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房”的发明人刘兴山 ■本报记者 刘德刚 摄
阜新一农民发明“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房” 获实用新型专利并已推广
农民刘兴山发明了太阳能节能楼,冬暖夏凉,还省一半柴火。
阜新市委副秘书长称,节能楼是“农村住房的一次改革”!
为搞发明 先拆自家灶台做实验
当时自己没有资金……第一座节能楼主人不是自己
10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卧凤沟乡公官村,5栋在建的二层小楼排成一排,在村里格外显眼。这可不是普通的楼房,它的全名叫“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房”,它的发明者54岁的刘兴山正在现场指导。
刘兴山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德一村农民,年轻时就爱搞大棚、沼气池这样的“技术活”。1984年,开始琢磨起房子来。
“咱北方的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冬天保暖,我就想研究一座既保暖又省柴火的房子。第一步就从灶台开始。”刘兴山笑着回忆。
于是,那些年刘兴山家里的灶台拆了建,建了拆。“就得可自家的房子祸害,要不咋实验啊。我爱人因为灶台没少和我吵架。”1993年,由于自家的房子实验起来不可心,刘兴山就把三间平房卖掉了,换成现在的一座普通石头房。“为这,我们家老人把我好顿骂。”
经过20年的努力,2004年,刘兴山的第一座太阳能节能楼终于建成了。今年2月,他顺利拿到了实用新型专利。
刘兴山介绍,当时自己没有资金,他的设计又没有人认可,都不敢让他盖新房。后来在维修小学校时,他与好友张景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张景义对此很感兴趣,就出资拉来砖瓦木料,让刘兴山帮着盖起了节能楼。
刘兴山说:“所以,第一座节能楼主人不是自己,而是张景义了。”
三样宝贝 让节能楼冬暖夏凉
节能楼比以前能省一半柴火
刘兴山把自己发明的节能楼称为“半截美”,因为二楼的地面正好位于一楼后墙的中间位置,二层的窗前正好是一层的屋顶。那是因为二层地面下面要放燃窖。
节能楼的特点是,节约柴火,排烟少,室内冬暖夏凉。这全仰仗了节能楼上的三样宝贝:燃窖、太阳能积热墙、高架灶。
这仨宝贝,让节能楼冬暖夏凉还省柴火。因为解决了冬天取暖的问题,所以老刘就能大胆地在北墙上多开几扇大窗户,夏天“过堂风”一吹,别提多凉快了。
目前,张景义已经在节能楼里度过了两个冬天,“屋里温度在20度左右,地面总是热乎乎的,在屋里能穿衬衣衬裤。去年暖冬,我都没用燃窖。”除了暖和,节能楼还给他省了不少柴火,“比以前能省一半柴火,我把秸秆做成饲料喂牛了。”
成本不高 节能楼在当地推广
“节能楼是农村住房的一次改革……”
随后,记者带着刘兴山的节能楼图纸来到阜新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陈改印听了介绍后表示:“这个发明确实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虽然燃窖和积热墙都有过应用,但老刘将两样改进并结合应用到住房上,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而且房子设计得很美观,成本和普通住宅持平。如果再做一些改进,把节能的效果再提高,推广出去意义重大。”陈改印说。
阜新市委副秘书长白义凤对节能楼给予高度评价:“可以说老刘的节能楼是农村住房的一次改革!节能楼外观美、成本低,最重要的是节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市委和相关部门将会继续支持老刘的节能楼,帮他进行技术改进,以便更快地推广,争取让节能楼走出阜新,走向全国!”
公官村村支部书记要向村民推广节能楼,并请刘兴山带人建设。9月29日,白义凤曾亲自为公官村的5栋节能小楼剪彩。
目前,刘兴山在阜新已经建了16栋节能楼,他的日记本上还记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预约建房记录,粗略计算有150多户,但老刘每年只能建10户左右,每户收取1000~2000元“专利费”。
虽然是发明者,但老刘自己还没能享受上节能楼。“搞了20年研究,耽误不少精力,还花了不少钱。其实,我早给自己设计了最好的房子……”
在刘兴山设计的图纸上,节能楼与多功能生态温室大棚、对粪便垃圾无害处理的沼气池相连,园子里种着有机肥料浇灌出的果树,那的确是一个美丽整洁的农家小院。刘兴山给它命名为“北方富民生态家园”。
■第一宝:太阳能积热墙
“我把它叫做太阳能空调!”老刘介绍,积热墙就是在二层前面的墙上,用建筑胶粘一层黑炉渣,再涂上吸光粉,在外面安两层厚玻璃。
黑墙能够吸收太阳的热量,与玻璃之间形成了空气加热系统,这个系统上下有两个管子与室内相通。
屋里冷空气下沉从下面的管子进入系统,加热上升又通过上面的管子回到屋内。
“这不就是城里用的空调吗,咱这还是太阳能的,更先进,”刘兴山幽默地说,“夏天不用加热,就把两个管子一堵,多省事!”
■第二宝:燃窖
位于二层下面的燃窖,每个容积10立方米。
顶部是二层居室地板,地板中间有50厘米厚的“保护层”。
冬天,将柴草、秸秆通过进料口装填进燃窖里密封。
二层室内的地面有通到燃窖的胳膊粗细的小孔,可以点燃柴火,然后密封。
“小孔还能调节温度,想热点就打开通通氧气,火就旺了,”刘兴山介绍,“屋里有通风口,以防产生一氧化碳中毒。”
■第三宝:高架灶
是整个房子的“核心机密”。灶台设在一楼有1米高,通风顺畅,格外好烧。一楼烧火,暖二楼的炕。高架灶的烟,通过火墙进入二楼的火炕,并在火墙里二次燃烧,所以排出的烟也少。“这就是炕灶分离,它能比一般的灶台省一半柴火,做饭还省时间,这是我研究10年的成果。”刘兴山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