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寄哀思 烧纸钱是我国民众寄托哀思的一种传统方式,每逢亲人逝去,或传统的节日、祭日,许多人都纷纷走出家门或来到坟前,或来到街头、或来到荒郊野岭,燃烧这种纸钱,以表示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思,或表示孝心。这一行为和习惯已在2000多年中,逐步成为了一道风景。 烧纸这种寄托哀思的行为和习惯,已不可考证出科学的结论,只能是凭传说让我们了解一二。 据传:烧纸大约是起始于2000年前的的东汉时期,它的发明者乃是纸的发明者蔡伦的大嫂惠娘所为。蔡伦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而他的大嫂的小小心机,却留下来一个使全民世代相传一个祖上的“规矩”。纸使文化得到传播,而纸钱也使这一莫名其妙的传统得以流芳百世。 当然,这一规矩的流传,是有它的一定的条件的,就是当时人类正处于科学的蒙昧时代,绝大多数的人是没有文化的,更不知科学是何物。既然有人编造出烧纸是给去了阴间的人寄钱,而又没有人说得清楚阴间的事,那么人们也只有相信他们的说辞。于是,这一传统就流传下来。 如果,现在的人就会想,我的亲人可能在阴间也发了财,现在我在阳间生活也捉襟见肘,那么我的亲人应该给我寄点美金吧。不过这样的事情从没有发生过。这就证明烧纸钱本身就是一种那种有心计的人来愚弄大众的小计。 对逝去的人寄托哀思,这也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幸亏,有的人的行为和习惯可供我们借鉴,送上几束鲜花,就是一个科学、文明的祭祀习惯和行为现在,我们何不移来一用。科学的行为和习惯也有着极大的生命也有着普遍的传播条件,幸好这一习惯现在也正在悄然兴起。 烧纸这一习惯,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他的许多弊端,比如,浪费大量的资源,污染环境、愚弄大众、引发火灾等。但是,从这点心理又不能使大多数的人抛弃这种迷信不科学的行为。 这里,我们就要宣传科学,创造条件,让这一流传2000多年的陋习尽早退出。不过,当你把陋习与优秀的传统混为一体时,这个步伐就会变得很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