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

 红尘精灵 2011-02-14
教你学会欲擒故纵俘获男人心的妙招

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 - 心灵之约 - .

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

    “呜呜,呜呜”

 

  深夜里,刘婷在睡梦中听到自己调好震静状态的手机不停地在响,迷迷糊糊就伸手摸到床头边的手机,心里咕噜着“谁这么晚了还打电话来?”

  看也没看来电显示,就按下接听健,懒洋洋的声音传了过去“喂,你是谁呀?”

  “婷婷,是我谢俊枫!”久违且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仿佛是一枚定时炸弹突然点燃让刘婷一下子惊愕道“啊?是你?”,睁大眼睛了坐了起来。

  “是我!你可以出来吗?我好想再见一见你!”谢俊枫急切和带点落寞地问刘婷。

  “不!我们不是已经分手了吗?为什么还要见面呢?”刘婷绝情地说心却颤栗了起来。

  谢俊枫一听一向很温顺的刘婷说出这话心里就很不舒服。“我知道我们是分手了,可是我还是很想再见到你,我曾经对你许过诺言,说过要买一支玫瑰花送给你,用一支玫瑰来表示我一生一世的喜欢你!”

  谢俊枫那富有滋性的声音又再次让刘婷有种心痛的感觉。“我从来没有要过你的什么,你也不必对我兑现什么”。

  谢俊枫心里原来还抱着还能再见上刘婷一面的希望在变冷,心也开始变冷。“婷婷,我知道你什么也不在乎,但你就让我对你兑现一次我的诺言吧!求你!”

  刘婷再也忍不住,就失声哭着对谢俊枫说:“为什么要等到分手后才想起来兑现你的诺言?为什么?”

  谢俊枫听到刘婷的哭声,心也跟着一阵阵的揪痛:谁说分手后就一切也结束了?心痛的感觉还是会为曾经喜欢的人在倍增。

  “我说过我不会让你流泪,我说过我最怕你为我哭,我同样说过分手后,我不会再缠着你,可是我还是让你哭了,我还是忘不了我们在一起时的每一个快乐时光!婷婷,我不是求你回到我身边,我真的只是想把这一支玫瑰送给你。”

  刘婷的哭声随着谢俊枫的话越来越哭得令人揪心“我不要你的玫瑰,我现在什么都不要,都不要了!你想给我的玫瑰已经在我的心里早就调谢了”。
 谢俊枫真的万万想不到刘婷会这么伤心,他一直以为刘婷选择离开自己是因为她不再喜欢自己。可是现在听到刘婷在哭,说明她的心还有自己。

  “刘婷,我要送给你的玫瑰不是一般的玫瑰花。我知道你喜欢水晶,也知道你最喜欢蓝色的水晶。所以我专门找人用水晶定做了一朵蓝色的玫瑰。其实在以前我就叫人去定做了,只是那次拿回来后,我发觉水晶纯度不够,我一生气就摔破了。后来再另请一个人重新帮我定做。可不,刚刚才拿回来,我就想送给你,你可以拒绝接受我,但请你不要拒绝我送给你的玫瑰花,好吗?”

  刘婷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对谢俊枫说什么话,只好狠心地挂断了电话……

  “呜呜,呜呜……”

  电话响个没停,那“呜呜”的声音在寂夜响起变得额外刺耳,满脸泪水的刘婷想关机却不忍心关机,她知道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关机会给很在乎自己面子的谢俊枫造成很大的伤害,却也不敢再接听谢俊枫的电话,她怕再一次听到他声音时会心一软真的会跑去见他。

  刘婷痛苦地闭上双眼,泪水还是止不住的流。想想彼此已经分手好几个月了,记得当初彼此在一起就说过:当彼此不再爱时就好聚好散。现在分手了,才平静下来的心却为什么还会痛?爱走远了为什么还不能做到心会了无痕迹?只是曾经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纵使再次清晰也只能把一切深深收藏进心底——谁叫这都一切都过去了?

  当初在一起时,谢俊枫从来没有买过礼物送给刘婷,谢俊枫一直认为刘婷是个不在乎名和利的人,所以也就大大列列的连对刘婷许下的诺言,也从来没有去兑现个任何一个诺言。

  其实,有哪个女人会不喜欢她爱的人送礼物给她呢?只是很单纯的刘婷认为自己和谢俊枫是真的在相爱,有没有礼物也就不要紧。但为什么现在分手了谢俊枫才想起给自己实现诺言呢?这样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等到分手后?为什么明知爱情已经远走,却才想起为自己曾经深爱的人送礼物?是不是人都是在失去后才懂得去后悔、想去补偿、想去珍惜?

  如果,你真在乎一个人,就应该在她(他)在自己身边时,把自己许下的诺言用心去兑现哪怕那个诺言是多么、多么的微小——因为兑现自己的诺言是对自己爱的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自己一种高尚情操的素养!最好就是别轻易对你爱的人许下诺言,有一句话说得好“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真的是在爱一个人不许诺言也不一定就是不爱;不爱一个人,总在轻易许诺言给人家好像是自己很负责任似的,其实更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因为你没有把自己许下的诺言放在心里,就是等于没有把在你口口声声中说你爱的人真正放进心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