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为官务必“清慎勤”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清官。虽然他们在封建官僚队伍中属凤毛麟角,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清慎勤”。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政治家把“清”、“慎”、“勤”作为为官箴言。把这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的是晋武帝司马炎。据西晋李秉《家诫》载,司马炎对大臣说:“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由于此三字富有哲理和警示作用,后来便成为为官者第一箴言,且屡被后人提及。 宋人吕本中《官箴》云:“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明人《功过格辑要》卷十五载:“操持不外‘清、慎、勤’三字。清者大节,慎者无误,勤则能理,昔人所谓三字符也。取全条而熟玩之,有贵其刚毅无私者,亦由清而致;有贵其谦抑不肆者,亦由慎而致;有贵其关防不漏者,亦由勤而致,则斯三言可以该矣。舍此三言,其亦何能为政哉?”清朝康熙皇帝更是经常亲书“清慎勤”三字,“刻石赐内外大臣”,用以激励官吏约束自己。 对把“清慎勤”作为为官箴言,清人方大湜解释说:“晋司马炎居官三字诀,曰清,曰慎,曰勤。真西山先生云,士大夫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三字之中,自以清为第一要义。官若不清,虽有他美,不得谓之好官。然廉而不慎,则动静云为,必多疏略;廉而不勤,则政事纷繁,必多废弛,仍不得谓之好官。”方大湜对“清慎勤”先后次序和相互联系的论述,可谓精辟、透彻。 说白了,“清”就是不贪,为官清廉,此乃为官者的本分,是起码的为官道德。正如包拯所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慎”就是要谨慎,一言一行都应谦虚谨慎,善始善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勤”就是不懒,兢兢业业,勤于政务。政不勤则百事殆。为官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只能是昏官、庸官。 历史上,恪守“清慎勤”的清官很多。比如,范仲淹、包拯、苏东坡、于谦、海瑞、于成龙……可谓代不乏人。倘在此类清官中选出更优者,则非诸葛亮莫属。其“清”:在任蜀丞相时,他向刘后主自报家产:“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慎”:身为丞相,位高权重,但他一贯谨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其“勤”:一心谋国,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清慎勤”,奠定了诸葛亮作为清官的思想基础。 崇敬清官、痛恨贪官,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古代清官固然不可与当今党员领导干部同日而语,但我们不应低估古代“崇廉鄙贪”的思想意义和政治价值。“清慎勤”的为官箴言,曾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是留给今人的宝贵政治遗产,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古人云:“清慎勤,三岁孩子道得,八十岁老翁做不尽。”为官者要真正践行此三字,必须付出终身的努力。如今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贪官,不乏贫寒少年、勤奋青年、辉煌中年,最后却落得个悲惨晚年,有的甚至性命不保。这种人若能知道并奉行“清慎勤”,又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来自: 我爱历史书 > 《我的图书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古代中国的贪与反贪
“玷官”意指“有污点的官”,而我认为叫“脏官”最合适不过。现代贪官比较实在,买官卖官就叫买官卖官,一点也不含糊。按当时的行情,交十万钱乃得为官,有市籍的商人,不得为官,遂造成“贾人有钱不...
【纪检人随笔】为官者的“三字箴言”
【纪检人随笔】为官者的“三字箴言”这三个字,虽是古代官员为官之规语,但对于现世之人,仍具有鲜明的警示意义。为官者,应加强自身修养,念好“清”、“慎”、“勤”这个“三字箴言”。清,代表一种...
山西历史上的孝子
山西历史上的孝子。山西历史上的孝子是很多的。刘殷,为著名孝子之一。其子司马康,亦至孝,“居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杖而后起,见者哀之。……光卒,执礼如母丧,哀毁过之。”再如闻喜裴家,自后...
为官当珍视“三字箴言”!
为官当珍视“三字箴言”!发表于 2011-8-10 13:12 只看该作者为官当珍视"三字箴言"!诸如"清、平、明","清、慎、勤","俭、简、检"等"三字箴言"...
中国古代史上四大清官排行榜,包拯排第三海瑞排第二,谁排第一?
中国古代史上四大清官排行榜,包拯排第三海瑞排第二,谁排第一?历史上贪官污吏也层出不穷,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个典型的大贪官,而清官则...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清官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清官。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民间对那些廉洁奉公、公正执法的好官称为清官,除了称为清官外,还有着“循吏”、...
【讲古雷州 】磨官
【讲古雷州 】磨官。俗话说:“恶狗怕饿,贪官怕磨”。这不是贪官要求改的,而是清官争取改的。因为常见大贪整小贪,污官整清官,有权的...
历史第一大清官, 连皇帝都忍不住下旨: 少贪点也行啊
历史第一大清官, 连皇帝都忍不住下旨: 少贪点也行啊。历史上有很多清官,而说到清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包拯包大人了,今天给大家讲一个...
古代有哪些清正廉洁的官员?
古代有哪些清正廉洁的官员?在一次吃饭时,他 问哥哥:“你素来喜吃甲鱼,为何别人好心送来,你却不收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