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片的临床新用
复方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等。笔者在临床上,将复方丹参片用于多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支气管哮喘 复方丹参片口服,成人每次3~4片,小儿每次1~2片,每日3次。该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与酮替芬比较疗效相当,并且可使血清IgE含量显著下降,体液免疫功能得以改善,并能改善患者的 的微循环障碍,无明显副作用。动物实验发现,丹参具有良好的防治哮喘作用,机理在于抗过敏及稳定肥大细胞膜。 2.三叉神经痛:对舌质紫暗、疼痛久治不愈者,复方丹参片,3~4片/次,每天2次口服,6天为一疗程。 (3)痛经 :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连服20天为一疗程,隔10天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间隔时间最好是行经期,以免影响行经。笔者治疗14例患者均未婚,病程1~10年不等,治疗后痛经均缓解,但需注意经期勿受凉。 4.消化性溃疡: 胃脘隐痛、久病不愈、舌质紫暗者,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每天一次口服,7天为一疗程。 5.风湿热伴风湿性心脏病: 病人出现心慌、气短、胸痛、乏力、低热等症状时,可用复方丹参片,4片/次,每天2次,7天为一个疗程。 6.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 当出现气滞血瘀、脉络闭塞证,如肌肉关节酸痛及皮下结节时,在用泼尼松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片,4片/次,每天2次口服,10天为一个疗程。在服用复方丹参片期间应多吃含钾高的水果,以防发生低钾血症。 7.病毒性心肌炎: 表现气血两虚时,复方丹参片加生脉饮同服,复方丹参片,4片/次,每天2次口服,7天为一个疗程。 8.浅层巩膜炎: 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笔者治疗3例患者,服药2天,眼部涩痛羞明就已大减,巩膜周围赤脉缠绕也消失,视物已清。连续治疗5天,病变局部瘀块消失,病告瘉愈。 9.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3~5片,每日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八珍益母丸,每次2丸,与复方丹参片同服。连接服用1个月为一疗程。笔者治疗该病患者35例,其病程最短10天,最长9年,多数患者以往曾用过维生素C、维生素K,以及抗组织胺药,钙剂和皮质类甲醇激素药膏等治疗。应用本法治疗期间,患者一般于服药10天左右出现效果,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丹参注射液临床运用新发现 丹参注射液能降低血压、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缩短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病变,防治过敏性紫癜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临床实践证明,丹参注射液还有下列临床用途: 治疗脑血管意外 丹参注射液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故对脑血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于中医“中风”范畴的疾病有治疗作用。还可防治脑组织因缺血所出现的缺氧性脑损害和脑水肿一般于发病7天内使用丹参注射液。 治病毒性心肌炎 与能量合剂、维生素C合用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毒性心肌炎,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治冠心病心绞痛 应用大剂量丹参注射液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还可使心电图S-T段、T波明显恢复,无过敏及不良反应.用丹参注射液后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从而改善心肌组织供血、供氧、缓解心绞痛症状,症状改善率为81.8%。 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在西医常规治疗下另以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在控制病情、提高血氧分压、降低血粘度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能增加右心每搏输出量,增强右室心肌收缩力,降低右心负荷,且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 治疗慢性肝病 在中药处方基础上加丹参30~60克,疗效大大高于对照组,且疗效随疗程延长而提高。用丹参注射液静滴具有良好的降低转氨酶、胆红素及迅速促进肝细胞再生、炎症消退、坏死组织吸收等作用。 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用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95%以上的患者出现症状改善、食欲和体力增加,恶心呕吐消失,尿量增多,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均改善。 用于传染病治疗 丹参注射液能调节免疫,预防和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因而能辅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伤寒等传染病。临床实践表明,静滴应用丹参注射液可使大多数患者顺利度过休克期和少尿期。极少并发症,病死率大大降低。 辅治恶性肿瘤 应用血浆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揭示丹参的促纤溶作用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治术后并用丹参注射液,有改善肿瘤术后微循环和阻止术后血粘度上升的作用。 此外,对糖尿病 神经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支气管哮喘 硬皮病 痤疮 慢性附件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丹参注射液也有着广泛的治疗用途。 丹参注射液治疗湿毒流注疗效观察 方法 对门诊患者进行全身、局部治疗,红斑消退、结节消失。结果 有效率达91.8%。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湿毒流注可活血化瘀、散结通络,疗效较好。 湿毒流注又称结节性红斑(西医病名,erythema.nodosum),是发生于皮下组织和真皮深部的急性血管炎症反应,以女性居多,好发于春秋季节。红斑见双侧小腿伸侧并伴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喉炎、皮下结节表面鲜红、发亮,约1~2 cm大小,有疼痛及下肢肿胀。 治疗方法
全身治疗 :对症治疗,疼痛甚者可给予非甾体类药物,如消炎痛25 mg,1日3次,口服;广泛皮损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及剂量必须严格控制,有感染者可静脉给予青霉素注射640万U,1日1次,连用1周停药。
局部红斑治疗 红斑消退不明显或反复发作者,可给予丹参注射液,每次20 ml,加入5%葡萄糖液300 ml中静点,1日1次,10天为1疗程,红斑消失,结节变软并逐渐消退临床症状改善及预后较好。 疗效标准 :患者治疗1疗程 治愈:全身症状改善、饮食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查血常规正常,停药无复发;好转:食欲改善,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或消失,双腿仍有散在皮下小节;疗效不明显:用药后临床症状略有改善。 治疗结果 在37例患者中,治愈27例,占72.9%;好转7例,占18.9%;疗效不明显2例,占5%;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达9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