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计算机概论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A、计算机发展历程
1、按总体发展阶段来划分:
发展阶段 |
第一次飞跃 |
第二次飞跃 |
第三次飞跃 |
未来 |
代表性成果 |
电子计算机 |
微型计算机 |
网络与多媒体 |
全球信息化 |
标志性成就 |
硬 件 |
- 1919,电子触发器
- 1946,ENIAC
- 冯·诺依曼结构的确立
|
- 1971,日本与Intel,4004
- .1975,美国,Altair 8800
.Tandy,TRS80 .Commodore,PET2001 .Apple机(motorola 68000)与IBM PC机
- 1987 IBM PS/2(MCA结构)
- 单片机
|
- DECnet
- IBM LAN
- Ethernet
- 1984,Macintosh机
- 1986.3,Philip与Sony,CD-ROM
- 1987.3,RCA公司,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系统
|
|
软 件 |
- 1969,贝尔实验室,Unix
- 1957,IBM,Fortran
- 1960,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ALGOL 60
- 1970,Pascal
|
- Microsoft公司
|
- ViSC与VR
- OODB
- 多种图像格式与压缩算法
|
|
应 用 |
- 1964,日本,铁路售票系统
- 1967,IBM,应用卫星实现数据通讯
- 1970,斯坦福大学,专家系统DENDRAL
|
- 工业控制
- 自动化仪器与家电
- OA
- 商业
- 机电与宇航
|
- Internet
- 多媒体
|
|
说 明 |
计算机进入社会。
|
出现了许多技术与产品:
- 工作站
- 并行计算机
- 精简指令系统(RISC)
- 面向对象技术(OOP)
-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 数据库技术
- 数据仓库的理论(80年代,IBM提出)
|
Internet与多媒体的结合与无限发展
|
|
2、按主器件发展阶段来划分:
第一代计算机 |
1945年——1958年 |
电子管 |
第二代计算机 |
1958年——1964年 |
晶体管 |
第三代计算机 |
1964年——70年代 |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
第四代计算机 |
70年代中期以后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第五代计算机 |
现在 |
神经元计算机 |
重点提示:
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由莫光利及埃足特于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制造成功。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计算机均采用了冯·诺依曼结构,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自动机。
计算机的微型化是计算机自身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微处理器。
- 第一台微机,1975年,美国,Altair 8800,采用Intel 8080处理器。
真正开创了微机局面是Apple机和IBM PC机,但它们一开始就互不兼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