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1.MBR --- PBR----bootloader MBR位于硬盘的第一个物理扇区(绝对扇区)柱面0,刺头0,扇区1处。MBR包含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和硬盘分区表。 每一个分区都有PBR。 Bootloader—操作系统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引导程序)。Windows的bootloader在PBR中,配置文件为C:/boot.ini ,linux的grub在/boot目录下。可设密码。 2.SElinux /etc/selinux 3.Kickstart 大量安装linux工具 4.Wine windows下程序移植到linux下 模拟windows API 5.Putty SSH Secure Shell远程登录软件 6.文件目录。 /bin 系统基本常用命令 /dev 设备目录(把所有设备认为是文件) /home 用户目录(相当于windows下 documents and setting) /proc 系统进程的一个镜像 /sbin 系统管理员的一些基本命令 /var 系统日志文件目录 /etc 配置文件(相当于windows注册表) /opt 大型软件的安装目录 /lib 动态链接库 /mnt 挂载目录 /usr 系统程序(相当于 program files) /root系统管理员目录 7.Linux分区的命名 /dev/xx y n xx 设备类型(hda--IDE硬盘,sd—scsi硬盘) y 分区所在设备(/dev/had是第一个ide硬盘,/dev/sdb是第二个scsi硬盘) n 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是用数字1排列到4.逻辑分区从5开始。/dev/hda3 第一个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dev/sdb6 第三个硬盘上的第三个逻辑分区。 磁盘管理 1.分区格式化 fdisk 分区 fdisk –l mkfs 格式化 mkfs –t ext3 /dev/hda2 fsck 检查文件系统错误并修复,不能对已挂载系统进行。 Disk Druid 内置分区工具。 系统管理 1.logout / shutdown / halt 2.uname uname –a 显示linux版本 uname -r 显示内核版本 3.设置工作计划 cron /etc/cribtab 图形界面为 kcron anacron /etc/anacron 3.wall ‘date‘ 命令替换 4.dmesg 系统启动信息 dmesg|grep eth0 5.只允许root用户登录 /etc下 touch nologin 6.shell命令 alias unalias 别名 7.route 路由表 8.&,bg 后台执行;fg前台执行。 9.一些重要的配置文件 /etc/networks /etc/hostname /etc/hosts /etc/services /etc/protocol;s /etc/fatab 磁盘空间管理文件 /etc/syslog.conf 日志配置文件 文件管理 1.ls ls –l d _ _ _ _ _ _ _ _ _(后面九个二进制位)第一个为d 则为目录 ,为_则为文件。后面分别为 属主位 属组位 其他位。 ls –l a* (*代表任意多个字符) ls –al 列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如 .bash ls –R 树状显示 ll /pub –d 1. echo 回显 输出到屏幕上 (默认输出设备为屏幕) #echo this is a test file this is a test file 2 重定向>和尾追>>,错误重定向2> #echo this is a test file > test.log >为重定向 ,此处相当于新建一个文件。 #more test.log this is a test file #echo this is a test file > > test.log >为尾追(尾部追加) #more test.log this is a test file this is a test file #lssss2》cmd.txt 3.cd .. 转到上层目录 4.touch 123 新建空文件 5.mv 移动或重命名(若在同一目录) mv –rf 6.cp 复制 cp d1 d2 无子目录 cp –r d1 d2 有子目录 7.mkdir –p 111/222/333/444 8.rmdir 不能删除有子目录的文件夹 要用 rm –rf 9.查看文件内容 more cat (正序)/ tac (逆序) head / tail head -3 3.txt 10. vi / vim 11.ln 链接。 ln 3.txt 4 ln –s 3.txt 4 ln –sf 3.txt 4 12.find 查找 find / -name “*.Local” find . -name “*.Local” find /etc -name per* 13.whereis / which Whereis 只能用于程序名的搜索,而且只搜索二进制文件(参数-b)、man说明文件(参数-m)和源代码文件(参数-s)。如果省略参数,则返回所有信息。 Which 命令的作用是,在PATH变量指定的路径中,搜索某个系统命令的位置,并且返回第一个搜索结果。也就是说,使用which命令,就可以看到某个系统命令是否存在,以及执行的到底是哪一个位置的命令。 14.压缩与解压 tar zxvf 1.tar.gz z为调用gzip gzip –d 1.tar.gz tar xvf 1.tar tar zcvf 15.文件权限chown和chmod chown testuser 4 (4为文件名) ,chown –R root . , chown –R a . , chmod +x 4 chmod –x 4 chmod u+x 4 , chmod g+x 4 , chmod o+x 4 ,chmod a+x 4 chmod 755 4 ,chmod 744 4 16.grep grep asdf 44(哪行有“asdf”) ls –l |grep “^d” 之列目录 ls –l |grep “^d”|wc –l grep –v “^#” httpd.conf 用户管理 1.添加删除用户 #useradd testuser #cd /home #ls testuser #passwd testuser #cd /etc #more password (储存了所有用户,用户密码保存在/etc/shadow) testuser:x:501:502:root:/root:bin/bash (501为uid,502为gid,/root为主目录,bin/bash为shell) 2.添加大量用户账号 newusers和chpasswd a.编辑用户信息文件 b.运行/usr/sbin/newusers #newuser</root/account.txt c.运行/usr/sbin/pw… d.创建密码文件 e.运行/usr/sbin/chpasswd f.运行/usr/sbin/pw… 3.计算机管理用户通过ID号管理,添加用户是没指定组会默认添加一个同用户名一样的组。 #groupadd testg #more /etc/group testg:x:503 #useradd testuser2 –g testuser #usermod –g testuser testg #userdel testuser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d /u01/oracle 4.who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groups显示当前用户所在的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