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病菌滋生的季节,很多人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被中暑、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所困扰。为了安度炎夏,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补充水分是降温的关键。
夏季出汗多,人体丢失的水分比任何季节都要多,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喝水、吃含水量丰富的瓜果蔬菜等都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夏季是水果蔬菜品种最丰富的季节,这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好礼物!
推荐:西瓜、水蜜桃、冬瓜、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西红柿等。
二、清热去火多吃苦味食品。
苦味食物中最主要的功能物质是生物碱、甙类、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现代营养学家认为,苦味食品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
推荐:苦瓜、苦菜、绿茶等。

三、粥品为解暑良方。
大家夏天最常喝的就是绿豆汤了,绿豆汤在熬制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为了消暑则以煮十分钟为宜,只喝汤不吃豆;如果为了解毒则要熬得时间长一点,把豆子煮烂后一起吃。
其它推荐消暑粥:
1、银耳粥:能生津润燥、滋阴养肺,有助于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
2、莲子粥:能健脾和胃、益气强志,对腹泻、失眠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3、百合粥:能养心安神,最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
4、冬瓜粥:有利水消肿、止渴生津的功效,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四、饮食宜清淡,注意营养均衡。
由于夏季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应清淡一些。应多吃营养丰富、气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腻、煎炸及热性的食物。
但清淡并不意味着只吃蔬菜,这样容易营养不均衡,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蛋、奶、鱼以及豆制品,关键是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
五、多吃抗炎杀菌蔬菜,预防肠道疾病。
夏季气温高,病原菌滋生蔓延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推荐: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
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近年研究查明,大蒜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大蒜素。由于大蒜中的蒜酶遇热会失去活性,为了充分发挥大蒜的杀菌防病功能,最好生食。
同时不能忘记最关键的是饮食卫生,储藏有方,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品。
生活小贴士:
●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和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如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故应少喝饮料多饮水。
●不宜睡砖石地上
夏天,有人喜欢睡在砖地或水磨石地上,谐称“地面空调”。然而,因砖石地阴冷潮湿,有较强的渗透性与聚湿性,易使人体受寒受潮而诱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不宜“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归来,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但由于人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如“快速冷却”,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于体内,引起高热。同时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则还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应先让其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采取清凉措施。
●不宜多食冷饮
不要过多地喝冷饮或多食冰淇淋之类的食品。因为冷饮会刺激胃肠道粘膜,影响血液循环,使胃肠蠕动减弱,甚至痉挛或影响食欲。
●不宜阳光下暴晒
中午阳光是最毒的时候,这时候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中暑或引起紫外线伤害。
●注意杀蚊蝇
夏季是蚊子苍蝇最多的季节,它们是传播病毒细菌的罪魁祸首,所以勤于杀虫也是此季节防病的关键。
●家中常备防暑药
为了以防万一,家中还应备些适当的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风油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