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曾柏,那演绎中医神奇的妙手

 医博士 2011-02-22
作者:刘云龙

        当坊间不时有人置疑乃至诋毁于中医的时候,他却以自己精湛的医术演绎着令人食信服的中医神奇,他不仅是悬壶济世的回春妙手,而且是爱心博大的“雷锋中医”……

                                                                                               ——题记

       我一直引为憾事的,是当年在组写《杏林英杰》一书时,因苦于找不到退休的朱曾柏教授南下广州后的下落,未能将其录入。当今年的暑期,我无意间从院长口中得知这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中医专家的萍踪时,才知晓这位年青时代就曾为己故毛泽东主席验方煎药,六十多个春秋披肝沥胆的中医学专家,现受邀坐诊于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

      年过古稀的朱曾柏,原是湖北中医学院的一名教师,一名从孤儿“学徒工”成为教授的疑难杂症、肿瘤以及抗衰老的专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已名闻遐迩。从那时起,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健康报》、《南方日报》等一流媒体以及香港《文汇报》、台湾《中国时报》、日本的《汉方研究》、加拿大《走向世界》等报刊介绍。专题报道了他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成就、精湛医术和扶危济困的感人事迹。1990年他被收入学苑出版社《中华名医》,排在前三名。

       很难想象,这位十多岁就悬壶乡里,上世纪50年代被破格保送到湖北中医学院进修,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孤儿,何以成为迄今已出版了9部专著、发表了200多篇中医药论文、受聘于全国20多家省以上医疗科研单位的高级顾问?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天赋滋养了勤奋,他的勤奋又升华了天赋。“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二十七个寒暑没有休息,潜心著术,终于使他成就倍出,名声鹊起。他的《论中医内伤热病学》“为创立我国独特的热病学开创了先河”(1985年《中国出版年鉴》语)。

       上世纪80年代,朱曾柏潜心研究中医典籍,借鉴古人“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崇”“无一病不关乎痰”等见解,弃偏求全,融入己见,择善存真,经反复验证之后,理出了中医痰病学的理论体系,出版了《中医痰病学》一书。 在此基础上,他对治疗癌症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解毒扶正是传统医学治疗癌症的关键所在。以上为指导,朱教授对解毒药效强又无副作用的中草药进行反复筛选,合理配伍,制成粉剂、煎剂、外搽剂、丸剂、保留灌肠剂、吸入剂等多种剂型,解毒同时,适时适当地配合药物扶正,提高人体免疫力,如补气解毒、养血解毒等等。 自朱曾柏9部医学专著和200多篇学术论文“暴发式”的出版和发表后,他的名气随着其精湛的医术而播扬于海内外。随之而来的是来自五湖自海之信函用大袋子装,国内外寻医问药,索方疗痪以及会诊者众。可朱曾柏从不躲避、敷衍,他把海一样宽广的爱奉献给人民,象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在人间播散生命的火种。

        从文革后期起,朱曾柏每周在家义务诊病二次,至今己三十多年了。他自订了一个义诊三原则:“先重后轻,先远后近;不挂号,不收费;高干与平民同等看待”。这早己在省内外传为佳话。笔者几次采访他,他家中总有络绎不绝的上门求医者。更为有趣的是,在书店、邮局、车站(公共汽车站)、轮渡以及菜市场,常常被人认出,请他看病,他总是掏出处方,为病人诊病开方。他治病开方,分文不取。那些病患者一传十、十传百,来求医索方者与日俱增,对他来说,正常的节假日根本不存在。有些外省慕名而来的农民患者,朱还依据病情和经济状况,自己掏钱亲自制药煎药。朱教授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精心研制了多种中草药,根据患者的病情,无偿赠送。 笔者从许多患者那里了解到,朱曾柏不仅善于治疗疑难杂症、危急重症,而且数十年坚持长期义诊、函诊不辍,对经济困难的患者,长期送医送药。带着疑问,我采访了这位用网兜装信、每月花掉工资三分之二付给邮局的教授。

       来到朱教授家里,首先闯入视野的是客厅里的两排书架、书架上一捆一捆全是来信。如果没有墙上那些“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以及“当今神仙 人间华佗”等锦旗,倒真有点“信访办”的气氛。助手说这是朱教授的财富,非得整理,自己收拾。就是这些信件,朱教授建起来一所“没有围墙的医院”。 为什么要开辟函诊这条路?朱教授说起很多年前的一件事,他出差半月后回来,听说有一个边远农村来的父子,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头猪作为盘缠,想找他看病,结果钱用尽而人未回。这父子俩只得含泪回家,病情是好是坏,不得而知。

       从那时起朱曾柏义务函诊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是一封用血写成的信,河南省邓县小杨营乡的农妇朱彩云“破指跪书”,求医问药,血写的大字上还有斑斑泪痕;广东潮洲市患者林燕华经朱教授义务函诊痊愈之后,全家人用针绣了一面锦旗,上书“鸿雁传方,药到病除”;上海患者潘玲琴,出国定居前几天,因治疗不当,致使两腿疼痛、跛行了八年,经朱教授函诊五次,体健如常,1992年8月8日潘玲琴特地邀一女伴,冒着武汉42℃高温,送来一面绣有“神医”的锦旗;澳大利亚患者区强,耗资甚巨,却治不愈颈间生的肿结,经朱教授函诊两月而恢复健康,托人送来书有“一代宗师,妙手回春”的巨匾;台湾高雄乳腺癌患者张梦华,己被判为不治症,从台湾《中国时报》上看到朱教授治疗癌症的报道,辗转写信求治。两个月后张的父亲来信“梦华服了朱教授的药,出现的奇迹,肿块明显缩小”,并称“是为统一两岸作的一种特殊贡献……”

        朱曾柏业余时间义务函诊,由于有求必应,故函诊数量越来越大,每月邮费开支成了一大负担。湖北中医学院领导非常关注这件事,早在1985年,院领导经过研究,特准他每月用公费发信150封。但朱教授迄今为止从没发过一封公信。问到原因,这位老中医叹了一口气:“我是一个孤儿,由政府保送上大学才有了今天。如今老伴早逝,女儿己大,要这么多钱干什么?能节省一个就省一个吧”。以中医学院核定的最低标准,据统计除正常教学工作外,他每周需看门诊约百多人次,函诊平均每周达20人次。(这样统计无疑还是保守的)、(每月还需接待台湾、香港、美国、日本等海外患者近20人次;另外,对领导干部和武汉地区各医院的危重病人,还得随时准备出诊,累计每年约诊冶病人8000多人次。笔者问到其函诊的动机时,朱曾柏颇有感慨:“要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就必须兴办函授教育;要使更多的人得到名医诊治,就必须开展函诊;有生之年,如能走出一条没有围墙的医院的路子,则生平无憾事了。”

        就这样,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中医博大精深的王国里,朱曾柏一边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一边皓首穷经,孜孜以求。数十年来,他勇于开拓,不拘旧说,匠心独运,独辟蹊径,屡创奇迹。他开创的以“解毒扶正”为主治疗癌症之法,经治近万人次,对宫颈癌、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肺癌、鼻咽癌、胰腺癌、子宫癌、下颌混合癌、直肠癌、肝癌、淋巴肉瘤等十多种癌症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元气取得明显效果。至于这位“疑难杂症的克星”所带给中医的更是神奇。

        武汉市郊区女干部甘望芝,那年突然哑口无语,六天内一语不发,泪如雨下,多番医治无效。经朱治疗,服药三剂即语声清晰高亢,一切如正常人。出生不到一百天的陈佳佳,患阻塞性黄胆,病情危重至极,长沙几家大医院均称难治。陈茂祥夫妇40岁方得一子,心急如焚。经朱教授冶疗一次,黄胆明显消退,服药共九剂疾病痊愈。陈茂祥专程从长沙送来“当代华佗,人间神仙”锦旗一面,以示纪念,对湖北中医学院党政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患者黄新连,长期发烧不退,由于治疗无效,特由河南转至武汉广州军区总医院医治。然治疗50多天,各种抗生素,激素,以及输液、输血,始终不能控制41℃以上的高烧。患者脸色灰暗,精神疲至极,院方遂告病危。一九九○年九月十五日深夜,其夫满脸泪痕地请朱诊治,朱以固气纳元为主,服药三剂,热气退尽而不再发,患者精神,食欲日益转佳,七天出院。陪同朱一道诊治的医生,无不赞叹中医中药之神奇,朱先生医术之精湛。部队医院实习的韩医生,因岳母关节灼痛难忍,且背驼近90度,行动极为痛苦,经朱诊治三次,不仅关节剧痛消失,而且驼背由曲变直,见过此例病的同志无不为之惊叹!赞词曰:医治驼背,古为讥讽医家笑话,现在却成了事实!

         人都希望青春长驻、返老还童,可又把这看作是天方夜谭。然而朱曾柏却用事实回答:延缓衰老、返老还童是可能的。 他认为,人体衰老乃自然规律,但人类可以改变衰老的速度。通常,人到了60岁上下,会出现筋骨松软、皮肤干枯、头发发白、眼睛腿痛、浑身乏力的衰老现象。但通过药物治疗等手段,这些现象也可以延缓出现,或者出现后消除它。他认为,我国目前的平均寿命是70岁左右,实际上应该是150岁左右。为了证实这点,朱教授从60年代开始,便一头扎进了试验室。他对人类衰老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索,搜集了古今中外4000多个抗衰老、益长寿的秘方、偏方、验方,一个个考证,一个个筛选。为了证实药物的功效,他不仅在实验室和动物身上,而且在自己身上,一遍又一遍反复试验。多个寒暑过去了,他终于采用天然纯中草药,研制成功了“抗衰老药——‘朱氏6号药’和‘抗癌系列——乐康多、回生丹’”。这种药不仅能抵抗人体器官疲劳,延缓人体衰老,消除致癌基因,祛散癌细胞,促进健康长寿,而且对多种老年病症状有显著疗效。药一问世,就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国际医学界也给予了广泛关注。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首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上,朱老研制的“朱氏6号药”及“抗癌系列——乐康多、回生丹”等,一举夺得4项金牌奖、美国中华医学会特聘请他为高级顾问。

         如今,朱曾柏这位曾给毛泽东验方煎药,行医半个多世纪的中医药专家,虽然年过古稀,但仍日以继夜地辛勤劳碌着。他不仅把生命的火种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上,而且越过国界,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新加坡、法国……把生命的火种播撒!播撒! 感谢朱曾柏,他用精湛的医术演绎着中医的神奇,他以深邃的医道诠释着中医的魅力!正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著名中医专家一代代的薪火传承,发扬光大,所以才有了东方中医中药走出国门,奔向世界的今天!中医,被称为人类生命的保护神,将冲破社会制度、人种、信仰等等的阻隔,为人类带来健康、幸福和快乐…… 【洪威雷先生对本文亦有卓越贡献,谨至谢忱!】

来源:http://blog.ifeng.com/article/8709240.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