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化创新的意义、方略和途径

 川流不息@ 2011-02-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建设一定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在于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并在创新中赋予文化以新的社会内容与时代精神,使其不断与时俱进,充满活力。

深刻认识文化创新的意义

  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思想、道德、知识、智慧的集萃,而且更在于它是精神的旗帜和思想的导向。正因为这样,它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才能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而文化要具有这样的先进性品格和功能,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无数事实一再向人们确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并由此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其生命的灵魂和前进的动力始终都在于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对于蕴涵和作用于智慧、道德、思想与精神的文化来说,任何形式的守旧和停滞都意味着对社会进步的扼制和对民族精神的消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就是文化的源头活水,就是体现自身特质和实现自身功能的必由之路。

  文化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文化作为观念形态,其本身无疑是对经济社会的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但是,文化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对经济基础有着能动的反作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文化功能的不断强化,其作用越来越巨大,它不仅体现和反映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同时还以其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引领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充当时代前进的号角与旗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软实力”,它同时也是一种“硬实力”。从“软实力”的意义上说,人们的观念、思想、智慧、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力等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硬实力”的意义上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和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提升,都显示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因此,世界文化形态的新变化,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新提升,势必更为紧迫地要求我们加大文化创新的力度。

  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能不能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决定着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建设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就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积极“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当前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精神的激扬、淬炼与提升,切实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并及时而持久地将之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以说,文化能否实现与时俱进,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如何,主要看上述文化创新任务完成得如何。而完成好文化创新任务的有利条件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党的理论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创新的成效首先取决于理论创新的进程与成果。因为文化创新的最高层次是理论创新。理论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又对文化具有领衔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创新对文化创新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文化创新只有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才能健康而有效地进行。当然,创新和与时俱进,并不排斥对文化传统和理论成果的继承,只是这种继承不是简单的“拿来”和平面化的延伸,而是在新的理念和机制中进行审视、评判、升华和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其注入实践的鲜活液汁,赋予其以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文化创新必然是充分适应世界潮流、体现时代精神的创新,必然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创新,必然是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创新,也必然是反映人民群众意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创新。

  文化创新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两大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物质和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在两大因素中,文化对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最具决定性作用。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往往是要看他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当前,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条件下,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已得到了相应的满足,而对精神文化生活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不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重视文化创新和文化建设,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空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就难以实现。因此,只有加大文化创新的力度,才能生产出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有力地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正确把握文化创新的方略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的现实形势下,我们的文化建设要有新思路、新创造、新突破和新收获,就必须确立科学的文化创新方略。根据十六大精神,我们应该在理论探求与具体实践中,切实把“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地统一起来,并以之作为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方略。

  从表面上看,“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似乎有矛盾,或者说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其实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运作方略。这个方略要求我们在推进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但要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作为基础和目标,而且要以世界的发展作为背景和参照;不但要有历史的眼光和民族的眼光,而且要有时代眼光和世界眼光。务求通过创新的实践,不断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竞争力,使文化真正成为马克思所说的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方面的生产力”。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是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追赶和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敏锐地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和新走向,积极地使自己融入世界先进文化的主流。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因为作为意识形态、精神产品和美学结晶的文化,其价值支点就在于它的特色和个性,而孕育和蕴蓄这种特色与个性的环境与土壤,则始终都在于它的民族性和在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深刻的传统性。我们要关注、参与和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拿出深深钤印着中华民族历史与现实的鲜明标记的优秀文化产品。只有这种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洪炉中铸冶出来的文化产品,只有这种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才是最有特色和个性的,才是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当然也才是最容易和最能够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的。

  事实上,文化一旦失去特色和个性,它就必然要失去光彩与活力。而失去光彩与活力的文化又怎么可能站到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呢?因此,构成和支撑世界文化发展前沿之文化景观的,必然和必须是各呈特色、各显个性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当然,这些风貌各殊的文化景象也应当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先进、刚健、新颖和美奂。

  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我们之所以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主要是为了及时地更好地适应和驾驭世界文化的大变化,并从这种大变化中获益和胜出。世界文化的这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与结合中,出现了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向运动。文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化,而是广泛地进入了社会生产领域,或者反过来说,经济活动已与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专门从事文化生产、文化经营和文化服务的文化产业。二是文化与科技特别是与现代高新科技的互动和结合,从而使文化的载体、文化制作和文化传播的形式更加现代化、多样化。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等文化形式与载体的出现,更使文化的表现力与感召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挥和大提高。三是文化与政治的互动与结合。在前两方面变化的基础上,文化与政治结缘已成为一种走向和趋势。在许多情况下,政治都需要借重文化的形式加以实现,并通过强化文化以弥补政治变革所出现的意识与权力空档。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已经成为进行政治斗争、国际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对文化市场的争夺不仅仅是争夺票房价值,争夺经济利益,更主要的是对广大受众的争夺,对受众注意力和意识倾向这种特殊的精神资源的占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舆论的控制与引导。因此,失去文化市场就意味着失去政治优势,意味着政治影响力的边缘化及至萎缩或丧失。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而文化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动力,特别是在当代条件下,信息的国际流动与知识的快速传播,大都是以文化为载体而加以实现的,这使文化的意义与功能空前地延伸和扩大了。我们再也不能习惯性地将文化仅仅理解为是一本书、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那样的东西了,它已经成为一种观念和产业,一种精神和素质,一种思维和构体。它与经济和政治紧紧地交融在一起,并以广泛的多样化的形式深刻地影响和规划着我们的生活与事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是充满科学精神与丰富内涵的,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地贯彻执行,我们就一定能够获得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世界文化潮流的自主能力,随时取得在新时代、新环境中进行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的自主地位,从而使我们中华民族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形成空前的高度的文化自觉。

  在二者结合和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时代价值与重要意义,并以求实的态度实践之,以科学的方法实现之。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还说,必须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传统美德在什么地方呢?就在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从战略的高度为文化建设定位的,也是从战略的高度提出“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全面的理解、辩证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

积极拓展文化创新的途径

  我们要有力和有效地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在积极实施文化创新方略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文化创新的途径。

  途径之一: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断为文化创新开掘不竭的源泉。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创新的主体,而且是精神文明创新的主体,他们的创造性实践永远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源源不断地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撷取思想和智慧,汲取才情和养分,同时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不断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一是态度要端正。没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没有对人民这一历史创造主体地位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就不会关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更不会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二是方法要科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零散的认识集中成系统的认识,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转化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巨大精神财富和理论导向。三是措施要到位。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努力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能够得到及时而有效的科学总结和全面升华。

  途径之二:继承和改造民族传统文化,构筑实现文化创新的深厚基石。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选择性继承,任何文化,都不可能也不允许摒弃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从头开始。一旦离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发展民族的先进文化就会失去根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正确的态度只能是:一要辩证地认识和唯物地对待。今天的中国是“昨天”和“前天”中国文化的合乎规律的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者,我们当然要尊重历史,而不应割断历史,更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更新的过程,积累是更新的基础,更新是积累的旨归。所以,在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反对颂古非今、厚古薄今的做法,又要反对一切倒退和复古泥古的观点。二要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基本思想、基本观念本身具有两重性,有时甚至会出现优弊并存、瑕瑜互见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对具体文化成果和文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以便真正做到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三要开放地审视和现实地对待。这也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时代的眼光,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正确地判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通过升华和扬弃,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途径之三:学习和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扩大实现文化创新的广阔空间。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成果,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交流和融合,将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最终是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优秀成果的诱掖和滋养的。所以,我们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推进中外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西方文化,真正做到择其优而祛其弊。二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充分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努力实现西方文化的中国化。三要坚持从现阶段实际出发,为现阶段任务服务的原则。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既看到我们的优势,更要看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从而以博大的胸襟、积极的态度,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进步文化成果,以服务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途径之四:加快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实现文化创新提供灵活机制与强大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文化体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很难适应文化创新的现实需要,亟待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既具有一般行业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充分考虑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特点,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有序进行。

  途径之五:发展和繁荣文化公益事业,为实现文化创新建立健全基本保障体系。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文化公益事业面向全社会,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国家必须在投入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同时鼓励他们面向市场,努力降低其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不断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对那些产品和服务的商品属性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则要逐步推向市场,由国家产业政策给予指导。要完善和落实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途径之六: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为实现文化创新不断拓宽领域和增强活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就是说,只有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的创新成果才能更快更好地进入社会价值体系,并按照价值诉求与社会属性、经济规律与精神特点、物化性质与文明旨向等诸方面的有机化一体化运作,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面上发挥更广泛和更积极的作用。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既要大力开发文化的经济价值,又要保证文化的社会价值,决不能忽视文化的社会价值而片面地单纯地追求文化的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文化产品实际上成为商品,但它并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有特殊属性的商品。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特殊在这种商品具有文明的品格和意识形态的属性,即使它作为商品,其社会功能也在于要给人以知识与智慧、美感与欣悦、纯洁与高尚、鼓舞与激励。所以,文化及其产品,其价值取向是必须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其价值范围也是必须受到一定的规束的。我们应当认识到,不论是附有文化符号和文明内涵的文化的物质形态,抑或是以交换为直接目的向社会提供劳务形态的文化服务,虽然都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其最本质的属性则永远都是超经济的社会属性。文化的这种社会属性不仅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和社会功能,而且也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先进的性质和品格,至少也应当具有健康的、有益无害的素质与效能。人们之所以需要文化消费,其目的就是要获得愉悦和睿智,提升思想和精神,受到激励和鼓舞,这就使文化的商品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了同质点。只要我们恰当地处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可以实现高度契合与统一的。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盯上我国的巨大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如果不抓紧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总体实力,就很难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就很难应对国外文化产业、文化资本、文化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以资产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现跨地区发展和多媒体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逐步形成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行业联动发展,形成面对21世纪的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光明日报》2003年07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