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快乐白水青山 2011-02-10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遇事会想出好办法。这一俗语的来源有三个说法。
   其一,诸葛亮到东吴做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座报恩寺塔,其实是要掂掂东吴的分量。孙权贴起招贤榜请东吴有才之士造塔,可时隔一月没有一点下文。城门口的三个皮匠得知诸葛亮在寻东吴人开心,很不服气,凑在一起商议,最后终于按照设计,造出了铜塔。
   其二,“皮匠”其实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即副将。古代军队打仗,不仅要任命主将,还要任命一名或多名副将,即裨将,他们的谋略各有一套,甚至抵得一个诸葛亮。
   其三,原为“三个臭皮匠,顶个猪革梁”。过去鞋子上常有两道突出的梁,是用猪革包上缝成的,由于皮匠手艺拙劣,缝好一道猪革的鞋梁要三个皮匠一起协作。
       (摘自《熟语典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