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转载)

 昵称5936722 2011-02-24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有效教学(efficient te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深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一般认为,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那么,高中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有效设计即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课前精心准备
1.了解学情,强化课前预习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这种”生本”理念必须在教学的设计之初就应该得以体现。 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当然学生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要求他们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
2.整合资源,研发、创生语文课程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要增加进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好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序列,写作教学系列。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 我在执教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的古典诗词时,就对其中的篇目进行了集中和重组,如咏史怀古诗有《蜀相》《石头城》《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过华清宫》《桂枝香 金陵怀古》等。写相思爱情的有《锦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通过这些并联组合,让学生品读、归纳各类诗歌的思想感情构成与常用表现手法。这样一来,不就是举一隅而以三反吗?知识的系统化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解了内容,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效率。
3.明确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而且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浓浓的人文气息,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每一篇文章的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发挥极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那么如何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呢?
1. 运用优美的导语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种精彩的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精彩的课堂导语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企及的范本,又能起到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2.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3. 通过巧妙设问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4. 依托课堂活动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课堂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语文训练、语文实践。精彩的课堂活动课堂里的珍珠,让语文课堂闪光。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课中的细节活动,通过课堂活动来进行以读写为核心的语文训练,逐步地提高语文能力。
三、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教师可以把自己定位为课堂的”导演”和”主持人”,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而不是过去课堂的”主演”,一讲到底。央视《艺术人生》《实话实说》,朱军的微笑和真情、崔永元的连珠妙语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富有智慧,最好有点幽默,”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主持人一样,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有一股说的欲望或冲动。作为”主持人”,要给学生思考提供条件。教师要为学生”备知识”,充分占有资料,备”知识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知识不能是孤立静态的知识,新课程标准”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课本中关于《左传》的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自然要备,但还可以涉及”春秋无义战”“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内容,教师的丰厚底蕴以及备课深入挖掘,可以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
四、改革教学方式
新课程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少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那种传授与接受、灌输与接收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流关系。在课堂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自由开放的精神状态,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在交流意见的同时,提升自己已有的感受和认识水平,从而达到一个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
新课程要求让过去的”讲堂”变为真正的”学堂”,教师注意把握课堂导向、流程就可以了,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问题,去发现问题,去发现真理,学会自己找路、走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当然,”自主”并不等于”无助”,并不等于教师就不讲,讲是为了不讲。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提示性讲解:如对文章的有关背景作简单介绍,阅读时提出启示性问题,指出问题思考的途径。
.释疑性讲解: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面对某些问题,学生在自学中讨论交流还不得解决的时候,教师需讲解,帮助其弄明白。
3.补充性讲解:当学生交流的问题认识角度过于肤浅时,要适当地补充,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如此,语文课堂将不再枯燥无趣,学生便可真正地在课堂上享受语文。总之,我们认为,在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语文课堂的有效设计,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培红中学
邮编:458030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高慎英. 有效教学论[M]. 广州 :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