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习惯培养规则(一)

 昵称5775978 2011-02-15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应当按照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低年级起,就得从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有始有终认真完成作业 等最基本方面进行规范和训练。


   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形 成,往往是不自觉的,需要时时提醒,及时规范。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了儿歌训练的方法。每次上课铃响,孩子们进教室后,由一名同学领着全体同学边拍手边唱 儿歌:“上课铃一响,赶快进课堂。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不做小动作,认真来听讲,发言要举手,回答不能抢。”每次儿歌唱完后,教室里面都比较安静,同 学们很快就由课间娱乐进入了课堂学习状态。这样就使一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课中发现孩子们坐姿不对,我又用:(师)“一、二、三”,(生)“坐端 正”的儿歌来纠正。这种形式,儿童乐于接受,而且容易产生群体影响的效应。到了中高年级,培养目标就应当在低年级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深化。如:上课除了专 心听讲外,还要积极思考,发表意见。能自行主动钻研课文。在有始有终认真做作业的基础上,要能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并合理安排自己 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习惯,有了一定的合乎发展规律的“序”,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