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馆的精神气质比免费重要-文化发展论坛

 文献碎片 2011-02-22

图书馆的精神气质比免费重要

2011-2-12 心月星路

 

2月10日,文化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2011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的公共文化场所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

图书馆免费已成趋势所向。浙江图书馆在2007年12月,就成为国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中率先免费开放的一家,读者只需交纳押金就可借书。文化部和财政部在今年初公布《意见》,要求今年底就实现两级美术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站)的免费开放,决心和推进速度之大、之快跃然纸上。

实际上,在互联网、手机阅读及网络书店低价销售带来的多重冲击下,到图书馆阅读的方式已式微,去年媒体报道,西安市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图书馆,早已门前冷落车马稀,阅览室内上演“空城计”,整个图书馆成了各类培训基地。读者分布冷热不均是图书馆的又一大尴尬现状。在大中城市,图书馆常常人满为患。而在市县一级的图书馆,却基本可用无人问津来形容。

免费开放会不会造成一些热门图书馆出现管理问题?能不能让门可罗雀的图书馆重新热闹起来?这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绝对是好事。首先,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免费天经地义,国外很多知名图书馆,从建设完毕交付使用的第一天起就完全免费。其次,免费会让更多人产生与图书馆亲近的冲动,对提升国民阅读率、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有一定推动作用。再者,拥有人气的图书馆会增加城市文化气息,令其更具人文色彩。

但,想要让图书馆与多种新阅读形式展开竞争,图书馆就要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多资金来源,接受社会各界的资金和图书捐赠,在提供更多阅读选择、创造舒适阅读环境方面下工夫;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对话等多种有意义且同样免费的活动,吸引读者参与;此外,比免费更重要的是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借阅环境,比如在哈佛大学图书馆,读者借阅不限数量,一次借多少本都行,借阅时间可长达一学期,如果读者只需要一本书的其中几页,图书馆可提供复印和邮寄服务……

前几天,杭州图书馆不拒绝乞丐、拾荒者免费阅读图书的新闻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是图书馆应该具备的文化胸怀,这个例子也给《意见》发布之后各级图书馆如何执行提供了样本。比免费更能吸引人们重进图书馆的,是其所散发的精神光辉。

2011年2月11日  来源: 东方早报   韩浩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