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学会争论而非争吵

 冰冰图书角 2011-02-21
让孩子学会争论而非争吵
2009-12-15 16:01:48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修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以往,我们对待子女一般都是采取以指导为主的教育形式,使孩子们处于一种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实际上这并不能真正达到教育、培养与锻炼的目的。尤其是现在的下一代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智力条件发展良好,而非智力因素却显得不够协调,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真正让他们主动开展锻炼的环境。
    
争论,是一种人们主动地通过语言交流信息,进行思维和锻炼能力的形式。学会争论,给孩子一个主动发挥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在一定的气氛中通过适度的争论,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确立自己的地位,同时也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有时候,孩子在心理上受到压抑和委屈,也可以通过争论得到渲泄和转移。争论同时也是在锻炼反应能力、多向思维能力、社会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信息社会,只有具备了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众多的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获得自我的实现。

    
我们不要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听话”,“不许多讲”或者看见孩子之间的“吵闹”就强行制止。剥夺孩子的这种机会就等于取消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我们应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家庭中,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也越来越明朗,他们有自己的自尊和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有与我们父母同等的行为身份与权力。这就是说,他们可以和我们一起交流思想,交流情感,参加社会活动。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以他们能够有的行为能力为尺度的范围内开展的。

    
孩子们之间的争论,通过幼稚心灵的感知,他们能够积极开动脑筋,组织言以达意的词汇与语句尽快地表达自我意识,这何尝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现象!当然,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强调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不能用粗鲁、脏秽的词句来进行简单的、不正常的人身攻击。要相信孩子,他们的争论正是为了共同了解世界,达到一个统一理解与认识的标准。

    
孩子与长辈们(包括家长、老师)的争论,并不要看作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冒犯。因为我们知道,给予孩子最好的礼貌是爱,而
孩子们给我们的爱往往是更纯真的。家长们要理解到这一点,孩子们的争论也仅仅是为某一具体的事物而发表出的独立见解。虽然往往是片面的,恒通过这种争论(加之我们的解释),他们能够学习到有益的知识,完善自己的认识,又可以加深与我们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种争论看作是他们对长辈信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因为他们认为,在他们提出观点之后,我们一定会给予解答,他们常常会为自己的小小发现而高兴,为自己能够用如此身份来与我们对话而感自豪。所以,面对他们的激昂语调,我们要接受平等对话的角色地位,用支持的口吻、简明的语言,加之哲理性的分析来正确地表达我们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使他们体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不能以力服人,一旦发现是自己的谬误之处应毫不留情地纠正,更不能用自己不明白的道理或明明知道是片面的道理来维持自己的所谓?长辈”形象,若是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失望,降低对我们的信任感。在孩子们的眼中,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往往是多于怀疑,正是经过争论,我们希望将这样的怀疑尽可能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也正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来确立和加强他们敢于走向社会,克服各种困难的自信心。


们要认识到,争论不是争吵,而是各抒己见,特别是让孩子们的真实悟感与理解主动地暴露出来,通过自我的再认识、再提高,通过对事物的辨析,达到认识与理解的统一。这就锻炼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增长了与朋友、长辈相处的知识,掌握了生活的智慧。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要加强对他们语言修饰、思维及反应等能力的锻炼,让他们学会开展争论,发挥争论的积极作用,去塑造他们健康、完善的人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