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诗词五首》教案

 秀水拖蓝 2011-02-23

24《诗词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3、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4、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难点:

1、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相当了解。

学生准备:

预习这五篇作品,准确认读文中字词,初步感受作者感情。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学习《采薇》。

1、作者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特别强调,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背景介绍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诗经》的语言特点《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字的本义是。《诗经》中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3、检查预习。

雪(yù)、冢累累(zhǒng)、狗窦(dòu)、雉(zhì)、羹(gēng)、贻(yì)、著地垂(zhuó

4、朗读课文。

5、分析诗歌。

这是戍边战士的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写士卒对家乡难依难舍的眷念之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抒发了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借血花烘托出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写出了归程艰难和心力憔悴的境况。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直抒胸臆,感动天地,扣人心扉,写出了士卒无限的悲伤。

二、学习《十五从军征》。

1、朗读全诗。

2、分析: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一个芳年稚齿、未谙世事、生气勃勃的少年,转瞬成了一个老翁。一个“从军征”的“征”字,概括了主人公六十五年的戎马生涯;一个“始得归”的“始”字,准确、精到地传达了主人公六十五年昼思夜家,愁肠几断,盼归不得,年朽力衰方得回转家园的亦悲亦喜,说不清是悲是喜的复杂心情。作者没有絮絮描述这个老士兵六十五年南北征战、杀敌立功、九死一生的惊心动魄的往事。那些,对于年及八旬、日日沙场、乡音久绝的主人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无甚新鲜了。平平常常的十个字,突出了主人公不平凡的特殊经历和当时心境心情,创造了足以笼罩全诗的氛围。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全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水。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吗?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3、小结: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三、学习《送别》。

1、导入:折柳送别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见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在唐人的离别诗中出现了大量折柳送别的咏叹。

2、朗读诗歌。

3、分析诗歌。

诗的头两句,描绘出一派春天景象:垂柳曳地,杨花漫天。诗人用比兴手法,借垂柳喻自己,指杨花为对方。诗中竭力渲染抒情女主人公怀念与怨恚之深。首句写青翠的柳条低垂于地面,俨似沉思之妇,其意象是何等柔顺;次句写迷蒙的杨花飘飞于天际,俨似其远游之夫,其意象是何等轻狂。这两句当是追溯春天分别时的情况。

末两句写春已归去而人未归来。折柳,本意在赠别;今柳条折尽,则意味着离别已久,睹旧物而怀远人。飞花,本意指春暮;今杨花飞尽,则意味着春归已久,觉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末句直扣题旨,问夫归否;说明她已忧思满怀,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涌而出。其气度韵味,自不寻常。

四、本课小结:这课学习的三首诗的主角都是士兵,在诗中都通过对景物与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送别》是送人着急作,写的是远行人的思念之情。在写景状物上三首诗各有特点,一个是有暖景和冷景做对比彰显相反的两种心情;一个是对故园的荒凉,亲人的凋零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倍感凄凉;一个是对春天杨柳扬花的描写,但怀人之情跃然纸上。

五、布置作业:1、背诵这三首诗。

              2、预习下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学习《清平乐    村居》

1、导入: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哪时候写的。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3、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⑵下片: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

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4、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二、学习《朝天子 咏喇叭》。

1、小令 是明代中叶散曲之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最能体现作者咏物特长和诙谐风格的代表作。

2.、《朝天子。咏喇叭》分析:

首句“喇叭,唢呐”

既点明了所咏之物,又树起了批评的靶的。“曲儿小,腔儿大”  表层是实写,这两样乐器在中国雅乐中的次要地位,而深层则是对所起的虚张声势行为的鄙薄和贬斥。 起首两句作者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把小令的表层所咏和深层所贬有机的融为一体。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进一层地表明了作者的锋芒所指。“官船来往”原很正常,但到了“如麻”的地步就十分可怕了。作者生活的明代正德年间,宦官专权,大大小小的太监们经常借着各种事由到各地去搜刮,“官船来往乱如麻”正是这种王朝末世政治黑暗,吏治颓败的生动写照。可恶的是在太监们纷纷扰民的时候,“喇叭,唢呐”还要帮腔,为他们引路开道“抬身价”这更令人可气可恨。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家假

“三句则写了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对此的极度反感。当兵的听到:喇叭唢呐声,就预感到又有戍边的军事行动了,又要克扣士兵的军饷了,又要昼夜不眠地为太监们站岗放哨了;百姓听到喇叭唢呐声,就预感到又要征收赋税了,又要摊派劳役了,又要抽壮丁了,又要丧失土地而离乡背了。这些要命的事情,也不知道哪些是出于昏庸皇帝的乱名、命,哪些是太监和贪官污吏狐假虎威的假公济私,下层军民已被这喇叭唢呐的不祥之声吹得魂飞魄散,莫辩真假了。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这三句以家家受害,水尽鹅飞的衰败局面作结。作者借对喇叭唢呐的贬斥,小令的结尾对明王朝描绘了极其暗淡的前景。诚然,这种扰民不断,侵民不止,掠夺性搜括成风的政治环境,必然会导致民不聊生,国家衰亡的结局。

3、小结:《咏喇叭》借“曲小”,“腔大”的官船喇叭为题,把正德年间擅权的宦官在运河沿岸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以及他们装腔作势的嘴脸,揭露的淋漓尽致,不愧是一首在内容上是言简意深的话,在艺术上词平而语俊的传世名篇

三、本课小结:《清平乐》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把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的3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映了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实安逸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朝天子 咏喇叭》是一曲讽刺散曲,全曲用近乎口语化的语气,借托对喇叭的嘲讽,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