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应着眼于成稿之前的质量管理

 m_linda 2011-02-14

编辑应着眼于成稿之前的质量管理


□汪仁学

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力,图书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工具,其质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图书的内容质量在收到稿件之时即已奠定了基础。如果原稿质量太差,后期的编校、设计和印制质量再好,也于事无补。因此,选题组稿阶段的编辑管理工作对提高书稿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稿件内容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1.稿件虚胖:稿件字数超出选题要求字数太多,内容包罗万象,如果出版必将造成图书部头太厚,致使图书虚胖。有些专家在写作时总是喜欢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尽量写进去,比如一些基础知识或背景知识,无论这些内容是否符合选题设计的需要。这是对知识精华的一种稀释,好比茅台酒掺水一样,使图书质量降低。

2.名不符实:稿件内容的理论水平不适用于设定的目标读者,理论水平过高或过低,名不符实。科技图书都是针对一个特定阅读层次的群体编写的。我们不妨大致将科技图书按理论水平的高低依次分成四大类:学术理论研究类、科学技术推广与提高类、学科入门类和科普类。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理论研究类的图书理论水平不够高,达不到需要“研究”的水平,没有研究的价值;学科入门类图书理论水平又过高,远远高出入门读者所具备的理论基础,有一种脱节感;科普类图书写得过于专业化,一般读者根本读不懂。前一类问题与作者自身的学术水平有关,一些作者受自身学识水平和所处工作环境所限,不具备写作高水平学术理论著作的能力。后两类问题则与作者对读者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把握有很大关系。

3.稿件中有科性或政治性错误:书中出现科学性或政治性错误是非常严重的事故,是作者与编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的集体表现,也说明了出版社责任制度不严或执行不力。造成原稿遗留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对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根本不进行核实,不查阅文献;对涉及政治性问题的内容不按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核;主编人不对其他作者编写的内容把关审阅等。

4.知识陈旧,内容过时:某些专家脱离学科研究一线工作已久,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已落后于学科主流技术,又不了解学科前沿发展现状,所写内容使用的是一些已经被取代或被淘汰的理论或标准。也有一些作者写作时间过长,错过了出版时限,导致知识陈旧。

5.语言表述差:集中表现为:句式杂糅、成分缺失、搭配不当、其他语法错误、逻辑错误、词语错误、文字差错及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等。科技图书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要求语言有多么生动、优美,但起码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易读易懂、不生歧意。

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的办法

稿件存在的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编辑在后期加工过程不能完全解决的。我们除了在态度上要严肃对待,业务上加强学习,以期对稿件把关和尽量修改外,还必须要着眼于成稿之前:

1.对选题必须精心策划和充分论证:注意广泛收集和分析学科发展的相关信息,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尤其是一线研究工作人员和目标读者的意见。策划要明确读者对象,相对确定选题内容的理论水平,基本上确定选题的编写框架和各部分的比例、字数。

2.慎重遴选主编人和作者:一是眼睛不要只盯着那些“最权威”“最知名”的专家,很多中青年专家由于坚守在一线研究工作岗位,具备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精力充沛,往往是非常优秀的作者。二是“宁缺勿滥”,不要为了完成编写任务而不考虑作者的学术专长。

3.准确地传达编写要求:注意与作者的直接交流与沟通,明确稿件的编写要求。已经议定的编写框架虽然广泛征求过他人的意见,但有的作者可能在相关专业领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在征得主编同意后,对框架进行修改和调整。尤其注意要明细写作分工,避免写作内容的交叉重复。

4.注重审读样稿:每一部书稿总会有一些个性的问题,不是一份“编写大纲”或者“编写要求”所能完全概括的。通过样稿审读能发现更多的个性问题。尽早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对提高稿件质量的有力保障。

5.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如果作者需要,而且编辑有条件,可以为作者收集信息资料和一些相关的文件,为作者提供必要的工具书,如各种《编写手册》、必要的标准及文件等。

6多做调研和分析总结:稿件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平时要注重调查研究稿件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一些常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析和总结。如果能就一些常见问题预先提醒作者,使其在编写过程中自觉地避免这些问题,非常有利于提高稿件的质量水平。

7.建立作者档案库:编辑为作者建立的档案除了记录通讯信息外,还需要记录每个作者的业务专长,写作水平和优缺点、写作速度,在业界内的组织号召能力,甚至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这详可以根据作者的专监方向和写作能力分配写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培训和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是提高稿件质量的一个有力保障。(作者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