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百九卷正直与高华

 小脚大丫 2011-02-17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

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述论]

 不谙世情谓之迂,不通世故谓之拙。大凡那些迂拙之人,就是因为他们遇见的险恶少,所以仍以赤子童心待人处事,毫无圆滑机巧的别种用心。然而,迂拙之人,虽然常被人冠以木头疙瘩、榆木脑袋、傻瓜愚夫的种种不雅之名,但他们常怀有善良之念和正直之心,他们不肯为了圆滑应世和老于世故而泯灭自己的天性和善心。他们以自己的诚挚与厚朴,向世人阐释了“正直”二字的真正内涵,不惜为自己挂上拙君迂夫的名号。

 中国传统的处世之道中,夹杂着一种圆滑的精义,被人称之为“玩”。大约就是只要黄河水不到我脚下流淌,炸弹不落在我头上,什么是非曲直,什么美丑真假,概与本人无关。更为甚者,甚至会循循劝诱你——如果你遇见了不平之事、不善之举,万不可挺身而出,不要伸张正义。否则,事情会牵连到你的头上来,教你跳进黄河洗不清;如果你遇见有人被冤枉、被诬陷,即使明知他是正人君子,也万万不可挺身而为其解释或分辨。否则,就会被人说是他的亲戚,或得了他的贿赂;如果那人恰好是女性,就更会有花边式的绯闻秽言向你飞来;如果那人有些名气和权力,那你便被认为是党羽和走狗。

 所以,就有了“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的说法,就是教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便事有关己,也可以装聋作哑,甚或不惜背信弃义。这种人虽然处世为人圆滑机巧,但终究不会被人引为知已诤友。因为圆通得太过,把处心以善、待人以诚、处事以公的正心诚意都抛至九霄云外去了,难免以老奸巨滑、老辣无耻而为人唾弃,为人不齿。如此以来,倒不如做一个迂拙之人为好。迂则迂矣,却不失其直;拙则拙罢,却不失其正。有正有直,方可为人。

 做人不仅要正直,而且要朴实。就是要面对现实,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不尚浮华,不揣妄念,善于做踏实勤勉的努力,而不可急于事功、贪恋华美虚浮的外表。非常之人,非常之事,非常之功,世上虽有,但多在于自然天成而不必妄求。强求易燥,燥则易折。《论语》上讲,“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之心境。

 一个人不难有美丽的梦幻;不难有高远的志向,不难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但最难的是能终生守持一个平常之心,以踏实、勤勉、持正、厚朴的人格质料来铺就自己漫长的人生之路。“平学”,首先是一种扎实,要甘于寂寞,不为浮华的外物而迷惑自己的本性;其次是一种跋涉,就是要克制、忍耐而不自弃。

    做平常人,为平常事,居平常心,选择一条平常的路踏踏实实走到尽头,并不是一种退避和妥协。一个平常的耕耘者比起建功立业的勇士,可能会显得有点缺乏大志和热情,但承认一己的有限而又不自弃,在有限中燃尽自己,毕竟远离了狂燥和虚妄。当所有的虚饰与浮华被雨打风吹去之后,朴实的清流毅然会永存千古,而使人们终将发出源自心灵的感叹与赞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