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钟!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

 哥们干杯 2011-02-15

       我们是如此地爱着我们的孩子,以至于我们几乎不能容忍孩子有一点点的瑕疵;我们对我们自己有太多的不满,于是我们对孩子有太多的期待;我们自己就在父母的不认同中长大,所以我们很难真正认同自己;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弥漫着否定、批评的气息,而肯定、欣赏和赞扬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于是,我们自然地延续着这样的方式,很习惯地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我们的孩子。 我们希望孩子比我们更好,但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却在不断地否定孩子、挑剔孩子。这种负面信息不断的重复,只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刚开始,孩子感觉父母不接纳自己;终于有一天,孩子被父母催眠了,自己内心也会认为:“我不好,我是不行的。” 
  孩子,父母接纳你吗 
  “我的孩子为什么这样?” 
  聪聪一生下来,眼睛清澈透亮,皮肤细嫩白皙,特别招人喜爱。但当孩子一岁多的时候,父母发现聪聪的肢体协调性与别的孩子不同,于是父母带着聪聪到各大医院检查、治疗,但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善。这让聪聪妈妈特别焦虑。 
  后来,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但妈妈的焦虑却丝毫未减,妈妈总在担忧,孩子长大后怎么生活。为了孩子未来有一个好的前途,妈妈把一切期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认知发展上,拼命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这样又过了一两年,问题出现了,孩子出奇地喜欢《西游记》,并且时常会自言自语,把自己当成孙悟空。 
  聪聪刚入园的时候,我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于是,我和聪聪妈妈做了深度的沟通。我惊讶地发现,原因并不只在于聪聪的肢体协调性不好,深层的原因,来自于他妈妈如此地不接纳他,不认同他。 
  “我觉得自己长相不好,个子有些矮,身材也不是特别均称。他爸爸也不行,工作上也就那样,看不出有什么大发展。”但我看到和听到的信息,跟聪聪妈妈叙述的,却是完全不同。聪聪妈妈远非她自己所说的那样,长相绝对是中等之上。聪聪爸爸在一个很不错的单位工作,职位优越,能力出色,待人接物得体。 
  因为不认同自己,所以从根本上很难去认同自己的孩子。看上去似乎是由于孩子的某个缺陷,造成我们不接纳孩子,实际上是我们内在原本就不接纳我们自己。孩子的出生,把父母内在的问题显现出来。 
  在我们的周围,不认同孩子是个普遍现象。孩子出生,我们关注孩子的长相;孩子稍大一点,我们关注孩子是否聪明;上了学,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最致命的是,我们习惯性地用单一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整个生命。孩子相貌有一点不满,我们就不接纳孩子;孩子语文不好,我们就否定孩子的所有。我们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我们不满意的地方,并把它放大为孩子的全部。于是,孩子从我们这里接收到的信息,总是自己这里不行,那里不好。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我们文化中的这个弱点,不能认识到我们这种负向的惯性行为,我们的孩子依旧会像当年的我们一样,在否定声中成长,最后自己否定自己。 
  “我的孩子像花儿一样” 
  “女儿出生下来,我有些失望。我觉得她长得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我的女儿应该长得更漂亮。女儿两三岁的时候,我内心真的不接纳她,觉得怎么就不如周围的几个小女孩好看呢。虽然我嘴上也说,露露,你真漂亮,但心里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露露似乎有些胆小,与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很胆怯,遇事特别容易退缩,根本不敢拒绝别人。露露三岁的时候,我看周围小女孩都穿纱裙,所以也给她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白色纱裙,但露露一直不穿。 
  “现在想想,那时候孩子可能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不配穿这么漂亮的裙子。其实孩子一直是能感受到我的内心对她的评价的。我认为女儿不漂亮的内在信息被女儿感受到了,于是她认为自己不漂亮,甚至哪儿都不好,所以在小朋友面前胆小自卑。”谈起这些,露露妈妈有些后悔。 
  “‘妈妈认为我不漂亮,认为我没有周围的小朋友好。’如果一个孩子不断从妈妈这里接受着这样的信息,你能想象孩子的感受会怎样?”露露妈妈反省自己过去的做法,当然,也有对自己改变及时的欣慰。 
  露露四岁生日的时候,她妈妈认真地告诉她:“露露,不管你穿不穿裙子,你都是公主,妈妈觉得你很好,在妈妈眼里你是最漂亮的。” 
  第二天早上,孩子起床就问妈妈:“妈妈,你真的觉得我很好、很漂亮吗?” 
  “是的。”妈妈看着女儿的眼睛很确定地告诉她。 
  “我也觉得我挺好的。”女儿看着妈妈说。 
  从那以后,露露妈妈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并且,她也真切地感受到女儿身上无数的优点和美好。“我的女儿像花儿一样,多美好的生命呀!” 
  有一次,同事说:“你女儿真漂亮,比你好看多了。” 
  “真的吗?你真的这么看?” 
  “当然了。” 
  让露露妈妈惊喜的是,女儿一天天地变化,开始主动提出让妈妈给她买裙子穿。前段时间,审美的敏感期出现了,她天天都要穿纱裙或长连衣裙,要自己化妆。看着孩子全身心地欣赏自己,露露妈妈发自内心地喜悦。 
  当我们敞开心灵,发自内心地真正接纳孩子、

欣赏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能接收到我们这种正向的能量,获得生命的滋养。 
  “我才不在乎他们说什么呢!” 
  在认同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认同自己、肯定自己,懂得客观地认知自己,不会轻易为他人的看法所左右,显得无所适从。 
  瑞瑞一直不愿意出去理发,他只接受妈妈给他剪,但妈妈给他理的发看上去总会长长短短不整齐。有一次妈妈给他剪完之后,发现后脑勺的头发参差不齐,有点儿难看。妈妈比较在意这些,于是说:“瑞瑞,你看妈妈给你剪得不好看,要不咱们去外面修一修,那个叔叔很快就给你修好了。”瑞瑞不同意,妈妈想尽各种办法哄他:“如果妈妈带着你出去,别人会说,你看这个小朋友的头发多难看啊!”瑞瑞当时正在画画儿,回过头来说:“妈妈,我才不在乎他们说什么呢!” 
  瑞瑞妈妈当时特别吃惊,然后是惊喜。孩子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并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 
  妈妈发现,孩子确实是这样的,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有时候,爸爸妈妈带他去爷爷奶奶家,对于爷爷奶奶的称赞、夸奖,瑞瑞显得特别淡定。妈妈问他为什么,瑞瑞说:“我知道妈妈是爱我的,爸爸是爱我的。”妈妈明白,孩子是在表达:我很确定,爸爸妈妈很爱我,很接纳我,我很满足,我不在意别人怎么说。 
  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 
  我们不太愿意,也很少能静下心来回忆我们的童年往事。我们总想,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反正已经无法改变了。我们总会想当然地以为我们的成长经历就那样了,但孩子不会和我们一样,他们的生命将是全新的开始。 
  但事实上却未必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