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理想藏书-作家与作品-美国相关
霍桑生平大事
--------------------------------------------------------------------------------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I Hawthorne,1804-1864)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美国小说家。1804年7月4日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个没落世家,1864年5月19日卒于新罕普郡的普利茅斯。4岁丧父,1821年由亲戚资助进入博多因学院。1825年毕业后回到塞勒姆从事写作。
曾自费出版长篇小说《范肖》,发表很多短篇作品,出版短篇集《古宅青苔》、《雪影》等。他的短篇小说大都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着重探讨人性和人的命运 ,带有较浓重的宗教气息和神秘色彩。名篇《小伙子布朗》、《教长的黑纱》等揭示人人皆有的隐秘的罪恶和人的必然的孤独处境。一些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理性、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怀疑少数作品正面表达了他的理想,如《石面人像》。
1836年和1846年两度在海关任职 ,1841年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1842年后结识了作家爱默生、梭罗等。1848年因政府更迭失去海关职位,后专心写作,完成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小说取材于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生活,主人公是因犯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标上红字示众的少妇白兰。作者细致深入地揭示人的内心冲突,探讨了种种有关罪恶和人性的道德、哲理问题,对几个主要人物,如在磨难和赎罪中走向自新的海斯特·白兰,被良心、信仰和爱情苦苦折磨的狄姆斯台尔牧师,以及白兰的丈夫、一心谋求报复的罗杰,都有入木三分的描写。小说以监狱和玫瑰花开场,以墓地结束,充满丰富的象征寓义。随后发表的《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讲述品恩钦家族的祖先谋财害命而使后代遭到报应的故事,反映了早期美国社会中的血腥掠夺,以及作者对人的罪恶(特别是祖先的罪过)的异常关注。另一部小说《福谷传奇》以布鲁克农场的乌托邦尝试为题材,表达了一种失望情绪和对狂热激进的改革者的厌恶。
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 。1857年后他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探讨善恶问题的小说《玉石雕像》。此后他回国定居康科德,1864年去世时留下4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霍桑把自己的小说称为心理罗曼史。他潜心挖掘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不易觉察的意义,作品想象丰富,结构严谨。新英格兰的清教传统对他影响极深。他思想保守,对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有抵触情绪,对社会改良持怀疑态度,对当时蓬勃开展的废奴运动不很理解。霍桑思想和艺术中“阴暗”的一面在现代西方人中唤起了很大共鸣。
1804年7月4日出生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三兄妹中排行第二。 1808年其父,一位船长,因黄热病死于苏里南。
1813年脚伤,足不出户长达两年。
1818年举家迁往缅因州雷蒙德。
1819年年轻的霍桑返回萨勒姆,为上大学做准备。
1821年入波多因学院念书,与富兰克林·皮尔斯、霍雷肖·布里奇、乔纳森·西利结为同窗好友。
1825年毕业于波多因学院,全班35名同学中名列第18。返回萨勒姆,但并未加入其舅父的公司做事。
1828年匿名自行出资发表首部小说《范肖》。
1830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首先刊载于萨勒姆的报纸,随后登载于礼品赠刊《象征》。
1836年赴波士顿,参与编辑《知识与娱乐》杂志,名义上年薪500美元,实际只得20美元,并以100美元的报酬写作《彼得·帕利通史》。
1837年发表《重讲一遍的故事》,获其同窗朗费罗的热情赞赏。当年秋天结识皮博迪姊妹。
1838年与一位女继承人玛丽·克·西尔斯比过从甚密。二月份,此人在霍桑面前搬弄《民主评论》期刊编辑约翰·路易·欧沙利文的是非,霍桑遂向欧沙利文提出决斗挑战,欧沙利文拒绝挑战,并驳斥谣言。然而,同月,霍桑的好友乔纳森·西利接受了一名政敌的挑战,在决斗中被杀。年末,霍桑与超验主义者索菲娅·阿·皮博迪订婚。
霍桑的妻子超验主义者索菲娅·阿·皮博迪 1839年首次接受政府任命,担任波士顿海关司磅员,年薪1500美元。 1841年加入超验主义者的乌托邦式公社——布鲁克农场,想为自己与索菲娅找到一个家,但同年便失望离开。
1842年7月9日与索菲娅结婚,随其迁往康考德的“古屋”居住。发表增补本《重讲一遍的故事》。
1845年编辑其友霍雷肖·布里奇的《非洲之旅日记》,并为之书写前言。
1846年第二次接受民主党政府任命,任萨勒姆海关检查官。发表《古屋青苔》。
1849年六月份被辉格党(现共和党前身)新政府解除海关职务。开始其多产创作时期。
1850年发表小说《红字》。迁居伯克什尔县的伦诺克斯。
1851年发表《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与《写给少男少女的神话》。晚秋时节迁居波士顿附近的西纽顿。
1852年发表《雪影》与《福谷传奇》。买下康考德的“路畔居”,举家迁居此地。为富兰克林·皮尔斯竞选总统写作其传记,皮尔斯当选总统。
1853年发表其多产时期的最后一部短篇小说集《乱树丛的故事》。接受其报酬最丰厚的一次任命——任美国驻英国利物浦领事。
1857年辞去领事职,旅居伦敦两个月。
1858年旅游法国,乘船赴意大利。罗马度春,佛罗伦萨度夏,并在这里开始创作《大理石雕像》。
1859年在罗马其女尤娜险些死于持续高热,霍桑本人健康开始衰退,同年夏天返回英国。
1860年发表《大理石雕像》,返回康考德的“路畔居”。
1861—62年创作《格里姆肖医生》与《塞普蒂默斯·费尔顿》,但两者均未完成。
1863年发表献给其友皮尔斯的旅行札记《我们的老家》,其时皮尔斯已大失人心。开始动手写作《多利弗传奇》,但发觉自己力不从心。
1864年与皮尔斯一同乘车出门旅行,力图恢复身体健康,但途中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普利茅斯,于5月19日在睡眠中溘然长逝。5月23日安葬于康考德的睡谷公墓。
康考德的睡谷公墓中的霍桑(1804-1864) 墓 黄叔仁 辑 霍桑著作年表
1828年《范·肖》
1837年《重讲一遍的故事》
1846年《古屋青苔》
1850年《红字》
1851年《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1851年《雪影》
1852年《福谷传奇》
1852年《富兰克林·皮尔斯传》
1852年《奇妙故事》
1853年《乱树丛故事》
1860年《玉石雕像》
1863年《我们的老家》
1868年《美国笔记》
1870年《英国笔记》
1871年《法国与意大利笔记》
1883年《故事与随笔》
黄叔仁 辑
-------------------------------------------------------------------------------- 理想藏书 Hesse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