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病穴位按摩治疗保健

 雨雪飘舞 2011-02-21
 
 
 

        更年期障碍: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
  每天坚持不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

    头痛:将大拇指压于左右的太阳穴上,一边用力压,一边做旋转的动作,共计做三十六次。注意每次按压后要稍微抬起拇指,并换气后再进行按压。
  患有慢性头痛或严重头痛的人,持续做此太阳穴摩擦法,一定可以解除您的痛苦。但此摩擦法并非对所有头痛都有很好的疗效,太阳穴摩擦法对于因血管原因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是对两侧太阳穴附近的头痛疗效更是显著。 

    睑腺炎(麦粒肿) 治疗睑腺炎,可以指压“二间”。将手握拳,在食指的第二关节有一深沟状,在沟状的顶端就是“二间”。这个穴道在针炙上是很有名的穴道,请务必牢记。
“二间”对治疗膝盖疼痛也非常有效

    湿疹: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治痒穴是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即可止痒。
  其次,以和前面相同的要领一面吐气一面按压叫做“太白”,即在脚拇趾下部,大骨外侧的穴位大约按20次。如此,因湿疹而引起的红色斑疹便会消失。 

        按揉然谷穴赶走糖尿病:然谷穴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每天晚上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穴,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按揉然谷穴,可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口腔炎 指压“口内点”对治疗口腔炎非常有效。“口内点”位于中指指根中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就能治愈口腔炎和疼痛。指压“口内点”,对其它口内疾病也很有效。

    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按揉天枢穴,赶走便秘:天枢穴在肚脐旁三个手指的位置,每日敲打几次可有效地通肠道,治便秘。

    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高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做10次。

        按揉耳背沟穴,赶走高血压:耳背沟穴位于耳郭背面,用手摸时可以清晰地摸到一条凹沟,此处就是耳背沟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耳朵的上半部分,用拇指对准耳背后的凹沟,依据凹沟的走势上下按摩,每次按摩15下,每天按摩3次,以耳部微微发热为度,力量不宜过大。经常按揉此穴不仅能降血压还能消除头晕目眩、耳鸣耳痒。

    按揉足三里穴赶走高血脂:足三里穴在将手掌心正对膝关节髌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达外侧就是足三里穴。按揉此穴时,先涂点红花油,每天早晚按揉8分钟。按揉此穴可以宁心安神,疏通经脉。

    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
  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感冒的穴位及指压法 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大椎”之处。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
  强力按压此穴位,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

    喉咙痛、鼻塞  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能治愈鼻病。“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治好鼻塞、流鼻水。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辨别各种香味激起食欲。

    按揉内关穴赶走冠心病:用力按揉内关穴能迅速止痛,调整心率。

    骨折、伤痕等后遗症:“列缺”穴在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最具效果。此穴位常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另外脚痛时,指压膝盖里侧中央称为“委中”的穴位最具效果。
  按压右手部“列缺”时,使右手放松,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相反的,如果是左手,则使左手放松,用右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
  委中是用两手的大拇指按压。也是一面吐气用力按压6秒钟。以上,每天反复做30次。

        按揉后溪穴赶走颈椎病:手握拳,掌指关节横纹的尽头就是后溪穴。用拇指按揉后溪穴,注意用力适中,每次5分钟,每天两次。按揉此穴能够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和眼睛疲劳都是眼睛酸痛所引起。
  
①轻按眼睛周围——将眼睛闭上状态的眼皮轻按到稍微有疼痛感。按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眼窝。
  
②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叫“客主人”穴,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指压时一面稍强吐气一面用手掌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
  
③“行间”是位于脚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这是治疗眼睛和肝脏的穴道。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到稍微有疼痛感,如此重复2-3次。这个穴道对运动不足、暴饮暴食而引起的眼睛疲劳最有效。

    肩膀肌肉僵硬、酸痛  能治疗肩膀僵硬、酸痛的穴位有三处。一处是颈脖子左右2厘米处的“天柱”。第二处是“肩井”。第三处是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使情绪好转的“膏肓”。
  指压这三处穴道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钟,如此重复10次,就可治愈肩膀僵硬、酸痛
 

    脚气 对脚气病有效果的穴位是在针炙治疗常使用的“足三里”凹洼的周围。
  找足三里的方法是使膝盖直立,使与膝盖相反的手的食指端向外侧,使食指的指根点置于胫骨上,抓住胫骨骨端,摩擦膝盖。在膝盖住手处食指指尖就是足三里。缓缓的吐气,并一面强力按压此穴道6秒钟,反复做20次。每天反复做,与此同时,如刚才所述,需充分注意改善饮食生活。
  指压足三里,除了脚气病外,对各种的病症亦有效,例如神经质、头痛等也相当见效。

    慢性胃炎、胃痛 “中脘”是治疗胃肠病不可缺少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央。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使劲地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中脘指压法如果在胃痛时采用的话,效果更佳,它与过酸性和减酸性无关。
  过酸性的话,指压“阳陵泉”。它位于膝盖呈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之下,刺激时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会使制酸作用活泼,不会打酸嗝。
  减酸性的话,只要指压“足三里”。指压要领同前,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如果弄错过酸性和减酸性,会产生反效果,因此必须多加注意。

    老花眼:眼睛是胃肠的穴道所支配,因此指压“胃肠点”就延缓身体老化,也预防眼睛老化。“胃肠点”位于手掌生命线的正中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约6秒钟,每回做20次,每天做5回。指压左手则对右眼有效,指压右手则对左眼有效。
  其次采用相同要领指压后颈左右2厘米处穴道,此处穴道是有名的“眼点穴”和“天柱穴”。

    肋间神经痛: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就能去除疼痛。

    麻疹:脚部第二趾趾根下的3厘米左右处称为“里内庭”,一面缓缓的吐气6秒钟,用两手的食指及中指强力按压至会痛。重复做30次。
  另外,在耳朵上“麻疹区”的穴位,这个穴位用火柴棒之类的东西一按压,就会感觉到痛。以拇指与食指由前后用力夹住此穴道,连续按压6秒钟。此时,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反复做20次左右,麻疹大体痊愈。

    目眩、头昏眼花:治疗头晕目眩的穴位称为“中渚穴”,是在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此穴位对目眩、站起来头昏眼花会马上见效,请务必记住。

    膀胱炎:首先将肚脐到耻骨连成一线,将线五等份,由下算起1/5处的穴位称为“中极”。此穴不但能增强精力,对泌尿系统也有特效。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
  其次是指压脚底中央稍近趾侧凹穴的“涌泉”采用同样要领指压10次。指压治疗膀胱炎必须有耐性,要能持之以恒,才能使你脱离苦海。

    气喘发作:为防止气喘,在突出的第7颈椎下的“大椎”,与其左右2厘米处,有一称为“治喘”凹洼附近的穴位,非常有效果。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用力按压6秒钟,重复做3次。此,会使气喘舒适。在突然发作时,指压胸骨旁的“俞府”及“或中”可达到效果。俞府是在锁骨正下面。以和前面同样的要领,稍微按压6秒钟。将此重复10次以上的话,则在痛苦前,发作会制止。

    疾病性气喘:指压脊椎的“心俞”“厥阴俞”等周围的穴道,能扩大气道,使心脏舒服,对气喘有直接的效果。
心俞是在第5胸椎与第6胸椎中间左右2厘米之处,厥阴俞是在第4胸椎与第5胸椎中间左右2厘米之处。

    怯寒症:以下四个穴位指压时,请把大口吸的气缓慢吐出,每6秒钟按压一次。
  全身寒冷的情况,以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称为“气海”,做6次。
  治疗脚部寒冷的穴位称“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做20次。
  肩膀及手腕寒冷的情况,治疗上半身寒冷时的穴位,称为“申脉”。在脚踝根的凹洼处。做20次。
  腰部寒冷的情况。此穴位称为“腰之阳关”在第四腰椎与第五腰椎间的凹洼,做10次。

    妊娠恶阻:镇静呕吐、恶心,指压称为“天柱”的穴位是最有效果的。另称为“女三里”的“三阴交”亦有效果。
  天柱是在后颈凹洼稍微下方左右2厘米之处。用两手握拳的同时,一面吐气,每隔一秒钟强力敲打。每十次做一组,一面稍做休息,做十组。
  三阴交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至6厘米左右以上之处。此亦以与前面相同的要领敲打,做三组。请每一组左右相互敲打。

    闪腰、慢性腰痛:“上仙点”位于第5腰椎正下方凹处,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就能使疼痛减轻。另一种方法是将双膝站直后弯曲,加压折邹顶点也有效。 

    食欲不振:指压第6、7胸椎,能使食欲中枢产生显著的功效,能使食不振渐渐治愈。第6胸椎右侧、第7胸椎左侧是穴道所在,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后将手收回,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30次。
  这种穴道指压法必须在餐前一小时进行而且餐前尽量少吃甜味料、白砂糖这些会减低食欲之物。还有,时常保持情绪稳定也能防止食欲不振,有烦恼事情的话,最好将它忘却,可以多活动或干自己感兴趣的事。将心理的不安去除后,食欲就能随之产生。

    手腕筋肉疼痛:
治疗肌肉疼痛以指压“肩井”和“手三里”最有效。“肩井”位于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和食指,两肩同时捏到稍感疼痛程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
  其次是指压手三里,要领相同,左右手交替指压10次,如此便能去除手部肌肉疼痛。

    疼痛、麻痹等后遗症:
首先趴着,将肌肉放松。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此肌肉外侧凹处是“天柱”,我们所要寻找之处就是“天柱”。凡治疗颈部以上异常之处,都离不开“天柱”。它与视神经也有关,能使眼睛爽朗明亮。
  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其次是指压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的“大椎”。指压时要颔同前,重复10次。此穴对颈部、肩膀、手腕、背部的异常也很有效。 
 
    膝关节疼痛:
关节痛并不仅限于膝盖,有时脚脖子、手腕、手臂也会感到疼痛。指压“膝眼”对治疗关节痛非常有效。现在简单介绍此穴道。
  “膝眼”位于将膝盖折成直角时,在它的下面凹处。指压时用双手中指,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则关节疼痛在不知不觉间就可去除。

    下痢:
治疗下痢的穴位,一处是位于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的下痢穴。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第二处是“天枢”。它位于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指压时先放松筋肉,深吸一口气,一面缓缓吐出一面同时轻压6秒钟,气吐尽时才将手离开,如此重复10次。

    坐骨神经痛:
位于两腿后侧正中线上。但是所谓正中线并非指整条线,要在按压会有疼痛感之处才有效。会疼痛处由上向下,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15次。一条腿压完后换另一条腿。

36、摩擦肩部可治疗五十肩
  肩膀有几处穴位,其中肩井穴的摩擦对肩酸、肩膀疼痛最有效,而肩外俞穴的摩擦则对气喘、咳嗽有效,风门穴的摩擦对于肺病、支气管炎有效,同时对于脸部苍白、皮肤干燥也有帮助,不但具防止肌肤粗糙、湿润的功劳,也有预防感冒的效果。

    摩擦手臂可治便秘、强化肠胃;手臂上布满着许多可以锻炼五脏六腑的经络与穴位,特别是位于外侧有与肠胃相关的经络与穴位。当一个人有了便秘情况时,只要拼命地摩擦手臂即可;它能从体内治疗痔和气喘病,并且有改善体质恢复体力的功劳。

    内脏疾病可由五根指头查出
  手指检查法可以了解内脏的健康情形,用手指抓住另一只手的指甲根部,强劲地加压旋转,由小指到拇指的顺序抓住试试看,有没有特别疼痛的手指。
  实际上在人的五个手指尖上都有穴位,且各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若某根指头感到疼痛,则表示与其穴道有关的内脏有了某种障碍或异常的现象。
  小指疼痛的人,表示其心脏与小肠有了疾病。在小指尖与无名指相临的一侧有“少冲穴”,其与心脏有密切关系,心脏病发作时可用力压小指甲的尖部位,可以抑制发作现象;在相反的一侧有“少泽穴”,与小肠有密切关系,当肠子不舒服时,可强力按压此穴位。
  无名指疼痛的人,必有喉咙痛或头痛的现象,由于无名指有三焦经的“关冲穴”,在感冒、发热时摩擦此穴即可。在中指上有一处“中冲”的心包经穴,当中暑、心脏衰竭时,中指会感到疼痛。
  食指上有属于大肠经的“商阳穴”,便秘时按此指会痛,则可确定是大肠某个部位有了异常现象。
  大拇指上有个“少商穴”,肺疾者按此部位会疼痛得受不了。
  各位现在就不防试试手指检查法看,若感到稍有疼痛,就表示手指经穴显示的部位有衰弱的征兆,此时要忍住摩擦的疼痛,一直摩擦到疾病复原时为止。
  不但是双手,双脚的脚趾部位,也同样可以检查,如果养成了指尖摩擦的习惯,则能使血液的循环良好、强化内脏,尤其是强化心脏机能。

摩擦心窝可止呕吐
  当晕车想吐或过于紧张不适、饮酒过度而呕吐时,一般人通常都是替患者做背部摩擦,其实那并没有什么效果。
  事实上,能抑制恶心的经穴在心窝到腹部的位置,包括了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三个经穴。
  当身体不适或晕车、酒醉时,用手指尖使劲地在心窝处上下摩擦,约经二三分钟后,恶心就会自然停止,且能消除掉胃的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
  此法简单且随时可进行,最好将它牢记心里。

腹部摩擦法可缓和胃疼及腹痛
  用手掌以画圆的姿势摩擦腹部,首先将右手放在右胸部下,依逆时针方向,由上腹部绕到下腹部,再通过左腹部回到原来的位置,接着用左手同样从左胸部开始绕圈,用右手、左手交替使用,合计三十六回即可。
  此腹部按摩法能消除消化器官的疲劳且强化之,持续做下去,胃肠会好转。同时也能预防胃痛、腹痛。

腿根摩擦法可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如能够与腰部摩擦法一起实行,更能提高性功能的效果。
  女性将双手各放在腿根内侧,斜着摩擦三十六次,然后在下腹部左右摩擦三十六次即可,注意摩擦的时候,要往腿根里侧摩擦,摩擦方向不要弄错,否则不会收到良好效果。

    男性摩擦时用一手把阴茎靠拢一边,用另外一只手摩擦,与女性一样地做由下而上摩擦腿根三十六次,然后换手,做同样地摩擦,接着由下而上提升阴茎,摩擦下腹部三十六次即可。

摩擦膝盖可治风湿、关节症
  平常若能做预防膝老化的膝盖摩擦法,根本就不心担心自己会有风湿症,其摩擦方法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用双手抱住膝盖团团转使劲地摩擦,膝盖内侧也做同样的动作。膝盖摩擦法可利用空闲休息时轻易做到,但是在洗澡时直接在素肌上实行更有效,在实行的时候,将两个膝盖同时迅速地做,一直到膝盖发热为止。
  膝盖摩擦法除能矫正O型脚或X型脚外,还可以促进膝盖关节的新陈代谢作用,对于轻微风湿痛也有极佳的效果。
  常感脚弱者,可用双手互相搓揉三十六次,引起体电之后,再使用那温暖的双手立刻做膝盖摩擦法。

摩擦腰部可治疗腰痛
  腰部摩擦法为手掌按于腰部,而后大力的上下摩擦,透过此摩擦可刺激与腰痛有关的经络和穴位,如“命门穴”、“肾脉穴”、“志室穴”等,而使腰部觉得轻松。
  腰部摩擦法对于早泄、性无能等症也很效,因为能刺激“命门穴”、“肾俞穴”、“志室穴”等穴位之故,同时又刺激到对女性性器的疾病,特别是赤带、白带有效的奇经带脉,及对肾脏病有效的胆经。

45、摩擦足背可解宿醉
  在足背有“太冲穴”,对于治疗宿醉有极佳效果。“太冲穴”位于脚中指拇趾与脚板中央之处。其方法为站立着,用一只脚踏另一只脚背之中腹,如此交替的做即可。
  宿醉后的第二天早上会头痛,但不用但心,只需持续做此足背摩擦运动三分钟后,头脑就会非常清醒。
46、摩擦涌泉穴可消除失眠症
  “涌泉穴”在脚心斜走处,用手摩擦脚也可以。但是使用脚心相互摩擦,能同时刺激双脚之“涌泉穴”是比较合理的。如此反复做三十六回,不久心情自然就会稳定下来而能入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