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随乾隆下江南的三个女人

 昵称5730515 2011-02-12

 

乾隆皇帝已经因为银幕上的各色各样形象而演绎得人尽皆知了,他一生的功过也被后世评论了个遍,那么我就不随大流地再去重复这些东西了,只说一句,乾隆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也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

享受生活的体现很多,比如有,著名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在六下江南的过程中,自然免不了有一些风流韵事地发生,比如,有三个女人曾经跟随过乾隆皇帝下江南,皇帝出巡也带在身边的女人,可见其得宠程度。虽然俛仰之间已为陈迹,但是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崭露头角的女人背后的故事却时时刻刻吸引着我去探寻。曾跟随乾隆下江南的三个女人分别是:乾隆皇帝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第二任皇后乌喇那拉氏,第三任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廷唯一一个维吾尔族女子---香妃娘娘,在《清史稿》中被称为“容妃”。

一、最幸福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据说这就是孝贤纯皇后,如果真的是,相对比那些满清后妃的相片来说,孝贤皇后可真是清代绝色佳人了……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在乾隆皇帝还是皇子身份的时候,15岁的富察氏被雍正帝指配给17岁的宝亲王弘历做嫡福晋。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共同语言很多,因此富察氏与弘历感情很好,平时甜言蜜语,山盟海誓自然是少不了的,小两口过得十分幸福,羡煞旁人。富察氏还很恭敬孝顺,服侍皇太后丝毫不敢怠慢。乾隆年轻时,曾经有患疖症(即化脓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刚治好的时候太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于是富察氏便每晚在乾隆寝宫外面居住,精心奉侍,百日之后,才回寝宫。虽然不是什么大风大浪,但是也可以说富察氏是与乾隆共患难过的人,患难夫妻感情深!

弘历即位年号为乾隆,在乾隆二年,富察氏就被册立为一国之母,统领后宫。富察氏虽然贵为皇后了,但是行事作风却依然很俭朴,平时也就以通草绒花为饰,身上头上也不戴珠翠装饰。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需要敬献礼物给皇上、太后,富察皇后也只是以鹿羔沴毧制为荷包进上,效仿清朝还没有入关之前的遗制,以示从来不曾忘本。乾隆皇帝对她的喜好更是日益增多。

也只有这样的深厚感情才足够资格陪王伴驾了。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东巡,于是便把富察皇后带在了身边。可以解释说这是皇后该有的礼遇,也可以说这是乾隆皇帝一刻也不想与富察皇后分开。看后来富察皇后的事迹,证明后者成分更多些。只可惜,富察皇后福薄,这一次旅游竟然就一去不归了。《清史稿》记载说:【三月乙未,后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没有记载富察皇后有什么异样,古时候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也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总之就是在旅游的途中死了。因此,野史便在此大写特写了。

野史给了个很好笑的说法,说富察皇后乃是淹死的。【三月十一日夜,乾隆东巡回銮,驻德州,在舟中宴饮淫乐。皇后激切进谏,乾隆加以诟訾。后羞忿,投水死。】《清史稿》记载富察皇后还是在游船的时候突然间死的,所以野史家便假设出富察皇后与乾隆发生了争执,于是跳水自杀而死。竟然可以这样假设,为什么不干脆说富察皇后是心肌梗塞死的呢……

事实上,说富察皇后是因为争执也投水自尽是没有什么根据的。第一,正史并没有记载;第二,富察皇后和乾隆感情很深,即使争执跳水乾隆也不会让她死的,皇帝的船上大内高手总无数吧,还能捞不上来一个皇后?在富察皇后死后的第一天,乾隆便作了一首诗以示自己悲痛的心情。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

忍诵关睢什,朱琴已断弦。

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

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棉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

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

愁喜惟予共,寒喧无刻忘。

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

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

莫笑煽情,莫笑做作,莫笑强说愁。至少我一直认为,没有所谓的强说愁,不愁的人是没有心情去勉强自己难过的。只有真正伤到心底,才会写得出如此真真切切地伤怀。

第三,富察皇后死后乾隆十分伤心,连续九天,每天在皇后灵柩前三次摆上供品。富察皇后生前很羡慕“贤”这个谥号,在皇贵妃高佳氏死的时候,乾隆谥以为“慧贤”,富察皇后在身旁对乾隆说:“我将来死了给我‘孝贤’的谥号,可以吗?”乾隆回忆起来不禁流下眼泪来,于是给富察皇后上谥号为“孝贤纯皇后”。 富察皇后的灵柩安放在裕陵地宫四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乾隆皇帝经常回忆起她,一共亲自为她祭奠了100多次。这些,都足以证明乾隆皇帝不会是因为跟富察皇后发生争执才让她香消玉殒了。

另外,富察皇后的死让乾隆皇帝不禁当起了纳兰性德,为富察皇后写下了长长的一篇《述悲赋》。其凄凉感人之深不比汉武帝思念宠妃李夫人所写的《李夫人赋》逊色,甚至比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述悲赋》的内容刚好提及了皇后的死。实际上是因为丧子之痛,以至于身体一直都不好,乾隆带着她外出东巡散心的时候,却不想皇后竟然与世长辞了。

《述悲赋》内容如下:

《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雎》?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

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於斯。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

昔皇考之命偶,用抡德於名门。俾逑予而尸藻,定嘉礼於渭滨。

在青宫而养德,即治壸而淑身。纵糟糠之未历,实同甘而共辛。

乃其正位坤宁,克赞乾清。奉慈闱之温凊,为九卿之仪型。

克俭於家,爰始缫品而育茧;克勤於邦,亦知较雨而课晴。

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连弃。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

抚诸子一如出兮,岂彼此之分视?值乖舛之迭遘兮,谁不增夫怨怼?

况顾予之伤悼兮,更怳悢而切意。尚强欢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泪。

制泪兮,泪滴襟,强欢兮,欢匪心。聿当春而启辔,随予驾以东临。

抱轻疾兮念众劳,促归程兮变故遭,登画舫兮陈翟偷,由潞河兮还内朝。

去内朝兮时未几,致邂逅兮怨无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论生平兮定于此。

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

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术。循丧仪兮徒怆然,例殿禽兮谥孝贤。

思遗徽之莫尽兮,讵两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谓庶几其可传。

惊时序之代谢兮,届十旬而迅如。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

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觑。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

呜呼!

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椒房兮阗寂,披凤幄兮空垂。

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翻译如下:

为什么《易经》一开始就讲乾坤?为什么《诗经》第一篇就咏关睢?因为夫妻是一切人伦的开始,所以将天地名为乾坤与之匹配。我与皇后婚配,至今已经22年了。我是多么的伤痛啊,一夜之间就要与皇后永远诀别,从此阴阳两隔,再也无法得知她的消息。

皇后是父皇为朕选择,出自书礼名门,门弟堪配皇室,册立为嫡福晋。在东宫时修身养德,勤于内职,虽然我们没经历过穷困,但是也一同经历了风风雨雨。等到她正位坤宁,尽职尽责地辅助朕躬,和悦地侍奉太后,可以作为朝中的表率。生活简朴,率先采桑饲蚕;忧国忧民,祈求风调雨顺。谁知命运多舛,皇后伤痛于两个嫡子接连弃世,以致黯然伤神,落下病根,阖然长逝。她抚养妃嫔的孩子就像亲生骨肉,从不厚此薄彼。在这接连的打击之下,又有谁能不对夫君抱怨呢?何况母亲伤悼两个早殇的幼子,怎能不痛彻心扉?可是她反而强颜欢笑安慰于我,每每抑制伤悲和泪水,这样的伤痛又如何能止住,我看见泪水滑落在她的衣襟,我知道她的心底并不快乐。早春启程,和我一起东巡,皇后生病后害怕劳动众人,于是促我及早返京,谁知却遭遇了突变。登上画舫,经由潞河返回京城。谁知快到京城的时候,皇后与世长辞,留给我无尽遗恨。深切地自责却不可追悔,追思皇后一生的事迹。皇后的音容笑貌时刻出现在脑海中,失意恍惚怅然若失。面对六宫妃嫔,却想着皇后的倩影;可怜和敬公主,这么小就失去了母亲!

我遥望湘水,为什么舜的妻子却先他而去了?我遥望蓬莱,为什么没有通往那里的船只?祭奠皇后,在灵前徒然悲怆,遵循古礼,为皇后定谥孝贤。追思皇后之懿德,就是这两个美好的字眼都不足以尽述。皇后四德俱备,无人能及,后人有谁能比上皇后的德行呢?时光如流水,二十年这么快就过去了!悲痛啊,陈列遗物,回忆当初的美好时光,有时神游物外,触景生情,不胜唏嘘,这才相信了人生如梦,了解了万事皆空。唉,就不要为生离而去悲伤了,失去了贤内助,又有谁来跟随我呢?宫殿寂静,帷帐空垂,给皇后吟诵春风秋月再不可能,与皇后相对的夏日冬夜一去而不复返了!

“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一种历经沧桑后对红尘看破的心态,可见富察皇后的死对乾隆的打击有多大,可见乾隆当时多悲伤和无助了。甚至是面对其他后妃的时候,乾隆脑海里想的却全是富察皇后的音容笑貌。在富察皇后大病的途中,乾隆就已经起驾兼程赶回京师了,然而却始终没能来得及。富察皇后去世以后,乾隆皇帝伤心不已,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弥补,于是就对富察皇后家人进行封赏,进封富察皇后的祖父米思翰一等公,富察皇后死后一年,又以李荣保之子、富察皇后的兄弟大学士傅恒经略金川功,敕建宗祠,祀哈什屯、米思翰、李荣保,并追谥富察皇后的父亲李荣保为庄悫。

后来,乾隆又写了许多怀念、祭奠富察皇后的诗词,有史可考的有如下篇幅:

一、

凤逍遥即殡宫,感时忆旧痛何穷。

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恶红。

温凊慈闱谁我代,寂寥椒寝梦魂通。

因参生死俱为幻,毕竟恩情总是空。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二、

一纾愤懑酹金卮,柳翣行将发引时。

此去想应兄待弟,都来何致母随儿。

试言邂逅谁能受,叠遇乖张命实奇。

不忍抚棺寄余恨,孩提莫道未全知。

三、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

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四、

凤妾龙循何事尔,鱼贯故剑适相从。

可知此别非常别,漫道无逢会有逢。

芦殿惊心陈月白,取涂举目惨寒冬。

百年等是行云寄,廿载凭参流水淙。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五、

凤转逍遥即殡宫,感时忆旧痛何穷。

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恶红。

温凊慈闱谁我代,寂寥椒寝梦魂通。

因参生死俱归幻,毕竟恩情总是空。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六、

其来不告去无词,两字平安报我知。

只有叮咛思圣母,更教顾复惜诸儿。

醒看泪雨犹沾枕,静觉悲风乍拂帷。

似昔慧贤曾入梦,尚余慰者到今谁?

七、

深情赢得梦魂牵,依旧横陈玉枕边。

似矣疑迟非想象,来兮恍惚去迁延。

生前欢乐题将遍,别后凄愁话未全。

无奈彻人频唱晓,空馀清泪醒犹涟。

八、

那能恝尔去,仍趁便而来。

言念曾齐案,奚堪更酹杯!

草犹逮春绿,松不是新栽。

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

九、

独旦歌来三祭周,心惊岁月信入流。

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

十、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排遣闲情历村野,殷勤政务祝宁盈。

明朝便近芳山驻,秀色宁看云表横。

乾隆十七年,富察皇后葬于孝陵西胜水峪,嘉庆、道光帝为其累加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可以说,富察皇后的不幸又是幸运的,她这一辈子都得到了皇帝丈夫的爱,虽然薄命,却终其一生都是幸福的。而后来的乌喇那拉皇后与之相比就是天壤之别了,乌喇那拉皇后的后来则是凄凉无比。

二、悲剧的乌喇那拉皇后

乌喇那拉氏是《还珠格格》里面那个处处与格格们针锋相对的皇后,心肠极其恶劣狠毒,事实上的乌喇那拉并不是这样的,她是大家闺秀,也可以说是个烈女。

乌喇那拉氏是佐领那尔布的女儿,在弘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也入了亲王府做侧福晋,后来乾隆即位为帝,第二年与正福晋富察氏一起荣升,乌喇那拉氏被封为娴妃。乾隆十年的时候又进封为贵妃,后来富察皇后病逝,乌喇那拉氏便被进封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从此六宫的事儿全部由她处理,也就是名义上的皇贵妃实际上的皇后了。乾隆十五年,为富察皇后守完了三年,于是乌喇那拉氏便被立为皇后。期间与乾隆皇帝的感情一直很好。

乾隆三十年的时候,乾隆南巡,乌喇那拉皇后名正言顺地跟随。可是事情到了杭州竟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据《清史稿》记载:【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乌喇那拉皇后与乾隆发生了争执,期间乌喇那拉皇后竟然把自己的头发拿起来剪了,乾隆大怒。在满人的规矩里,剪头发是亲人去世才能做的,而今大家俱在,那么乌喇那拉皇后是在诅咒谁?愤怒之余,乾隆便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从此,乌喇那拉与乾隆算是彻底决裂了。

根据蔡东藩先生在《清史演义》的说法,是乾隆在江南巡游之际只管寻欢作乐,乌喇那拉皇后发现就去劝诫,乾隆不听,认为皇后多事,于是皇后干脆揪了一把自己的头发剪掉了……如果事情是这样,那么乌喇那拉皇后真是一位烈女了。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甲午,乌喇那拉幽愤而死。此时乾隆皇帝正在木兰打猎,听到皇后去世的消息并没有立马赶回京城,而是命人将丧仪视皇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不再复立皇后。不知道乾隆此刻是伤心还是闹心,兴许是在这一刻他又想到了人不如旧,思念起了富察皇后。心想再无人能够取代富察皇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于是再也不立了中宫。

过了十二年,68岁的乾隆在东巡途中,有一个叫从善的人上书乾隆说他有罪,还请求册立太子和皇后。乾隆发怒了,说:“前皇后那拉氏是我在做亲王的时候父皇赐给我做侧福晋的,孝贤皇后死了以后,按照规矩进封她做了皇贵妃。过了三年又立为皇后。她经常犯错误,我都容忍并待她如故。国俗最忌讳剪头发,可是她竟然置祖宗法度于不顾,即便如此,我还是包含她没有下废后诏书。后来她病死了,我仅仅只是让下葬礼仪下降,没有削减她的后位。我对她已经算仁至义尽了,况且我也已经说过不会再立皇后了。今天你说要我下罪己诏,我有什么罪需要自责的么?而且我现在已经68岁了,还有册立皇后之理?”说完乾隆要大臣议论从善的罪,结果是从善被坐斩。

乌喇那拉皇后死了以后乾隆印象中的她都是个经常犯错的女人,甚至回忆不起她半点好,别说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相比,就是与香妃相比乌喇那拉皇后也是个极大的悲剧。

三、万千宠爱与一身---香妃娘娘

香妃在历史上十分出名,不仅对于中国,她的名声远扬海外。《还珠格格》里那个身带奇香的维吾尔族姑娘,唱着她的“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来到了北京大清王朝。她是乾隆帝的香妃,也是《清史稿》中的容妃。

容妃在《清史稿》中的记载非常少,只用【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赉女。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一句话概括了她的一生。所以当历史学家孟森教授在1937考证,香妃就是历史上的容妃的时候,许多人认为这个结论属于哗众取宠,因为除了都是和卓氏回族姑娘外,根本找不到更多的相同点。文人笔下的香妃是身带异香的,而这位容妃却没有任何地方记载她有奇异的体香,光是这一点许多人就把孟森教授的观点驳了回去。直到1979年,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裕妃园寝内的一座墓由于风雨吹打而自然坍塌,木板上露出了“奉至仁至慈的真主安拉之名”的阿拉伯文字。考古学家对这座坟墓作了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最终确任此墓就是乾隆的维吾尔族妃子“容妃”的墓。再拿墓中的物品与考证对照,终于确定历史上的容妃就是著名的香妃,至于体香,仅仅只是文人墨客笔下随便多写出来的一个事迹。

证明了香妃就是历史上的容妃,那么香妃在文学上的很多故事就要被推翻了。历史上的香妃并不是她的父亲亲自送给乾隆来和亲的,而是新疆大小和卓内乱,在清王朝平定叛乱中,容妃的五叔额色尹和哥哥图尔都率领布鲁特骑兵出击喀什噶尔,清朝将军兆惠才得以成功平定新疆之乱。在兆惠回京的时候,便把香妃以及她的叔叔哥哥一起带回了北京,于是,就有了香妃见乾隆的一幕。于是,乾隆下旨将香妃接入宫中,晋封为容贵人,没多久又晋封为容妃。

历史上的香妃也不是一个只会抗拒乾隆皇帝的人,相反她是温柔娴淑,善解人意,深得上心。大概是抱着对异域女子的好奇心理,乾隆对香妃十分宠爱,宠爱到允许她可以不用遵守皇宫的规矩,不用穿满人衣服,不用行满人的礼仪,一切还按照她在回族时候的习惯生活。乾隆还经常赐各色各样的回族食物、首饰给香妃,考虑到她是回族女子,与满族后妃生活在一起大概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乾隆还为香妃独自盖了一座宝月楼。可见其受宠程度。

另外,喜欢出巡是乾隆还破格在众妃嫔中指定带香妃出游,除了两位皇后之外,香妃是唯一一个有史可考跟随乾隆出游的妃子,就是为乾隆生子女最多、嘉庆皇帝的生母的令妃娘娘也没有此特殊待遇。

据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香妃随乾隆帝南巡,一路上乾隆特意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赏赐她羊肚、炖羊肉等食物;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香妃再次随着乾隆等人东巡祭孔,乾隆也是赏赐给容妃回回饽饽等回教食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香妃随乾隆到盛京,在塞外中秋之夜,受赏“奶子月饼”。到达木兰围场,乾隆猎获野猪和狍子,赏别人野猪肉,而赏容妃狍子肉。乾隆还特意为香妃安排了回族厨师,为她做回俗清真饭菜如羊肉馄饨等。可谓是夫妻融合,恩爱有加。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香妃在皇宫里度过了二十八个春秋,因病去世。乾隆十分悲痛,特地允许把香妃的衣物拿回她的故乡新疆去建一个香妃墓。除此之外,香妃在北京也有一座空墓,在北京的陶然亭畔石碑上面刻着“香冢”二字,石碑的背后还刻了一首很著名的诗:“浩浩怨,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琼瑶阿姨在写《还珠格格》说香妃化成蝴蝶飞走大概出处就在这里。

香妃是清王朝的一个传奇女子,也是文学界的一个传奇女子,更是伴随乾隆出游的唯一后妃。乾隆一辈子多次出游,其中有史可考的带出去的女人除了皇太后之外就只有三位,两后一妃,他们都是历史上的传奇女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