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腑结构与功能(图文并茂)

 顺馨 2011-02-20

脏腑结构与功能(图文并茂)

脏腑结构与功能(图文并茂)

心阴:
心之阴气,与心阳相对而言,心之宁静、内守、濡润的一面,并可制约过亢的阳热。生理学名词。即心的阴液,与心阳相对而言。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并和肺阴、肾肺等的消长盈亏有关。如阴虚内热的病症,常同时表现心、肺、肾等三脏阴液的亏乏。

  心阴不足心律失常的治则是:滋阴养血,宁心安神。方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人参 6g,玄参10g,丹参12g,茯苓12g,五味子10g,炙远志10g,桔梗10g,当归12g,天冬12g,麦冬15g,柏子仁12g,酸枣仁12g,生地15g。方用天冬、麦冬、玄参、生地滋养心阴;当归、丹参补心血;人参、茯苓补心气;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炙远志养心安神。共凑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之功。

  若阴虚不甚,虚火明显者,临床表现有心烦、眠差、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者,可用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水飞朱砂3g,黄连6g,生地15g,当归15g ,甘草10g。本方有清泻心火、养心阴、补心血、宁心神之功效。

心阳:心之阳气,与心阴相对而言,心之兴奋、推动、温煦的一面。生理学名词。心的阳气,与心阴相对而言。心阴、心阳互相依附为用。心阳是心气的体现。心气虚则气短,脉弱,心悸,自汗,精神萎靡。心气大虚则伤及心阳,出现寒象,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证候。

肝阴:肝之阴气,与肝阳相对而言,肝之滋养、宁静、柔润的一面,并能制约过亢的肝阳。

肝阳:肝之阳气,与肝阴相对而言,是肝之温煦、升发、疏泄的一面。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阴不制阳﹐就会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脾阴:脾之阴气,与脾阳相对而言,脾之宁静、濡养、收摄的一面,并可制约过亢的阳热。

   脾阴 ,生理学名词。

  ①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

  ②指脾脏本身,与胃阳相对而言,脾脏为阴,胃腑为阳。

  ③每脏皆有阴阳,脾阴与脾阳相对而言。

脾阳:脾之阳气,与脾阴相对而言,脾之温煦、推动、升清的一面。脾阳,生理学名词。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脾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运清阳、温煦四肢肌肉等功能,都是脾的阳气完成的。如脾阳虚,可见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溏泄、四肢不温,或痰湿内生,或水湿停滞等一系列症状。

肺阴:肺之阴气,与肺阳相对而言,肺之滋润、宁静、内守的一面,并可制约过亢的阳热。即充养肺脏的津液,或称“肺津”。肺阴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与肺气相互为用,为维持肺功能所必需。临床上的肺阴不足,往往见乾咳,舌苔薄白干燥。肺阴的进一步耗损可以呈现肺燥火盛的证候。

肺阳:肺之阳气,与肺阴相对而言,肺之温煦、运动、升散的一面。

肾阴:肾之阴气,与肾阳相对而言,是肾之宁静、滋润、濡养和成形的一面,并可制约过亢的阳热。

    肾阴,生理学名词。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起着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将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肾阴和肾阳是机体各脏阴阳的根本,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体内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   

    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过度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为元阴、真阴、真水。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过度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慢,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化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静内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  

    有时也称肾精为肾阴。

肾阳:肾之阳气,与肾阴相对而言,是肾之温煦、推动、运动、兴奋和气化的一面。

肾阳 中医名词。亦称“真阳”.“元阳”.“命门之火”。

  肾中精气是机体活动的根本,对机体各个方面的生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将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肾阳有温养腑脏的作用,为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与肾阴相互依存,两者结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过度的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为元阴、真阴、真水。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过度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慢,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化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静内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

 

胃阴:胃的阴液,与胃阳相对而言,指胃之柔和、滋润的一面,与胃阳相互协调,以维持胃的正常通降及纳食化谷功能。生理学名词,胃的津液,与胃阳相对而言。胃阴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临症指南医案·脾胃》:“知饥少纳,胃阴伤也。”温热病热盛伤胃,导致胃阴亏耗,出现烦渴、咽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温热论》:“舌绛而光亮,胃阴亏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

胃阳:胃的阳气,与胃阴相对而言,指胃之受纳、腐熟的一面,与胃阴相互协调,以维持胃的正常通降及纳食化谷功能。生理学名词。胃的阳气,与胃阴相对而言。胃阳与胃阴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胃阳虚则寒,降纳失职,可见饮食不化,胃脘胀痛,呕吐清涎等症。《临症指南医案·脾胃》:“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

地支

脏腑

功能、作用

功能引起的病症

肝(将军之官

调节精神情志;

急燥易怒、抑郁寡欢;

促进消化吸收;

腹胀、呕恶、纳减;

维持气血运行;

肋痛、积块;

协助水代谢;

水臌;

调节经带胎产;

月经不调、滑胎、带下、不孕;

贮藏血液;

出血;

调节血量;

目干、夜盲、体麻。

脾(仓库之官

消化吸收

食少腹胀、便溏、面黄、消瘦;

水液代谢

水肿;

生血

血虚;

统血

出血;

转送营养;

腹泻;

维持内脏位置。

胃下垂、子宫下垂;

心(君主之官

犹如人的意念。

主行血、生血

心悸、头晕、面白、面灰、唇紫、胸痛

主精神、思维

神志异常、失眠、健忘;

肺(相傅之官

主出气;

主呼吸之气

呼吸异常、胸闷、咳嗽、喘促;

主一身之气;

少气懒言、肢倦乏力;

参与水代谢;

水肿、尿多或者尿少;

`助心行血;

胸闷、心悸、唇舌青紫;

输送营养到全身;

皮肤干裂;

调节气机;

气、血、水运行异常;

肾(作强之官

藏精、主水液、

主纳气、主生髓

髓有骨髓、脑髓

脊髓。

主生殖、

不育、不孕;

促进发育;

小儿发育迟缓、成人未老先衰;

参与血液生长。

血虚;

主水。

尿多、尿频、尿失禁或者尿少水肿;

纳气。

呼吸困难、喘气短促;

地支

脏腑

功能、作用

功能引起的病症

 

地支

脏腑

功能、作用

功能引起的病症

胆(中正之官

肝正常则胆正常接着脾

胃也跟着正常纳化饮食。

贮藏和排泄胆汁,

助饮食的正常消化。

黄疸;

主决断

胆怯、易惊、善怒、失眠、多梦

 

小肠(受盛之官

以器盛物、消化食物

、泌别清浊体现于大便、

小便是否正常。

小肠主液。

进一步消化

腹痛、腹胀、腹泻;

吸收营养

消化吸收障碍;

将残渣送到大肠

便溏、泄泻;

将余水渗入膀胱

小便少;

胃腑(仓廪之官

受纳腐糜水谷;

通降以受纳正常为前提。

接受容纳饮食

纳呆、厌食、胃胀;

初步消化饮食

胃痛、嗳气、嗳腐;

将食糜下移小肠

呕吐、呃逆、嗳气

大肠(传导之官

大肠主津。

排泄大便

便秘、泄泻、下痢;

将余水重新吸收

肠鸣、泄泻、便结;

心包(护卫之官)

保护心脏

邪气先犯心包再犯心。神昏、谵语

膀胱(洲都之官

津液在肾气化为尿。

贮存尿液

小便短少或者过多;

排泄尿液

尿闭、尿失禁;

三焦(决渎之官

一腔之大腑。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是元气运行的通道

影响全身活动;

是水谷运行的通道

水谷运行异常;

水液环周全身升降

上焦主纳、中焦主化、下焦主出

地支

脏腑

功能、作用

功能引起的病症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多种辨证方法:病因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等查病途径。这些辨证方法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补充,换句话说:是人体的不同侧面,站的立场不同则出现相应的辨证方法,所以,必须学会灵活运用这些辨证方法。

    可以这么比喻人体像一个国家结构:经络就是人体的交通枢纽;脏腑就是人体的城市房舍;气血津液就是活动于城市房舍的人们;卫气营血就是保护城市的士兵军队、环卫工人;三焦就是国家的京都或者是省府、市府等调度室。

 

十二经脉名称

对应脏腑

旺时

衰时

足少阳胆经

子时2300~100

午时1100~1300

右足厥阴肝经

丑时100~300

未时1300~1500

右手太阴肺经

肺脏

寅时300~500

申时1500~1700

右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

卯时500~700

酉时1700~1900

右足阳明胃经

辰时700~900

戍时1900~2100

左足太阴脾经

巳时900~1100

亥时2100~2300

左手少阴心经

午时1100~1300

子时2300~100

右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

未时1300~1500

丑时100~300

左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

申时1500~1700

寅时300~500

右足少阴肾经

酉时1700~1900

卯时500~700

左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

戍时1900~2100

辰时700~900

右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

亥时2100~2300

巳时900~1100

 

 一般情况,阴经走身体内侧,阳经走外侧。另外,手经属夏秋火金地支:小肠经、心经、胃经、大肠经、肺经、心包经。足经属春冬木水地支:膀胱经、肾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脾经

太阳经为上开,少阴经为下;少阳经为枢纽为表、厥阴经为里,阳明经为里闭

 

太阳经

少阴经

少阳经

厥阴经

阳明经

\ 阴中之阳

 

阴中之少阳

阴中之阳

胆经、三焦经

肝经、心包经

胃经、大肠经

 

枢纽

 

膀胱经、小肠经

肾经、心经

 

 

太阴经为上开,少阴经为枢纽、厥阴经为里、闭。

 

太阴经

少阴经

厥阴经

\ 阴中之阴

阴中之少阴

阴之绝阴、闭

肺经、脾经

肾经、心经

肝经、心包经

枢纽

 

 

 

十二经络之手太阴肺经

本经腑穴主治、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呼吸短促,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手臂内侧前缘痛,缺盆(锁骨上窝)痛,肩背和上肢掌面桡侧痛冷,肩背寒冷、疼痛等证。手心热,烦心,小便频数,尿色亦有变化等。

十二经络之手少阴心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咽干,口渴,目黄,胁痛,手心发热等。渴而欲饮,手上臂内侧疼痛,掌中热痛,心痛,心悸,失眠,神志失常。

病机分析:手少阴心经支脉从心系上夹于咽部,心经有热则咽干;

阴液耗伤手少阴心经穴位则渴而欲饮;心之经脉出于腋下,故胁痛;

心经循臂臑内侧入掌内后廉,心经有邪,经气不利,故手臂内侧疼痛,掌中热痛。

心脉痹阻则心痛;

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心悸,失眠;心主神明,心神被扰,则神志失常。

十二经络之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等证。

十二经络之手太阳小肠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经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目黄,颊肿,肩臂外侧后缘痛等。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腰扭伤,目黄、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十二经络之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侯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汗出,颊肿(腮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无名指运动不灵等证。

十二经络之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穴位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十二经络之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齿痛、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如肠鸣腹胀,水肿,胃肠病、目、神志病、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血丑,胸部及膝膑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病证。

十二经络之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性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本经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血丑,头痛,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证。

十二经络之足少阳胆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锁骨上窝)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十二经络之足太阴脾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下痢,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十二经络之足少阴肾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便秘、泄泻。

十二经络之足厥阴肝经

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脏腑结构与功能(图文并茂)

 脏腑结构与功能(图文并茂)

脏腑结构与功能(图文并茂)

脏腑结构与功能(图文并茂)

 脏腑结构与功能(图文并茂)

从上面的脏腑分布图看,就知道为什么说:脾气与肝气都主上升,以及胃气与胆气都主下降。从阴阳类象角度看,脾在身体的左侧属阳性,阳主上升!所以,脾气主升。同样道理,胃在脾的右侧,右属阴性,阴主下降,所以,胃气主降。另外,肝在胆的上面,上属阳性,阳主上升!所以,肝气主升。同样道理,胆在肝的下面,下属阴性,阴主下降,所以,胆气主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