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利芬办签证!

 莱阳好人 2011-02-11

王利芬办签证!

(苗向东)

20113《知识窗》)

王利芬现在可是红人了,她成了很多人心目中创业的楷模,都想向她学习,可是又感觉到她高不可攀。其实我们向她学习,可以向她办签证一次过学起。

2004年王利芬接到耶鲁大学和布鲁金斯协会发来的留学邀请函,于是决定去美国留学。2004年她便到北京美国大使馆去签证,她排的那一队有十一个人, 她排在最后一位,除了她以外,前面的十个人全部拒签,她真是幸运啊。

去美国的签证先是用电话预约,到了约好的时间后,拿着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到美国大使馆前等着叫号。那天王利芬来办签证时,前来申请签证的人们早早的排成了一条条长长的队伍,王利芬站在其中的一个在车水马龙的街边挤着的队列里,在她前面还有十位正在焦急等待的申请者。九月的北京天气并不凉快,再加上看见自己前面的人一个个的被拒签,申请者的心情都不是很愉快。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所有人只能人挨人地站着。有一个人因为走错方向,被哨兵呵斥,差一点被赶出去。

 前面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把材料递了进去,不一会儿,里面的官员看了看材料上的照片,又看了看他本人,然后问他:“这是你本人吗?”“是啊!”“怎么不像啊?”“这是我上大学时照的。”“多长时间了?”“两年半了。”“我说呢?你回去重照一张吧,这张时间太长了,你变化太大了。”他还想解释和询问,可是后面的人已经递进了材料。 
  
 接着是一位年纪稍大的人,毕恭毕敬的。“这个材料不对啊?”“怎么不对啊?”“这个项目要用英文填写。”“可是我不会啊?”“那你花钱请人填吧!下一个。”就这样又打发了一个。 
  准备和填写有关申请材料很多份,很多栏,很多项,而这些与国内的表又有很大的不同,确实还挺难整的。 
  接着是几个女学生,一个又把材料递进去了,看得出来她在外面很紧张,手都在发抖,还做了一个上帝保佑的手势,口里念道:“可别出什么差错啊!”没一分钟,里面官员就发话了:“不行!”她的声音都打颤了,“怎——么——不行啊?”“你的收入证明不行,你家里没有经济能力。”这下她气粗起来了,“我爸爸是老板,我家有钱!”“可是你的材料上显示出你是‘啃老族’!”原来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啊?”“我没时间给你解释!你去向别人咨询吧,下一个。”这个女孩一走出来,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她从来没有受过这个委屈和打击,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就是有求于他们啊,她想去美国啊。 
  接着连续三个女学生被拒,一个是去上学的,一个是探亲的,还有一个是商务的。那些个女孩子两眼噙着泪水走出去,也许她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就此破灭了。探亲和商务的两个人被拒后都不肯离去,堵住窗口喋喋不休,但是签证官毫不通融,招手让她过去。 

后来的人,要么所提交的材料有的不是原件,是复印件而被刷;要么表中有一些涉及到军事之类的词汇;要么有移民倾向。离开窗口时脸色不是发青发红就是发紫发白。签证的经历对很多人来说就像一场恶梦。

    轮到王利芬了,只见她把护照、表、邀请函等一些材料递进去。签证官问,以前去过美国吗?她答,NO,于是拿出旧护照给他看;问她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她回答完后,刚要拿工作证出来,那位官员摆了摆手示意不必,马上就给她签了回执条。前后不过1分钟,对话不过20个字。OK了。连大厅里的工作人员都很惊讶,她真快啊!

    为什么王利芬会如此顺利呢?因为此前她在中央电视台接手了《对话》栏目,担任担任片人,她要求《对话》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环环相扣、无缝链接81道工序,连嘉宾喝水的茶杯由谁负责都具体到专人。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新的《对话》栏目办成为了央视二套的王牌节目。她就是用这种认真劲来处理办签证这样的事的。能不顺利通过吗!

  这种认真精神,在王利芬日后赢得了更大的成功。后来王利芬学习回国后又想创办《赢在中国》栏目,央视不给一分钱,全靠她自己去找。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因为看出王利芬是个认真做事的人。因此慷慨解囊4000万元作为《赢在中国》主赞助商。“把钱交给这样的人,我放心。”拿出1000万风险投资的IDG投资公司中国区总裁熊晓鸽说。就这样,使得这个节目顺利上马。随着节目的热播王利芬也就家喻户晓了。

所以,我们要学王利芬,可从她办签证一遍过学起,从她事事认真,时时精细做起,那么你也能成为王利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