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是什么

 小易子 2011-02-21

风水是什么

“风水”也叫“堪舆”,“堪”即天道,“舆”既为地道。“风水”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而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也构成风水学的两大特征。“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郭璞的《葬经》:“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对此清人范宜宾解释为:“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由此可见,风水即“藏风聚水”之意。
我国古代先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居住地的安全和舒适,就学会了观察山川江河的态势和树木土石的变化,以及风雨气象的转换,以确定最佳的地点和方位定居。
风水学最初是作为帝王的御用术,应用于指导城邑、宫殿、陵址等的修建活动。风水学最早孕育于战国先秦时期,汉代就出现了《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等风水著作;而晋代郭璞的《葬经》则加速了人们对风水学的研究;唐代文学的兴盛,更加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宋代应该说是风水的盛行时期,风水理论体系也在这期间形成并臻于完善。这期间,借助周易的原理,随司南(指南针的前身)的推广而流行,形成了以重在阴阳、卦理论吉凶、主要确定室内外的方位格局为主的“理气派”,以及以山川形势论吉凶、为择址选形之用为主的“形势派”,其主要内容包括: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五大步骤。而明清两朝,风水师的勘察活动已从帝王宫殿普及到城乡民宅的各个角落……随着风水学在民间的逐渐导入,风水理论体系也在大众的参与下逐渐完善,并在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作用凸显。
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能简单地与迷信画等号。风水学是同地球物理学、地球磁场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气象学、宇宙星体学和人体生命学等学科融合一体的综合性学科①。它是关于"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理”即“易理”,它将阴阳作为说明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和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基本范畴②,“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讲究的是阴阳五行的平衡与相生相克之关系;“数”即“数术”。在古代,它被看成一种与天地共存的神来之物,具有自然法则的涵义,并受到人们的尊崇③。“气”是万物的本源,即生命的元气,存在于天地之间,感应于人④。中国古代认为“气”是万物内在的、流动的本质的体现。“气”的理论已经成为风水的中心问题,它要求人的小宇宙之气必须同周围环境的大宇宙之气相协调,相统一,秉承天地之气而大有作为,这是中国风水观的最基本的要点。“形”即利用建筑形体极其它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如地形地貌,山川植被以至光色等等。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是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⑤。
可以说:“风水”是一门艺术,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周密的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通过探索、调整、优化建筑、自然、人体等各方信息,并使之和谐共生,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发展的目的,达到天、地、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也就是说风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从自然界得到支持,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
从现代科学理论体系来看,风水学是一门集社会、天文、地理与一身的综合学科,它以大自然事物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法则,其中涉及到自然环境学、地质学、地理学、星象学、水文学、生态学、景观学、美学、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建筑学和道德伦理学等学科,同时还是一门研究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综合学科。
我们说:风水所指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风水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题①。
风水学是一种传承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在民间,一种择吉避凶、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是中国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
当代应该是风水学整合更新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事实求是地做出科学评价和阐释,才能更好地使其发展,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二、家庭装修与风水的关系
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即:天人和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风水的实质在于运用各种自然界有利因素,从而达到趋吉避凶,使人类生活得更舒适的目的。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要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了解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与配置。
我们说房屋装修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建筑主体、改善使用功能、美化居住空间。也就是说:房屋装修,不仅要体现美观漂亮,更重要的还要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健康。通过装修把建筑同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装饰的因素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黄帝宅经》曰:“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