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3分。)
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各国重要海港,读图回答1-3题。

1.甲港口主要输出的物资是
A.粮食 B.煤炭 C.木材 D.铁矿石
2.丙港与丁港相比
A.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B.高温期一致 C.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D.多雨期一致
3.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B.丁所在国从甲所在国进口煤炭
C.乙所在国出口小汽车到丙所在国 D.丙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乙所在国
中国某一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线,在阳光初露海面时,刚好通过P点,此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北京时间为9:00整。判断4、5题。
4.日出时,P点的地方时为
A.6时20分 B.9时 C.6时40分 D.6时
5.此时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
A.顺风顺流 B.逆风顺流 C.顺风逆流 D.逆风逆流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回答6、7题。
6.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7.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
①大力改良红壤 ②扩大棉花种植南积
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偏,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
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位于高气压中心
9.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10、11题。

10.结合两地的资源特点,目前两个区域能源开发的前导趋势是
A.甲地主要开发塔里木河的水资源,乙地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B.甲地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乙地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C.甲地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乙地主要利用核能
D.甲地主要开发煤炭资源,乙地主要利用核能
11.有关两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乙地到甲地植被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甲地的荒漠化非常严重,主要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大量植树种草
C.乙地有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该岛在未来可能与长江口北岸相连
D.甲区域由于降水少而干旱,而乙区域则因为用水量大和水污染而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地理高考说明提出了四项能力考察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下面是一道2010年天津高考试题,你能利用此题所给信息将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吗?希望你通过答题,从中悟出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例题:(2010天津卷文综地理12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9中右江的流向为 ,判断的依据是 。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10。
(3)据图10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 ;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做起的作用是 。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11、图12)。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此题不做,回答下列问题)
二、高考试题二度开发能力训练
(一)审题思维训练
1.提取挖掘本题提供的文字和图像信息
显性信息(5分)
隐形信息(5分)
2、命题老师受到2009年至2010年5月这个阶段内哪些热点地理信息的启发,产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背景资料进行命题设计的?(2分)
(二)原题“资源”再开发训练
自然地理部分
1.地球运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些地区,一年之中阳光在正午时分可以直射到水井的井底,有点地方这种现象每年只能发生一次,有些地方却可发生两次。请回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及所分布的地区?(5分)
2.大气环境
广西全年只分三季。每年11月至转年2月为凉季,3月至5月为暖季,6月到10月为雨季。答出凉季和雨季的主导风向及风源地。(6分)
3.陆水环境
图中所绘的河流属于我国那条大河的水系?该水系的内河航运能力与黄河相比那条更发达,为什么?(5分)
4.自然资源
在地图上描出水能富集的河段。答出其原因?总结我国大江大河水能富集河段分布规律与地形、地势有何相关性。(4分)
5.灾害地理及防治
近些年来广西、贵州、云南这些地方,常有些地面塌陷形成的大小“天坑”,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及百姓居住安全形成危害,分析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及其人为诱发因素有哪些原因?(5分)
人文地理部分
6.人口、民族及文化景观
1953年中国政府将明朝初年的镇南关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再度易名称友谊关。(同年还将鸭绿江畔的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将历史上沿用僮族改写为壮族。(1953年将新疆迪化市改为乌鲁木齐,1954年将内蒙古的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你是文科班的学生,未来的文科人才,请结合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评述上面提及改名文化现象。(4分)
7.聚落及城市化
广西境内的一些主要城市如南宁、柳州、桂林等都是沿江临河而兴的城市。近些年来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城市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如防城、钦州、北海等地迅速发展成沿北部湾地区的重要海港城市。是分析上述海港城市迅速崛起的条件。(5分)
8.工农业生产
我国制糖工业的原料取自甜菜和甘蔗,广西是我国最大的制糖工业基地,该地区榨糖选用哪种原料?为什么广西适宜种植这种含糖作物生产?报摘2009-2010年度广西糖产量比上年度减产15%,试分析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分)
9.地域联系
桂林东北方向60公里处的兴安县自古就是广西与湖南两地的天然通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这里开开凿了灵渠。发挥空间想象力,兴安县境内在广西与湖南之间是什么地形?你能答出哪些地区因地形、地势便利被我国先人选择成为交通干线的必经之地?(5分)
10.旅游地理
到明年六月高考结束后,学校请你组织同学安排一次去广西旅游活动,因时间和经费问题所限,只能在广西选择一个城市,你首选哪座城市?选择和设计旅游线路主要应注意那几个方面问题?(5分)
11.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泥滩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对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防治赤潮有明显作用,有海岸“绿色长城”之美誉。40年前我国有4.2万公顷红树林,由于近几十年人类的经济活动,红树林被大量砍伐,红树林面积已减少到1.46万公顷,目前只是在海南的东赛港、广西高桥、深圳福田还有大面积存留。环保学者认为红树林的处境是——泪尽泣以血。
人类哪些经济活动导致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你对题中提及的在红树林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有何评价?(6分)
三、提升训练(附加题 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