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 生 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一个初三普通班里排名总是倒着数的学生。让人看着想哭。不是因为成绩,即使数理化三门功课加起来只有区区150分的学生不罕见,关键是这样的孩子,却总是自命不凡。更不幸的是,这孩子被我撞见。我们以教授理科为主要内容。但这个教起来十分困难的孩子也并不让人想哭。有的孩子就是不想学,不愿学,不会学,成绩很低。这不可怕,因为术有专攻。 我以为,想哭的,是看到孩子的作文。以及老师们的评语。 到底什么让人想哭?而且是有一种哭的冲动? 孩子让我看的第一篇作文,是一篇满分作文。通篇看作文语言流畅,被老师圈点过的“优秀”之处共三处之多,老师的评语不乏溢美之辞。然而,这篇作文是该学生并不满意的。学生把此文称为“随手写的,挺烂的”。 有此话,我不敢想象孩子认为好的作文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当看了第二,第三篇之后,才认为孩子并非妄言—— 在一篇得分极低的作文中,孩子用了几十字的开场白,用来呼应作文主题——环保。然后,文风陡转:在规定时间、规定字数(600汉字,含标点)的前提之下,孩子居然洋洋洒洒了四页A4纸的现代诗。语言之美、对仗之严,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地好!这真的是出自15岁男孩之手?回头看看文体要求,没有中高考的“除外诗歌”,孩子创作成功了。尽管字里行间还留着天真幼稚的痕迹,但是,这诗足以让我望尘莫及。说实话,在此之前以及写本文之时,我还是自认为文笔说得过去。但我真的不如孩子。字里行间看得出那个嫩嫩的心灵,要表达的是对无尽星空的向往,对美好世界的憧憬…… 我不太读现代诗,我不太懂现代诗的美到底该从何谈起。但是,如果把这首诗放在报刊之上,我,并不认为牵强。 然而这还不算其。因为往后翻去,孩子的作文,竟还有以文言文论述的珍惜——《握有》。从开始的四字文言,到后面的行云流水,真不知道若多通假字,多少15岁的少年能如此运用自如。也说不清,当这篇很像《小石潭记》的文风的短文除了仅占500字版面之外,还有多少不符合作文要求之处。 叹服。这是读完十来篇“差生”作文之后的第一印象。然而,孩子又是一个即将中考让家长不知所措的初三学生。他很可能没有高中可上,很可能在中考中一败涂地。但是,老师给的评语也只有无可奈何的“个性”,非其他之后,孩子的前途该是如何?好在,孩子的父亲有着不错的事业,孩子的前途也许可以用“出国”作答案。但是,如果换作普通人家,如果孩子的父亲真的拿不出百万巨资为孩子铺就一条也许不错的路,孩子将变得如何?距中考只有区区半年时间,孩子不可能(孩子也根本不想有)任何改变,我们能给孩子个“学”上吗? 谁让这孩子生在当今的?如果换作科举年代,如果不是唯分数论成败的时期,凭孩子这文笔,我想,比我们同龄时也许要强出太多太多。但是,孩子仍然必须面对没有学上,考不上高中的命运。我们的教育,在做些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