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别名50例

 小青鸟007 2011-02-09
1、白日:阳。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丙火:丙通炳,明亮。特指太阳。唐谢良辅《秋雾赋》及夫丙火方驰,腾蛇欲飞;三辰被汩,五星霏微。

    3、宝镜:喻日或月。唐 崔护《日五色赋》晕藻绘于金轮,聚云霞于宝镜。 宋 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4、赤盖:喻太阳。唐 李为《日赋》及将暮也,烁乎而低,澹乎而颓,忽乎变容,赤盖下空,埃尘濛笼,浑浑黄黄,渐无精光。

    5、赤乌:代指太阳。《初学记》卷三十引三国  薛综《赤乌颂》赫赫赤乌,惟日之精。白居易《劝酒》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到了那赤乌当午的时候,一轮火伞当空,无半点云翳。 清 赵翼《毒暑》毒暑今年甚,当空煽赤乌。”

    6、金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代称。汉 刘桢《清虑赋》玉树翠叶,上栖金乌。 唐 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元 武汉臣 冯玉兰》看东溟渐升玉兔,早西山坠尽金乌。 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绝句》烛影摇红人未散,金乌腾彩已三竿。

    7、赤鸦:指太阳。唐  聂夷中《往京寄同志》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

    8、踆乌:古代传说有三足乌居于太阳中。《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后因以踆乌借指太阳。唐 黄滔《秋色赋》踆乌减赫,顾兔添明。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胶州法南墅尝偕一友登日观既而踆乌涌上,南墅谓其友曰:太阳真火,故入水不濡也。’” 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壮哉劲气亘天,踆乌退舍。

    9、大明:指日。《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 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文天祥《发陵州》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10、丹景:红日。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 王琦注引杨齐贤曰:丹景,日也。 唐吴筠《游仙》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

   11、丹灵:指太阳。明  夏完淳《寒灯赋》丹灵已匿,素魄未升。

   12、丹曦:红日。南朝梁萧统《铜博山香炉赋》吐圆舒于东岳,匿丹曦于西岭。 唐 刘知几《史通·书志》丹曦素魄之躔次,黄道紫宫之分野。

   13、东曦:古代传说中的日神东君,借指太阳。《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14、红轮:喻红日。唐  李咸用《晓望》碧浪催人老,红轮照物忙。 元 白朴《恼煞人》又是红轮西坠,残霞照万顷银波。《西游记》第三六回: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

   15、毁炎:太阳的光炎。柳宗元《天对》燬炎莫俪,渊迫而魄。

   16、火精:太阳。汉 王充《论衡·说日》夫日,火之精也;月,水之精也。 唐 韩鄂《岁华纪丽·日》日,火精。 李白《上云乐》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王琦 注引《淮南子》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

   17、火轮:太阳。韩愈《桃源图》:“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18、皦日:明亮的太阳。多用于誓辞。《诗·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孔颖达疏:谓我之言为不信乎,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后汉书·郎顗传》絜白之节,情同皦日。 元 王恽《玉堂嘉话》呜呼!谓予不信,鉴时人皦日之辞。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朴诚自表,切矢皦日。 王国维《罗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铭》藐是孤生,终於灭性,皦日之信,匪石不回。

   19、金虎:指太阳。南朝梁  刘孝绰《望月有所思》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五代 谭用之《江边秋夕》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明 何景明《后白菊赋》金虎兮屏舍,白帝兮徂驾。

   20、金轮:喻太阳。北齐  萧悫《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云表金轮见,岩端画栱明。 宋 陈允平《扫花游·雷峰落照》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 清 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21、金鸦:指太阳。唐韩愈《送惠师》金鵶即腾翥,六合俄清新。 韩醇注:金鵶,日也。 杨万里《早入东省残月初上》金鸦飞上天,吐出红龙麟。 清 姚鼐《新城道中书所见》大雾被野天为遮,海东遏不翔金鸦。

   22、金钲:喻太阳。苏辙《黄楼赋》金鉦涌於青嶂,阴氛为之辟易。 黄庭坚《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便面犹承坠露,金鉦半吐东墙。 范成大《新岭》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鉦上。

   23、九阳:太阳。《后汉书·仲长统传》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李贤注:九阳,谓日也。 明 刘基《淮南王》虹蜺缤纷夹采斿,上窥九阳下六幽。

   24、九曜:日的别称。《云笈七籤》卷八:皇上四老真人在日中无影,呼日名为九曜。

   25、闿阳:太阳。《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享昊天乐》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闿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唐祀圆丘乐章》闿阳播气,甄耀垂明。

   26、利眼:指太阳。《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十三》臣闻利眼临云,不能垂照。 吕向注:天有日月,如人有眼,故以日为利眼也,此喻君也。

   27、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汉  刘向《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 晋 郭璞《游仙诗》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 王安石《休假大佛寺》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效阮公咏怀》六龙匿西山,蒙汜扬颓波。

   28、南流景:指太阳。《文选·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张铣注:南流景,日也。

   29、乾曜:太阳。《元史·后妃传一·顺帝后答纳失里》月之道循右行,明同贞于乾曜。

   30、日车:太阳。太阳每天运行不息,故以日车喻之。亦指神话中太阳所乘的六龙驾的车。《庄子·徐无鬼》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 汉 李尤《九曲歌》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车? 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谭涤生诗》 羲和鞭日车,欲去不得恋。

   31、日魂:道教语。指阳神。语本《参同契》卷中: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亦指太阳。唐   皮日休《早春以橘子寄鲁望》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唐 司空图《注愍征赋述》日魂惨澹,鬼哭荒丛。

   32、日轮:太阳。日形如车轮而运行不息,故名。北周  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 韩愈《送惠师》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钱仲联集释:《列子》日初出,大如车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东方大明,日轮红焰焰钻将出来了。 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早就该是阳光普照的时候了,然而,除了江左一带山峰的上空,那本来应当是挂着日轮的地方,稍微见得明亮,此外整个天宇可以说是铅色。

   33、日驭:太阳。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隋  卢思道《从驾经大慈照寺》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立春》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大椿灵饵话尧年,鍊液升烟日驭前。亦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黄澜《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4、天阳:指太阳。《法苑珠林》卷七:日为天阳,火为地阳,地阳上升,天阳下降。 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

   35、外景:指太阳。以其有光外照,故称。《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

   36、乌轮:太阳。苏轼《辨道歌》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覩超云霞。 元 许谦《春城晚步》红楼鼓歇乌轮堕,浅水横舟弄渔火。 元 谢应芳《送李彦明归高邮》 吴船鼓棹渡江去,乌轮正挂扶桑树。

   37、乌焰:红日。唐  罗邺《冬日旅怀》乌焰才沉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

   38、乌阳:指太阳。亦喻昌明盛世。《旧唐书·李密传赞》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苏轼《李太师墓志》无疆之休,以来本世如谊 、 仲舒 ,乌阳是逢。

   39、玄晖:指太阳。《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玄晖峻朗,翠云崇霭。 吕延济注:玄,天;晖,日。《云笈七籤》卷九八:良德映玄晖,颕拔粲华蔚。

   40、炎精:指太阳。《宋书·武帝纪下》近炎精亢序,苗稼多伤。 唐 萧颖士《游马耳山》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

   41阳灵:太阳。唐  吴筠《游仙诗》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

   42、阳曜:指太阳。刘禹锡《谢门下武相公》回阳曜于肃杀之辰,沃天波于蹭蹬之际。 唐孙《龙多山记》阳曜始浴,彻天昏红。 明 刘基《步虚词》东溟升阳曜,西海生阴灵。

   43、阳宗:指太阳。《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 孔颖达疏引汉 邕曰:日为阳宗,月为阴宗。

   44、阳乌:太阳。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迴翼乎高标。 李善注:《春秋元命包》曰: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 南朝陈 徐陵《丹阳上庸路碑》阳乌驭日,宁惧武贲之弓;飞雨弥天,无待期门之盖。 李白《上云乐》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因用以借指太阳。《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元帝《郢州晋安寺碑铭》落霞将暮,鲜云夕布,峰下阳乌,林生阴兔。

   45、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皇帝。《楚辞·远游》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南朝梁 江淹《拜中书郎谢表》仕通物任,官登郎掾,此实耀灵之私照,而微臣之厚幸也。 明 吴承恩《广寿》 嘉靖甲寅朱夏仲月,纤阿既望,耀灵再阅,阴阳辨而欲宁,天地交而成节。《后汉书·张衡传》淹栖迟以恣欲兮,燿灵忽其西藏。 李贤注:燿灵,日也。 三国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燿灵匿景,继以华灯。

   46、幽阳:指初升的太阳。因阳光微弱,故名。陈子昂《感遇》微月生西海,幽阳始化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一说指月。明 杨慎《丹铅总录·诗话·幽阳》 陈子昂诗:微月生西海,幽阳始化昇。月本阴也,而谓之幽阳;三五阳也,而平明已缺。此语亦道家説,坎为月而中满,女本阴也,而为婴儿之理也。

   47、圆光蔚:道教语。指太阳。晋  陶弘景《真诰·协昌期一》扶晨始晖生,紫云映元阿,焕洞圆光蔚,晃朗濯耀罗。《云笈七籤》卷八:九天真人呼日为濯耀罗,三天真人呼日为圆光蔚。

   48、朱明:太阳。《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王逸 注:朱明,日也。 三国魏 阮籍《咏怀诗》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明 王世贞《天门开》朱明曜以东起,纤阿迫以西垂。

   49、朱羲:太阳。古代称日为朱明,而羲和为日御,合而为朱羲《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 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李善注:朱羲,日也。

   50、朱炎:太阳,烈日。《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开建阳则朱炎艳,啟金光则清风臻。 刘良注:朱炎,日也。 杜甫《雨》白谷变气候,朱炎安在哉。 清 黄景仁《客斋偶成》到处蜗庐感滞淹,晓凉差喜失朱炎。

   51、朱阳:太阳。阮籍《大人先生传》左朱阳以举麾兮,右玄阴以建旗。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覩。 清黄鷟来《雨中感怀》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

   52、天晷:太阳。《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协风傍骇,天晷仰澄。 李善注:言日澄清也。 李周翰注:晷,日也;仰澄,谓无薄蚀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