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略说—易、儒、道、释三句真言

 十八小子 2011-02-23
国学略说—易、儒、道、释三句真言
【字体: 】 
2008年11月08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 65129

  三句真言?尽管简约,但并不简单。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这个花朵是不美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植物,这个世界我想就要消失了,生物需要多样化。同样,世界需要多元文化,也只有这样,文化才是光辉灿烂的。

  拂去西学的遮蔽,拭去“封建”、“落后”的尘埃,重新发现国学的价值和魅力,重新定位国学的自我身份,就是重新发现中华民族自我,发现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这是自我文化觉醒的表现。

一、《周易》的真言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活水,是中华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里,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比如说莱布尼兹关于“二进制”的思想,就得到了《周易》的启发;同时,它也开启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周易》以乾卦为首卦,开启了伏羲到孔子这样一个儒家的思想路线,《归藏》以坤卦为首卦,开启了黄老道家系统,《连山》是以艮卦为首卦,则开启了墨家的系统。当然其他各家也都受到了“易”的影响。

  易道广大,乾坤并建,阴阳消长,与时偕行。它的三句真言可以这样概括:一、生生之谓易;二、保合太和;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一、  生生之谓易

  “生生之谓易”包括这样两层涵义:一是“富有之谓大业”;二是“日新之谓盛德”。

  什么叫“生生”?《周易》上讲“天地之大德曰生”,意谓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周易》各卦产生的过程就体现了“生”的品格。六十四卦的产生,就是生生不息的过程。这种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维方式。

  只有变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有富有,此谓“富有之谓大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富有应该包括每人的道德水平、科技知识以及财富积累等,也就是说要成功立业,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还有精神财富的富有。一个人道德的缺失,可能会使你整个的财富化为乌有,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是因为后继者没有一种创业的意识和道德。

  生生和富有另一层涵义是“日新”。所以它把“日新”作为一个重大的德性。“日新”就是“日日新”,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不断的创新,如果没有不断的创新,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生生不息”。怎样才能保持不断地生生和富有?君子终日要勤奋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够不断的反省自己,这样就不会有灾祸。一个不会反省自己的人是不会进步的,一个人能不断的反省、反思自己才能不断的生生和创新。

第二、  保合太和

  《周易乾·彖》上有句话叫做:“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变化有一定的规则,在变化的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得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并“各得其所”,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取得一个协调、和谐。这种思想影响很大。

  “和”的思想得到后来儒家、道家、墨家等的阐发,成为中国思想上一个核心的范畴和首要的价值观,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内政外交。具体表现在,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讲“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讲“和为贵”、“和以处众”;在国家、民族关系上讲“和亲善邻”、“协和万邦”;在人与人关系上讲“仁者爱人”,和衷共济;在不同文明间讲“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在人的心灵上讲平心静气、和气长寿;在家庭关系上讲“家和万事兴”;在经商上讲“和气生财”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格言。

第三、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句话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有“三义”,一曰变易,二曰不易,三曰简易。

  何谓“尽性”?首先,“性”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对“性”的本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人性是善的,有人说性是恶的,也有人说性是善恶混的。其次,“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这说明“性”是“天”给我们的,是先天的。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才堕入恶。所以我们应该去除私欲,把我们放逐的“本心”找回来,这叫做“求放心”。把原来的“本心”恢复起来,这就得“尽心”,即认识我们的“本心”是什么。所以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够“尽心”,才能够“知性”、“知天”。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和“命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命”是“天”赋予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那么“运”则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动中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儒家真言

  《周易》开启了儒家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后人把《易传》归于孔子的名下。正因为《易传》为孔子所作,所以汉以后《周易》就成为六经之首。如果说《易经》是一种算卦的书,那么《易传》是从义理层面上来解释《易经》的。儒家从义理上解释《易经》是“重阳贵刚”的,而道家则和儒家相反,它是“重阴贵柔”的。《周易》上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柔刚”、“仁义”也可以分儒家和道家。儒家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经世致用”。

  我把儒家的核心精神概括为三句话;一、以治平为本;二、以仁为核;三、以和为贵。

第一、  以治平为本

  《大学》中按照朱熹排列次序第一章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做“八条目”。不管是天子、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以上是“内圣”问题,“修身”以下则是“外王”问题,“内圣”也就是“超凡入圣”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而诚意、正心,身修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内圣”可以直通“外王”。
现在为什么一些人,甚至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出现了很多贪污盗窃等问题。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格物致知,提高认识,然后正心诚意,去做修身的功夫。只有自己身修好了,才可以管理好家庭,如果连家庭都管理不好,他如何能治国呢?这当然会出问题的。现在很多高官倒台,都与此有关系。如果儒家的这“八个条目”我们都做的好,我想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

  治平为本,在政治上看,孔子是主张“德治”。从政时,你用政令和刑罚来压服,那么百姓可以作到不犯罪,但是并不能使他有羞耻之心;如果你用道德来教化他,用礼来引导他,那么他就不会犯罪,并且有了羞耻之心。这是两个层面,一个是“德治”,要人有一种道德的自觉来遵守法律和规则,这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用刑罚,而没有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是处理了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出来了。如果有了自觉的守法之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个是“自律”的,一个是“他律”的,只有把这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我想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政治上孔子要求君应遵君德,官应遵官德,为政者要端正,所以说“政者,正也”。如果只有命令,自己不以身作则,下面也不会执行的。用俗语讲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这是治平的根本。

  治平为本,从经济上看,就是要从“小康”到“大同”的社会目标。 “大同”和“小康”的区别在于:“小康”是以“天下为家”,“大同”是“以天下为公”。小康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自己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子当儿子去爱他。“大同”社会是“天下为公”,那么就不能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是要把这种亲情也推及到别人亲人的身上,“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孟子形容的“小康”社会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这样大家就可以有衣服穿,可以有饭吃,老年人就可以有肉吃,现在一些边缘的地方还比较穷,还没有达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治平”的基础。

  治平为本,在道德上的要求,是要遵循“孝、悌、忠、信、仁、义、智、勇”这样一些道德条目,“孝悌”不仅是“为仁之本”,而且能得到不“犯上作乱”的效果;从道德行为上要求“克己复礼为仁”,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视、听、言、动上都要遵循“礼”的规范。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这是社会治平的保证。

  从教育上讲,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教育,这个社会就不能发展,也就不可能达到和谐境界。孔子主张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受等级的限制。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打破了这种等级制度,使得每个人都有学可上,这就是“有教无类”。同时他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率先私人办学,为广大人民开辟了上学的方便之门。

第二、  以仁为核

   “孔子贵仁”。“仁”,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呢?要“仁者爱人”。 “义”是你自己要作到,它由外在的道德行为内化为端正自我。“仁”则要求爱别人,人往往有一种本能的自爱心理,而丧失爱人的意识,所以强调爱人,只爱自己不是太自私了吗?因此,“仁”是由己及人。“仁”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也就是你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你不要加给别人,我自己非常痛苦,我不能把痛苦转加给别人,我要幸福,我也希望别人能够幸福,我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发生战争,我也不把战争加给别的国家。但现在却不一样,变成了“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把战争加给别国的人民,这就不对了。

  1993年在兹加哥召开了“宗教议会大会”,这个会议是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的“宗教议会大会”的,会上通过了一个“全球伦理宣言”,这个宣言提出了四条金规则,一是不杀人,也就是不要战争;二是不说谎;第三条是不偷盗,孔子讲财富是每个人都所欲的,但要取之有道,偷盗是不道德的;第四点是不****,男女是平等的。这四条“金规则”的指导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自己“立”起来了,也要使别人“立”,自己通达了、发达了,也要使别人通达、发达。发达国家自己发达了也要让别的国家发达,这才是“己欲达而达人”,这才符合孔子的思想。

  三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广泛地给予老百姓以好处,又能帮助老百姓生活的好,而且要帮助不发达国家发达起来。如果能作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圣人了,但是要做到圣人的程度很难!孔子讲,尧舜都难以做到,何况他自己。但是难并不意味着就不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三条就是讲“以仁为核”。

第三、  以和为贵

  孔子的弟子子有说过“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国哲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最高的价值目标。

  孔子把“和”与“同”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人格的标准,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是用“和”的方式处理人际的关系,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观点,甚至不同的宗教信仰,但我们可以和谐相处,而不需要你打我,我打你;而小人就不同,凡是跟我有不同的意见,我就要打压你,这叫做“党同伐异”,有不同的观点我都要消灭他。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在儒家的思想系统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中国从思维的源头上,是讲天地、男女、父母等多种元素事物融突和合而后化生万物,它不是有一个绝对的、惟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来产生万物,正因为这样,所以中国的思维就从源头上开创了多元的、包容的、没有独断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西方是由惟一的、绝对的东西产生万物就开出了二元对立的、独断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就会认为只有我才是惟一的、绝对的真理,其它的东西都不是真理。这种情况下,对不同的意见就会采取排斥的方法。所以,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就讲斗争,讲非此即彼,讲一方消灭一方。而中国思维方式从源头上便具有包容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文化能够包容各家思想的一个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中国文化开出的是一个“和合”的思维方式,而西方开出的是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思维源头上讲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文化之所以伟大,之所以生生不息,确实有它的原因。世界上的四大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除了中华文明外,都曾断裂过,现代的欧美文明是有今无古的,唯有中华文明是亘古亘今的,它没有中断过。这是中华文化以和为贵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表现。

三、道家真言

  在宇宙之中,人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在道家看来,人也是很了不起的,是“四大”之一,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从这里来看,道家并非否定主体人的作用,也不是“避世”的(这一点我可能跟传统的看法有些不同),其实,他是讲如何批判社会的,他从批判现实社会中,提出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看法,阐发了自己独特的价值理想和超越境界。我把道家核心思想概括为三句话:一、无为而治;二、有无相生;三、道法自然。

第一、  无为而治

  为什么讲“无为而治”,这就是道家所探讨的独特的一种治理世界的方法。他这样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把“为”当作“无为”,把“无为”当作“为”,这样就可以治理国家,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领导,他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你想能管的好吗?肯定管理不好,所以,道家就讲“道常无为无不为”。“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是它“无所不为”。一个领导,你看他无为,其实他什么都为了,因为他制定方针、政策、战略、策略,制定工作的方案、制度和秩序,按照这个制度的规范去做,就能够做好,对不对?这样,实际上他都为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百姓自然教化,这里“正”字很重要,过去就讲,皇帝“正”就能够正朝廷,朝廷“正”就能够正百官,百官“正”就能够正天下。老子讲的“我好静而民自正”,皇帝正了,百姓自然正,不需要一个个地“正”,我们现在就很辛苦!如果你自己“正”了,你自己不贪污、不盗窃、不走后门,我想别人也不敢,这样就可以“我无为而民自化”,人民就可以自己教化自己,自己改恶从善,这就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最柔的东西是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击最坚强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它。所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你看现在的洪水,能把钢筋混凝土的水坝一下子冲垮,所以,尽管是“柔”,但是它能克刚,能以退为守。有很多战略思想是从《老子》这里得到启发的,譬如太极拳,为什么能把一些工夫很好的人打败,就因为柔能克刚。从这个意义上讲,“无为而治”就像我们打太极拳一样,能把国家治理好。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是用道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的,却获得了两次盛世,这就是“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文景之治”我们可能很熟悉,影片《汉武大帝》有所描述。

  另外一个是“贞观之治”,唐初受当时“士族”门阀制度的影响,想从李姓当中找一个最有名的人,以提高自己的门阀,他们找到了老子。因此,在唐朝开始的时候,虽然儒释道三教并用,但道家的思想是排在第一位的。当时,也是与民休养生息,取得了好的政治效果。

第二、  有无相生

  老子不是只讲“无”,他也讲“有”,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与无”。“有”好理解,万物、人类都属于“有”的范畴。但是“有生于无”就不好理解,过去经常批判这个“无”,有一种恐无症,好像“无”就是虚无,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无”是很重要的,

譬如说房子,如果房子是一个实体,你们能在礼堂里听我讲吗?当然不能。用泥巴作一个杯子,中间必须是空的,如果中间是实的,那就没有用,不能装水。车轱辘中间必须是空的,它才能转动,所以说“有无相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道德经》,“道”就是“无”,是形上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德”呢?如果就具体的行为来说,它就是“有”,你待人接物,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是你生活的一种“样式”。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经》的“道”是讲“无”,“德”是讲“有”,这就构成了道德经。《老子》书当中,在讲“无”的时候,并没有忽视“有”,所以“有”、“无”相反而相成,两个是互补的、相生的。

第三、  道法自然

  《老子》中有句话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效法地的,地是效法天的,天是效法道的,道是效法自然的,那么“自然”是什么?有很多人对此作了探讨,是在道之上有一个“自然”,还是说“自然”是“道”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把自然看作是“道”的一种本然现象,即没有谁来命令、支配“道”,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它是一种自然而然,正因为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自然境界。 “道”的自然而然的本质是什么呢?第一点,不能加它一点,也不能减它一点,不能加减,不能损益。第二点,“道”是不主宰,既不主宰别人,也不要别人主宰它,它是这样的一种品格;第三点,它不需要超越别的东西,而是自然而然的超越;第四点,它既是万物之母,又不自以为是万物之母;第五点,是相辅相成,双赢互补的,也就是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它背负着“阴”,而抱着“阳”,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负阴而抱阳”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它的“和合”化生了第三者,就是“冲气”。

儒道两家正好构成了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是互补的。它们又象是中国思想中的两条大河,气势磅礴、亘贯古今,两者既相反相成,又相得而益彰,在交融互设中维护着民族精神的平衡。我们人的手心是阳,手背是阴;人的躯体是阳,内脏是阴。任何事物都可以做这样两方面区分。所以中国的思想是非常有生命智慧的,它既讲这一面,也讲另一面,两个又是互补的。这就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伟大之处,也构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妙和深刻之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儒家这样子,道家那样子,你要体会中国的思想确确实实是一个有机完整的体系,是由诸多概念、范畴构成的具有逻辑结构的体系,而并不像西方人所讲的那样,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没有概念、逻辑。这是对中国哲学不了解。大家了解这一点,就应该为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性而骄傲。

四、禅宗真言

  过去说佛教是从“西方”传来的,玄奘从“西天”印度取经回来,它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方哲学不同。

佛教从汉传入中国以后,经魏晋与“玄学”相结合,到南北朝时期取得了发展,粱武帝以佛教为“国教”,中国本土的儒道都成为了邪教。到了隋唐时代,佛教大盛。譬如说隋炀帝,尽管荒淫无耻,但他信佛,并亲受菩萨戒。唐代三教并崇,武则天时奉佛,御前大会,三教都来。当时的总体情况是佛盛儒衰,佛盛道衰。佛教文化是当时的强势文化,本土的儒道文化成为弱势文化。

如果说八、九世纪,佛教在印度已衰微,那么14世纪,佛教在印度便趋于湮灭。因此,佛教是依靠中国化了的佛教,而发扬光大的。佛教经“中国化”以后,在理论上和思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得到大众信仰的是中国化的禅宗。我所说的禅宗的三句话就是:一、明心见性(识心见性);二、无念为宗;三、顿悟成佛。

第一、  明心见性

  禅宗的要义是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又叫佛心宗。这里所说的“性”是指佛性,是什么人能成佛,如何可以成佛,即成佛的根据问题。按照禅宗的说法,只要你能明心见性,就能成佛。禅宗认为,成佛的根据在内心,不需要外在的修行。《坛经》认为:人心本来是清净的,万法尽在自性之中,自性本来就是常清净的。他举例说,就像日月本来是明亮的,但为什么看不见明日明月呢?原因是它们被云雾遮蔽了。佛性亦如是,佛性本来就在心当中,自心就是佛,但是却被尘埃给遮蔽了。如果有一天慧风吹来,吹散了云雾,那么也就可以看见日月,同样只要将遮蔽佛性的尘埃吹拂走,就可明心见性,就可以成佛。他就说“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智慧即佛性,佛就是觉,佛就是智慧,智慧本来是常明的,只要去掉尘埃,就可以见到佛性。因“识心见性”的宗旨,是建立在人人心中有佛性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慧能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万法尽是自性”,因而不需外求,成佛在自心。

第二、  无念为宗

  无念不是说要断绝念头,离去念头,没有了念,也就意味着死去;而是要离境、离染。禅宗不是拒绝意识活动,而是要超越意识活动,要念念真如本性。不要有爱憎、执着,蔽于境。强调的是真心发露,如此才是无念。“无念者,于念而不念”,不念即超越,远离杂念、妄念,不受制于世俗世界,于一切境上不染。 “无相”就是说也不要被戒律束缚,你自己自然就会去做不违反戒律的事情。

第三、  顿悟成佛

  这是禅宗成佛的法门。佛性在你心中,如果你有了“善知识者”即明师指点,便可觉悟,立即成佛,“前念迷即凡,后念迷即悟”。识心见性只在一念之间,了悟自己的“本性”,成佛得解脱,不需要累世修行和各种外在功夫,也没有阶段次序的分别,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禅宗实际上解决了必然和自由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去掉长期形成的束缚、戒律和扭曲,充分实现主体的思维自由,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禅宗其实是给了人一个“自由身”。

我今天讲这十二句话,就是想让大家掌握四家思想的内在精髓,省去了自己翻书、琢磨的工夫。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体会,也可能是错误的,所以请大家来指正。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