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交量的基本形式:
1) 温和放量
2) 逐步放量
3) 阶段放量
4) 回调量缩买进
5) 回调量增卖出
6) 突破历史新高成交量放量买入法
7) 阶段创新高成交量放量买入法
8) 下降趋势突破成交量放量买入法
9) 成交密集区,放量上涨买入法
10)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同等价位换股)
成交量八大演变过程及量价时空
1. 成交量的八大演变过程
1) 量增价平,上涨初期:①股价盘整 ②股价不跌 ③股价起稳
2) 量增价涨,买入信号(进攻)
3) 量平价增,持续买入
4) 量减价升,继续持有
5) 量减价平,示警:出现突发性巨量和天量,大阳(阴)线出货
6) 量减价跌,卖出信号
7) 量平价跌,继续卖出
8) 量增价跌,观望
从时间上分:1)分时成交量
①1分钟成交量 ②5分钟成交量 ③15分钟成交量
④30分钟成交量 ⑤60分钟成交量
2)日成交量
3)周成交量
4)月成交量
5)年成交量
3.成交量的功能
真实的反映股市供求关系的变化
4.成交量图形分析
1)逐渐放量
②虽有时会出现忽大忽小的成交量,但成交量总体呈上升态势
技术含义及操作建议:
① 在涨势初期出现,为上涨信号,后市可跟进做多
② 在上涨途中出现,后市看涨,可继续持股做多
③ 在涨势后期出现,为转势信号,不可盲目跟进做多
④ 在跌势初期出现,为卖出信号,应及时退出观望
⑤ 在下跌途中出现,后市看跌,应继续持币做空
⑥ 在跌势后期出现,为转势信号,不可盲目杀跌
备注:在大盘或个股有了较大涨幅后,出现逐渐放量的现象,要密切加以关注,以防接住最后一棒
2)逐渐缩量
②虽然有时会出现忽大忽小的成交量,但是成交量总体呈下降态势
技术含义及操作建议:
①在跌势初期出现,后市看跌,应及时退出观望
②在下跌途中出现,为弱势信号,应继续做空
③在跌势后期出现,为止跌信号,不可盲目卖出
④在涨势初期出现,信号方向不明,不必急于跟进做多
⑤在涨势途中出现,有转弱的可能,谨慎做多
⑥在涨势后期出现,为滞涨信号,可分批退出
备注:①在大盘或个股有了较大跌幅后,出现缩量现象,此时,不应盲目跟着杀跌,以防割肉割在地板上
②在上涨途中,出现逐渐缩量常会出现回档整理现象
③对一些超强势股缩量后出现大幅上涨的现象,常规的量价分析方法对它已不适用,投资者可看5日均线操作,只要5日均线不破,就可一路持股做多
3)快速放大量
特征:①既可出现在涨势中,又可出现在跌势中
②在连续出现较小量之后,突然出现很大的成交量
技术含义及操作建设:
①
② 在上涨途中出现,信号方向不明,应谨慎做多
③ 在涨势后期出现,为见顶信号,不可盲目跟进做多
④ 在跌势初期出现,为助跌信号,应及时退出观望
⑤ 在下跌途中出现,继续看跌,不可逢低吸纳
⑥ 在跌势后期出现,为转势信号,不必恐慌抛售
备注:①长期大幅上涨后,出现快速放大量,往往是多头陷阱,此时不宜再继续做多
②长期大幅下跌后,出现快速放大量,往往是空头陷阱,此时不宜再做空
总结:高位放出巨量为见顶信号,低位成交量极端萎缩为见底信号
4)快速出小量
②在连续出现较大量之后突然出现很小的成交量
技术含义及操作建议:
① 在涨势初期出现,为回档信号,因此不必急于跟进做多
② 在涨势途中出现,信号方向不明,应谨慎做多
③ 在涨势后期出现,为转势信号,可分批退出
④ 在跌势初期出现,为止跌信号,应及时退出观望
⑤ 在下跌途中出现,后市看跌,应继续持币观望
⑥ 在跌势后期出现,为见底信号,不应再继续杀跌
备注:①在上涨途中出现快速放小量,常会出现回档整理现象
②在涨势后期出现快速放小量,往往是因为买盘跟不上,这样就很容易遭到空方的攻击,所以此时应减仓操作或退出观望
5)量平
②虽然有时会出现忽大忽小的成交量,但总体呈基本相同态势
技术含义及操作建议:
① 在涨势初期出现量中平,量大平后市看好,可跟进做多
② 在上涨途中出现量小平,继续看涨,仍可持股做多,出现量大平后市看淡,可退出观望,量中平,方向不明
③ 在涨势后期出现量大平为滞涨信号,可分批退出
④ 在跌势初期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量平,后市看空,应及时退出观望
⑤ 在下跌途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量平,继续看跌,仍应持币做空
⑥ 在跌势后期出现量小平,为止跌信号,不应再看空做空
备注:所谓量小平、量中平、量大平都是与量平之前的成交量相比较而言的,如前期成交量一直很小,后来连续几日量放大1倍(1倍以上)且总体呈基本相同态势是量中平,连续几日量放大2倍(2倍以上)总体成交量呈基本相同态势是量大平
成交量从下跌→止跌→上涨的过程,在成交量图形上形成一个坑是最佳买入时机
特征:①股价上涨需要有量下跌无量成交量萎缩空方力量减弱,当无法缩小时,表明空方抛售力量已达极限而后就上涨
②大盘每次中期调整都是散兵坑
③买入时机参考狙击手软件五线一点才有效
散兵坑与地量的区别:
① 地量:当成交量萎缩的不能再萎缩时
② 天量:地量之后的放大量
③ 散兵坑是股价下跌快萎缩到地量之后又马上放量上涨,形成时间短,而地量形成时间长
成交量的量化标准买卖点
成交量多少才为大?多少才为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过统一的标准。由于流通股本大小的不同,不同市道中的成交量以及个股在不同阶段中成交量的大小也不同,因此也很难有个统一的标准。
一、衡量成交量大小的工具
a.换手率 换手率是成交数量与流通股本的比率。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成交数量/总流通股本×100%。换手率可以按日、周、月、年、分时和一定期间分成日换手率、周换手率、月换手率、年换手率、分时换手率、期间换手率和总换手率等,计算方法也很简单,将需要计算统计期间的成交数量/总流通股本×100%
b.量比 量比是一定期间内时成交数量与前期一定时期内的成交数量之比。量比一般是以单日期限内的成交数量与前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成交量同比。量比可以分为单日比、3日量比、10日量比等。量比的统计公式为:即时成交数量/前期某一相同时段内成交数量。如5日量比:当日成交500万股,前5日内日平均成交300股,则5日量比为,500万/300万=1。67。表示该股成交量温和放大。再如单日10分钟即时量比:开盘10分钟后成交10万股,前5日内每分钟平均成交2千股,则前5日10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为2万股,5日即时量比为,10万/2万=5。表示该股在开盘10分钟以内成交量著放量,盘中异动。
量比大于1,表示成交量放大,量比小于1,表示成交量缩小,量比等于1,表示成交量持平。
二、对成交量大小的定义
有了换手率和量比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对成交量的大小,从数量上加以界定。
以换手率界定成交量大小,我个人认为1%以下为稀少,3%左右为温和,5%左右为较大,7~8%左右为很大,10%左右为巨大,15%以上为特别巨大。
以量比界定成交量大小,1以下为缩量,2以下为增加(或者为温和放量),5左右为显著放量,7~8左右不大幅增量,10左右为巨幅增量,15以上为突增巨量。
三、各阶段成交量的盘面特征
1.吸货阶段成交量的盘面特征
股价震幅加大和成交量放大是庄家吸货最主要的般面特征,即便是庄家悄悄地隐蔽吸货,成交量依然需要适当放大。庄家在底部区域吸纳不到足够的筹码,股价就不可能企稳上行,底部也就不能成立。庄家有三种最常见的手法,吸货阶段股票的成交量。
a.隐蔽吸货时成交量的特征
隐蔽吸货的周期很长,一般都在半年以上,较长的超过一年以上,日换手很少,一般在3%以下,股价走势平淡,涨跌都不显著。股价形态往往形成大箱体或者大圆弧底的走势。
b.震荡吸货时成交量的特征
震荡吸货的周期要比隐蔽吸货的时间要短,大约需要两个月到半年左右。日换手率在5%左右,吸货后期的日换可以超过10%。此外,盘面的 他特征有:日震荡幅度较大,震幅最低在3%以上,一般在5%左右,震幅大的可以达到7%~8%。吸货时的日涨幅,大部分在3%~5%之间,个别情况下可以达到7%左右,除了在吸货后期,并且洗完盘后在上攻前进行试盘,极少出现涨停板。K线组合以大阴大阳隔日交替或者大阴大阳两、三天交替为主。股价走势逆大盘涨跌,或者虽然与大盘顺势,但与大盘或其他个股相比,涨跌幅度“过度”。股价形态往往形成震荡上行的态势。
c.拉高吸货时成交量的特征
拉高吸货时间周期最短,日换手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7%以上,个别可以达到20%左右。震幅一般也在5%以上,并有可能出现涨停板。洗盘的方式走形态波段洗盘为主。股价往往能够走出领先或者独立于大盘的走势强劲。股价形态往往形成V型反转或者走出火箭升天的形态。
2.盘整阶段成交量的盘面特征
在盘整阶段,股票成交量大多处于缩量状态。由于盘整在股价走势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仍然要视盘整所处的阶段和股价位置区别对待。
a.吸货中初始盘整时,成交量的特征
吸货中初始盘整,大都以K线组合的洗盘方式进行整理,时间很短,一般仅数日,可以说不能称之为“阶段”。吸货中的盘整,上涨的成交量大于下跌的成交量,下跌成交量一般是上涨成交量的2/3左右,如果庄家以高开低走收大阴线的方式洗盘,下跌的成交量可能会大于上涨的成交量。
b.吸货一段时期后盘整时,成交量的特征
吸货以后,由于不少筹码已集中在庄家手中,外面的筹码较少,这时候的盘整,成交量处于明显萎缩的状态。此外,主动性买盘减少,震幅也明显减少。
c.拉升途中盘整时成交是量的特征
拉升途中的盘整,成交量基本也是呈缩量整理态势。但是,如果拉升的时间较短,拉升较急,就不太可能以缩量的方式盘整。这时候一般以巨阴K线整理,或者以局部假的小型头部形态来整理。
d.最后拉升前盘整时,成交量的特征
最后拉升前的盘整,一般出现在股价上涨幅度已经很大以后,再继续拉升因跟风盘较少,拉升乏力,同时庄家也不愿意让跟风者占到太多的便宜,当然更重要的是股价需要为最后拉升派发而蓄势。这一阶段起码需要两个上,一般在六个月左右,较长期间在九个月甚至一年。这一阶段成交量以交投逐步清淡为盘面特征,这期间往往可以创下该股票最低历史成交量(股价还没有到位,庄家和参与的都看好后市而不卖,所以成交量就稀少)。
e.出货盘整时成交量的特征
出货时的盘整可能是盘整中唯一不缩量的情形。出货时,庄家以及参与者心态都很浮躁,这期间的盘整时间一般很短,少则几天最多也不超过两个月,与其说是盘整不如说是震荡。这期间成交量往往很大,下跌的成交量常常超过上涨的成交量。
3.拉升阶段成交量的盘面特征
拉升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庄家吸完货洗完盘以后,股价需要脱离成本区进行整理,因此庄家把股价拉高;再一种情况是,股价在成本区以上进行充分整理或者股价已经上涨几个波段再充分整理以后,庄家为了让股价到达预定的出货区域所进行的拉抬。我们所说的拉升指后一种情况。
在拉升阶段,成交量一般呈逐步放大趋势。当然,也要视股票上涨的幅度,庄家所控制的筹划码多少,市场筹码的锁定程度,特别是庄家的控盘手法而定。
总体涨幅在一倍多的股票,因为市场的筹码锁定程度不好,加上庄家也要急于派发变现,所以拉升时成交量呈放大态势。这类股票成交量放大的程度,取决于庄家的控盘手法。
▼ 总体涨幅在一倍多的股票,因为市场的筹码锁定程度不好,加上庄家也要急于派发变现,所以拉升时成交量呈放大态势。这类股票成交量放大的程度,取决庄家的控盘手法。
① 总体模样呈直线上升态势的,属于凶悍拉升,庄家急于出货,到顶部以后成交量往往突然剧增。
② 总体模样呈平缓震荡上行态势,股价就可能没有像样的拉升表明;要么是庄家不急于出货,要么是主力的实力不够。这两种情况导至一个共同的后果是,股价上涨到最后阶段,成交量反到呈逐步递减的态势。由于股价没有急剧拉升,短线跟风的就会逐步减少;股价不断震荡上行,经不断换手以后,买入的大部分都是那些看好不卖的,所以成交量只能逐步递减或者萎缩。
▼上涨两倍以上的股票,因为庄家控制了大量的筹码,目庄家和市场的筹码高度锁定,所以拉升中成交量呈逐步缩减的态势。这类股票成交量逐步缩减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在拉升以前,股价在上涨一倍左右的位置经过了充分的换手(震荡、洗盘并做出了假的局部头部形态)。
4.派发阶段成交量的盘面特征
因为庄家控筹划多少不一样,股票上涨幅度不一样,特别是庄家控盘的能力和手法也不一样即便到了壮家的派发阶段,股票成交量也是有很大变化的。在派发阶段,股票成交量总体放大是最普遍的形式,成交量减少是特殊形式,成交量的具体变化依股票的具体走势和模样而、确定:
a.普通方式拉升派发的成交量特征
以普通方式拉升的(上升角度呈45)。上涨幅度不是太大(一倍左右),一般需要以震荡方式派发,成交量在震荡的每个波段峰顶放大。一般来说,日换手率在7%以上,10日量比在5~10以上,就得警惕波段见顶;如果涨幅已很大又持续数日成交量放大,庄家派发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看不明白时,可以退出,先当波段见顶对待)。
b.疯狂拉升中派发的成交量特征
在疯狂拉升中派发也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情况。庄家往往在拉升阶段后期震荡派发,成交量呈放大态势,日换手率连续几天在百分之十以上,甚至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即便阴K线成交量也不见显著缩小。
c.拉升结束后集中派发的成交量特征
这类股票在整个拉升阶段成交量虽然逐步放大一点,但是不显著,在疯狂拉升阶段结束以后,再以形态整理的方式出货(如做出局部的多重底部、局部突破形态等等),这时候成交才放出巨量,成交量在这一时段内集中放大,庄家也是在这一时段内集中派发。
d.假蓄势整理震荡派发的成交量特征
这种情况属于在疯狂拉升中没有机会派发,疯狂拉升阶段结束后也没有也没有立即集中派发,而是筹股价经过较大回落后,以假蓄势整理形式在震荡中逐步派发。这样的派发方式与前两种拉升派发方式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拉升最高价位不是其主要的派发目标,比最高价位稍低的某一区域者庄家想要真正派发的目标价位区域,最高价位只不过是诱惑别人上当的幌子。庄家把股价拉到出货目标价位区域以上,等回落较大幅度后再回抽,让别人感觉股价正在进行蓄势整理,仍有不小的上涨空间,再放量出货时让别人误以为价升量增,成交量配合很好,股价就要放量突破,这样反而容易使别人上当受骗。如果在疯狂拉升中或拉升结束后立即集中派发,从形态来看好似悬崖峭壁,“巩高”的人不敢跟,“指标”派也会感到指标超买而不买,筹码反到不容易派发出去。
整理间的最大日成交量大于见顶之日成交量,是这类股票的特点,也是庄家的显著“破绽”。
e.涨幅过大派发困难的成交量特征
最后这种情况属于股价上涨幅度过大,庄家筹码控制过多,跟风的也很稀少,庄家派发极其困难,成交量只能呈萎缩的状态。
由于涨幅巨大、股价过高,此类股票派发极其困难,庄家在高位根本没有办法顺利出局,参与其中获取收益极为困难,而日后面临的突发风险却十分巨大。
5.回落阶段成交量的盘面特征
股价回落实际上就是股价下跌,庄家派发完毕以后股价进入回落阶段,在回落阶段。成交量总体特征为成交稀少,但是在反弹时成交量略有放大。
在回落阶段,成交量遇反弹时也有明显增加的可能。
6.成交量的误区
① 盘面上的成交量并不都是庄家的成交量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成交量是庄家与大家一起共同参与成交的,从盘面上分清哪些是庄家的成交量,哪些是大户的成交量,哪些是散户的成交是十分必要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一些超级大户的成交量误以为是庄家的成交量,除非是庄家请来的“朋友”,否则超级大户们参与后,股价走势在一段时期以内可能会背道而弛。与超级大户的行为相比,庄家的行为更具有目的性、方向性、主导性和持续性。因此,即便碰到数量较大的成交量,也要注意区别成交量的性质,重点抓住庄家的意图进行分析,如果不符合庄家的逻辑,那就可能是超级大户的行为。
② 成交量可以通过缩短时间来夸张或者通过拖延时间来隐蔽
如拉长吸货或者出货的时间周期,巨量成交就会被隐盖。
③ 制造虚假的成交量,成为庄家经常利用的欺骗手段
最常见的方法是对倒。在某个阶段,由于参与人较少,庄家只能制造“繁荣”,靠盘中对倒来增加成交量。最常见的是在拉升途中,庄家需要增加成交量来吸引人气;其次,股价上涨幅度巨大以后,在顶部跟风的人稀少,庄家也需要以对敲的方式保持一定的成交量以吸引别人买进。
放量吸盘是对倒的一种特殊形式。庄家利用局部形态制造“头部”假相,一般等股价上涨一段幅度以后,以巨量跳空高开低走的手段,制造成交量巨大的阴K线。庄家在别人无法看到的买三价位以下(电脑只显示买一、买二、买三的价位和数量),连续不断挂大买单,再用自己的部分筹码参杂在汹涌的卖盘中,制造出慌不择路的“逃命”气氛,以增加“恐怖”效果。
④ 没有真实的成交量,上涨需要调整
缩量上涨的,包括尾市最后几分钟内推广高的个股,股价一般需要进行调整。因为股票在上涨的价格区间内没有真实扰交,股价就不可能企稳(前期涨幅不大的,经过多次充分换手、洗盘的除外)。
量价配合论
成交量和股价变化都是孤立的,离不开了成交量的股价变化是不真实的,离开了股价变化的成交量是没有市场意义的。成交量和股价变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且是大有名堂的。
量价配合是研究股票价格总体走势并从本质上掌握股票中、长期涨跌规律的重点。掌握股价与成交量相配合的规律,是战胜一切庄家的法宝原因主要在:
一、太注重股价短期的走势而不注重股价走势的整体模样
二、太注重股价的涨跌而略股票所处的位置和阶段
三、太注重各类形态的研究,而略了成交量与各类形态的本质联系
四、太注重形态与成交量的现象研究,而略了它们背后的本质问题(庄家的意图)
总体说来,价增量增、价跌量减、量在价先,是成交量与股价联系的普遍规律。
价格上涨成交量就必须相应增加,股价仍有可能继续上涨,如果股价上涨成鹇量跟不上,则股价上涨的趋势可能会改变。所之股价下跌,成交量也会相应减少(刚刚从顶部下跌时成交量可能增加以及股价就要见底,庄家故意打压造成恐慌性抛盘成交量也不可能增加除外),股价如果已经下跌了较大幅度以后,成交量减少得几乎没有了,股价下跌的趋势也有可有改变。
由于股价高低不同,成交量大小不同,股价所处的位置和阶段不同,计庄家操纵股价的目标不同,以及市道的不同,量价规律是变化多端的。根据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在致总结出一些量价配合的一般变化规律。
1.成交量大,股价涨
2.总体说来,股票成交量放大、股价上涨。趋势继续上涨。但是,由于成交量放大的程度不同,股价上涨的幅度不一样,加之大势、市道的不同,以及个股所处的位置和阶段不同,也不能肯定后市的发展趋势就一定向好,要根据这些具体变化因素综合确定。
成交量小幅增加,股价大幅上涨,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小幅增加股价大幅上涨,上涨趋势可能改变或者股价需要调整。
如果处在拉升过程中,股价继续上涨。
如果处在拉升阶段后期,股价即将见顶。
④ 如果处在下跌过程中,股价反弹即将结束,并且后市仍然持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