顺序摆在笼里,蒸熟后仔细观察灯盏内是否有水,哪一盏里有水,表明哪一个月有雨水。水多则雨涝,无水则干旱。

 

元宵节



元宵节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起源
       一说,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另有一说是元宵节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民间习俗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 “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