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7年印第安人部落领袖为何宣布退出美国?

 求实求是 2011-02-23
2007年印第安人部落领袖为何宣布退出美国?

美国印第安人部落领袖代表拉寨尔·明斯于2007年12月20日宣布,撕毁150年前与美国政府签署的所有条约,退出美利坚合众国,成立达科他国。达科他国包括内布拉斯加、南达科他、北达科他、蒙大拿、怀俄明五个州的部分地区;所有生活在达科他国周围这五个州的居民都可加入该国,对所有愿意放弃美国国籍的,他们将发放新的护照和驾照;同时,他们还准备在其他国开设外交代表处。

美国,这个世界上现今唯一的超级大国,有不少人对它趋之若鹜,为了取得美国绿卡或国籍,奋斗经年。可这些在那块土地上出生的印第安人却要放弃美国公民资格,退出这个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保留地政策把印第安人和白人分离开来,而且把大块的印第安人土地分成了小块

打从1492年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后,西方殖民者、淘金者、拓荒者、皮毛公司、木材加工公司、大农场主和采矿康采恩接踵而至。他们怀着傲慢的心情,首先认为这是一块等待欧洲人来开发的处女地,无视印第安人的存在。此后,土地就一直成为印第安人和白人关系史的焦点。

经过多年的缠斗,白人政府总算和印第安人签订了协议,承认了印第安人的存在。根据1763年10月的“英王国宣言”,印第安人和白人殖民者作为主权民族加以对待,对其所拥有的领土作了明确划分,但事实上并未遵守。美国独立后,其西部仍是一片不毛之地,而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的人口日增,联邦政府认为印第安人不宜在那里居住。1829年有人提出,将那一带的印第安人驱赶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把当时的大片不毛之地确定为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并宣称把印第安人迁移和集中起来的政策,是为了让他们彼此分离以适应其不同文化的需要。其实,把印第安人与白人殖民者的领土分隔开来的概念,早在“英王国宣言”中即已提出,当时宣称“保证印第安人的保留地由印第安人支配,并没有时间限制”。保留地政策不但把印第安人和白人分离开来,而且把大块大块的印第安人土地分成了小块小块,部落被围在分隔了的一片片待定边界的土地上。

1834年6月10日美国分会公布了一项法令,确认密西西比河以西全部地区属于印第安人,未经批准,白人不得在那里居留和定居,这一法令与其他法令、协议一样,并没有得到遵守。1887年政策改变了,每个印第安人分到一块土地,大小不一,没有分配出去的土地可以卖给白人,而划给印第安人的土地却不许出售。这样,印第安人的保留区内,凭空少了九亿英亩。到1933年,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人原来拥有的一亿三千九百万英亩的土地,只剩下三分之一。

他们从未信守承诺,除了一条——他们承诺把我们的土地夺去

1950年,联邦政府正式把保留区内的司法权移交给各州政府,同时鼓励印第安人迁往城市地区。从1954年到1962年联邦政府停止承认一百多个部落,并允许出卖其土地给非印第安人,意在鼓励印第安人融入美国大社会。但到约翰逊总统上台后,又不允许这样做了。1970年,联邦政府颁布自决政策。1983年里根总统开始把印第安人的一切事情尽量推给各州政府。

保留地的确认是以贫瘠地区、不妨害殖民利益为基准的,但后来发现了巨大的能源储量,美国大部分铀储量都在印第安人保留地上,还有含硫量低的煤炭和大量的水利资源。尽管联邦政府曾把保留地的自主权下放给州政府,使之隶属于各州法律,在他们的上面有不同的“婆婆”管着,印第安人的权益依然无法得到保障。以亚利桑那州为例,那里的印第安人得不到采矿权,为了生存,印第安霍浦族人不得不让别人在自己的居住区内挖煤。那里至今仍然是最穷的印第安族群之一。

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变来变去,前后矛盾,签订的各项协议得不到遵守,肆无忌惮的投资者利用各种手段攫取土地。例如他们不能直接得到土地,就买土地继承权,甚至夺取印第安孩子的监护权——而这些孩子原本是土地继承者。

一位印第安人说:“他们对我们作了许多承诺,我的记忆己不能记下那么多了,但是他们从未信守承诺,除了一条——他们承诺把我们的土地夺去,而且他们的确是做到了。”

对印第安人来说,失去土地就无异于不动产的丧失,而当初印第安人没有意识到土地是收益的资源,大部分人对土地的私人拥有缺乏明确概念,有的土地使用权掌握在社团和族群手中,也有一些印第安人同意放弃祖先遗留给他们的土地以交换保留区及福利金的补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印第安人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政策下被迫离开家园的。

在北美土地上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This is Indian land”(这是印第安人的土地)。尽管印第安人生活在分散隔离的保留区,彼此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异,但从白人入侵以后他们遭遇了同样的不幸。“这是印第安人的土地”,这句血泪之词是印第安人心中强烈的认同和呐喊,也反映了长期以来难解的心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