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交通运输
图3示意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变化的现状及预测情况。基于该预测情况,完成8—9题。

8.2008—2017年 ( )
A.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B.人口依然迅速增长
C.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D.钝源净进口量不断增大
9.下列措施可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的是 ( )
①加快发展核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 ②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降低单位GDP能耗 ④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A.①2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表l完成10~11题。
表1 环渤海地区分工指数

10.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天津 B.河北 C.山东 D.辽宁
11.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 )
A.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图4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2—14题。

12.该国 ( )
A.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B.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13.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 )
A.18℃ B.16℃ C.14C D.10CC
14.②地的自然带为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图5示意我国1978—1996年人口重心迁移情况。读图回答15 —16题。

15.1978~1996年,我国人口重心的迁移方向是 ( )
A.向东北 B.向西北 C.向西南 D.向东南
16.我国人口重心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经济发达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B.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增长快
C.大量外来人口涌人矿业基地 D.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长
图6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读图完成17—19题。

17.图中四条河流干流最可能沿着断层发育起来的是 ( )
A.a河 B.b河 C.c河 D.d河
1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葡萄生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d河干流两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在干流梯级开
发中共建有19个水坝,其中18个为低坝,且在水
库两岸修建围堤。与高坝相比,低坝的优点有( )
①农田淹没少 ②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
③鱼类回游的困难较少 ④溃坝的威胁性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图7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20~21题。

20.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
A.环境 B.地租 C.技术 D.交通
21.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特大城市 ( )
A.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 B.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少
C.制造业比重上升 D.服务业比重上升
图8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22~23题。

22.4日14时—5日8时,①地 (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23.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
A.② B.③ C.④ D.⑤
图9示意某地某物体的日影长度和朝向,读图完成24—25题。

24.若a、b表示二至日正午日影,则该地位于( )
A.0°一23°26′N B.0°一23°26′'S
C.23°26′—66°34′N D.23°26'.66°34′S
25.若a、b分别表示某日内最长和最短日影,则
该地位于 ( )
A.0°一23°26′N B.0°23°26′S
C.66°34′~90°N D.66°34′90°S
第Ⅱ卷(共50分)
本卷共4大题,共50分
图10示意第13—17届亚运会的举办地和举办时间,图11示意该五个举办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导致每届亚运会举办日期不同的最主要因素。(2分)
(2)简析曼谷、釜山、多哈、仁川四城市地理位置的相同点。(2分)
(3)根据图10和图11,完成表2。(5分)
表2

(4)比较多哈和广州两地6—8月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7.(15分)
图12中M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约1.38亿,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001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水稻是其种植面积最广(约占耕地面积的80%)的农作物,当地农民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发展出三季栽培的稻株:冬稻、夏稻和秋稻。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M国主要的地貌类型,并指出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2分)
(2)分析M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6分)
(3)为了解决粮食的需求问题,M国拟扩大杂交高产冬稻的种植面积,并逐渐替代秋稻。指出M国在推广杂交高产冬稻面临的最大障碍,并提出解决措施。(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M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5分)
28.(10分)阅读材料和图13,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将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近年来,有专家学者提出“海水西调”的设想:把渤海海水向西调入新疆,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工“沙漠湖”,从而压住沙漠。
(1)比较塔里木盆地新旧公路的分布差异。(2分)
(2)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沙漠“人造湖”的生态环境功能。(4分)
(3)根据喀什的区位优势,提出其经济发展的方向。(4分)
29.(12分)
甲国面积1 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
2007年,我国在甲国投资建设以冶金、建材和机电为主的“东方工业园”,2010年5月13日起中国工业企业陆续入园。

读图14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国地形主要的特征。(2分)
(2)评价甲国发展水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5分)
(3)分析甲国吸引我国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