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过2000多个指标狂热痴迷人的感悟曾几何时,对指标狂热痴迷,四年来,多少个日夜,挑灯夜战,收集了2000多个指标,当然99%来自众多论谈各位高手、版主的指标,1%是本人所谓优化后的组合指标。最后研究来研究去,得出一个结论,任何指标的变化,离不开价与量。透过现象看本质,简单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最真实的。
下面谈论研究成果: 价的表现形式就是K线,量的表现形式就是VOL!这是本质、它是赤裸裸的,也是最真实的。任何指标的延伸都以此为基础,延伸越复杂离本质越远,越无效。K线与VOL就如一个裸体女人,其它指标公式就如她的衣服、化妆;最后进行整容。所以指标公式很容易失去她的本性,变成一个虚假的东西。看一看MACD吧:从价格C延伸出两条均线MA,再从两条均线延伸出其差值DIFF,再从其差值延伸到平均差值DEA,再延伸到DEA与DIFF的2倍差,从而得出的精典指标MACD,作一个数学计算:如果每次延伸的参考性是90%,MACD延伸5次的参考率为:0.9的5次方;最终的参考性是59%!然而我所收集的指标中,有很多从MACD延伸出的指标,更多的指标延伸几十次、上百次,其参考性可想而知。所以我删除。 结论一:指标复杂的运算只能带来参考性的下降,离本质越近参考性越强。 炒股这么多年,都是在牛市赢利,熊市回吐,甚至于总体亏本,我们有那么多的指标,那么多所谓极品、跟庄、资金、选股等漂亮指标,然而大部分人仍然会吐出本应该有的利润,有时还吐点血,所以我认为关健点在于:看清趋势。在趋势向好时,我不管你怎么骗我,我不出,在趋势变坏时,不管你怎么忽倏,我就是不进。包括政策在内,趋势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人能够抵挡住趋势,好比社会的发展,不是以个人意识为转移的。是一种必然,我们为什么放弃必然的趋势,而去追求那些不确定的偶然买卖点呢? 结论二:趋势是我们唯一的参考,指标的重心应在趋势判断,而非买卖点。 结论三:指标参考越多,操作难度越大,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结论四:指标只是参考,主力只有做多才能获利,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结论五:克服人性的弱点,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 |
|
来自: martinstock > 《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