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證型 肝脾不調 別名 肝脾不和, 肝脾氣滯, 肝鬱脾虛, 肝氣犯脾, 肝旺乘脾

 昵称3229476 2011-02-26
【概念】

肝脾不調證又稱肝脾不和證。是由於肝鬱氣滯,肝氣乘脾,脾失健運;或由於脾虛濕蘊,土壅木鬱而致肝脾兩臟功能失調的證候。多因抑鬱、惱怒傷肝、飲食勞倦、思慮過度傷脾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胸脅脹滿疼痛,善太息,精神抑鬱或心煩易怒,口苦咽乾,納食減少,腹脹便溏,腸鳴矢氣,或腹痛泄瀉,苔白或膩,脈弦。

肝脾不調證常見於「泄瀉」、「脅痛」、「臌脹」、「腹痛」、「月經不調」、「帶下」等疾病中。

本證通常廳與「肝胃不和證」、「心脾兩虛證」、「脾虛濕困證」、「肝火上炎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肝脾不調證可見於多種疾病中。

  1. 在 泄瀉病中出現肝脾不調證,其病變特點為:平素常有胸脅痞悶,噯氣食少,每因情u蚍v響,憤怒、抑鬱或精神緊張之時,即發生腹痛泄瀉。此乃脾氣素虛,或素有 食滯與濕邪,每因情志傷肝,肝失疏泄,橫逆犯脾,脾失健運,水穀不化所致。正如《景岳全書?泄瀉》篇曰:“凡過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以怒時挾食,致傷脾 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二臟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治宜抑肝扶脾。方用痛瀉要方(《丹溪心法》)。
  2. 脅痛病中亦可見肝脾不調證,其脅痛表現以脹痛為主,疼痛走竄,疼痛每因抑鬱或惱怒之時出現或加重為特點。其疼痛乃由肝失條達,氣機不利,疏泄失職所致。日久肝氣乘脾,除有脅脹痛外,尚可有食少納呆,面目虛浮,肢困無力等症狀。治宜疏肝理氣健脾。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酌加健脾藥物如茯苓、白朮等。
  3. 如 臌脹病中出現脾脾不調證,臨床表現偏重於氣滯濕阻,故以腹大,按之不堅,腹皮繃急,脅下脹滿或疼痛,小便短少,食少納呆,食後作脹,噯氣不爽,苔白膩,脈 弦為特點。正如《沈氏尊生書?腫脹源流》曰:「臌脹…或由怒氣傷肝,漸濁其脾,脾虛之極,故陰陽不交,清濁相混,隧道不通。鬱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 生,故其腹脹大。」本病亦可由感受濕邪,或飲食不節,飲酒過度致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水濕蘊結化熱,濕熱留於中焦,脾虛濕盛侮肝,肝氣失於條達,遂致氣血 凝滯,脈絡瘀阻,漸成臌脹。《景岳全書?積聚》說:「若飢飽無倫,飲食迭進,以致陽明胃氣一有所逆,則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餘滯未消,乃並腸 外汁沬,搏聚不散,漸成癥積矣。」治宜疏肝理氣,除濕散滿。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合胃苓湯(《丹溪心法》)。
  4. 腹 痛病中之肝脾不調證,以食少納呆,脘腹脹悶,痛引少腹,攻竄不定,隨情u蚥雂⑥荅k痛加劇,得噯氣或矢氣則其痛可減為主要臨床表現。此由肝氣鬱結,脾失健 運所致。《景岳全書?心腹痛》云:“痛證當辨有形無形。無形者痛在氣分,凡氣病而為脹痛者,必或脹或止,而痛無常處,氣聚則痛而見形,氣散則平而無跡,此 無形之痛也。但宜順氣,氣順則痛自癒vo。”治宜疏肝理氣。方用柴胡疏肝散
  5. 再 如婦女月經不調病中之肝脾不調證,其病特點為:經期或前或後,經量或少或多,經行不暢,色黯有塊,胸脅乳房作脹,小腹脹甚而痛,多伴有煩躁易怒,食少納 呆。此亦由情u荍簃{,或惱怒傷肝引起肝氣逆亂,疏泄失職,衝任不調;肝鬱乘脾,脾虛不能統血,血海溢蓄失常而致。治宜疏肝健脾,養血調經。方用逍遙散(《和劑局方》)。
  6. 帶 下病中之肝脾不調證,則以黃帶綿綿不斷,稠粘臭穢,或流黃水,或挾血液,陰中灼熱或陰部痛癢,且伴有口苦咽乾,心煩易怒,胸脅脹滿,腹脹便溏等為主要表 現。此因煩躁多怒傷肝,肝氣橫逆犯脾,脾失運化,濕濁內生,濕熱鬱久化熱,濕熱下注損傷沖帶而致。亦有因脾虛濕盛,反侮肝木,肝氣鬱結化熱,濕熱下注所 成。正如《本草經疏?婦人門》曰:“白帶多是脾虛。蓋肝氣鬱則脾受傷,脾傷則濕土之氣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輸為榮血,而下白滑之物矣。皆由肝木鬱於地中 使然耳。法當開提肝氣,輔助脾元。」治宜疏肝清熱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鑒》)。

肝脾不調證多發於女性。多因情u茪ㄨE而致肝氣鬱結,臟腑功能失調,所謂“百病皆生於氣也。」患者平素情志抑鬱,或煩躁易怒,疾病的發生、發展常與情志變化有關。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統血、主運化。肝鬱氣滯,則血液運行不暢,可引起血瘀。或肝不藏血,脾不統血,血液溢於脈外留而不去,亦可形成血瘀。從而出現刺痛,腫塊,出血,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等症狀。

【類證鑑別】

  1. 肝 胃不和證與肝脾不調證:肝胃不和證和肝脾不調證都是由於情u荍簃{,或惱怒而致肝氣鬱結,肝氣橫逆侵犯中焦所致。二證均有胸脅脹滿疼痛,精神抑鬱或急躁易 怒,少腹脹痛,善太息等肝氣鬱結表現。但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肝胃不和證是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臨床表現除具有肝氣鬱結證外,還伴有胃 脘脹滿疼痛,呃逆噯氣,吞酸嘈雜,嘔吐等胃氣上逆表現。而肝脾不調證是由肝氣鬱結,肝木乘脾,脾失健運而成。故臨床不僅具有肝氣鬱結證,還兼見食少納呆, 腹脹泄瀉,腸鳴矢氣,身倦乏力等脾虛症狀。一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一為脾氣虛弱,運化失常,二者截然不同,可資鑒別。
  2. 心脾兩虛證與肝 脾不調證:心脾兩虛證與肝脾不調證臨床上均有脾虛證表現。但心脾兩虛證多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飲食不節,損傷氣血生化之源,心失所養;或病後失調,長期 失血致心血耗傷、脾氣受損所致。而肝脾不調證多因鬱怒傷肝,肝失疏泄,橫逆犯脾;或飲食勞倦傷脾,脾虛濕蘊反侮肝木而成。二證除了皆有食少納呆,腹脹便 溏,腸鳴矢氣等脾虛症狀外,心脾兩虛證還見有心悸,氣短,活動時加重,失眠多夢,健忘,面色白,神疲倦怠,自汗,脈細澀或結代等心氣血兩虛的表現。而肝脾不調證則伴有胸脅脹滿疼痛,心煩易怒,善太息,月經不調等肝鬱氣滯症狀。二證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同中有異,不難區別。
  3. 脾 虛濕困證與肝脾不調證:二證臨床上均v膃陪馱眽カb,腹脹便溏,或大便不調,腸鳴矢氣等脾氣虛弱表現。但脾虛濕困證是由濕邪傷脾,脾陽不振,運化失職;或 由脾虛水濕內生。臨床見頭身困重,胸悶,腹瀉,浮腫,舌苔白膩,脈濡,氣候潮濕時加重等水濕停聚的表現。而肝脾不調證為肝脾二臟功能失調,必見精神抑鬱或 煩躁易怒,胸脅脹滿疼痛,善太息等肝鬱氣滯症狀,可資鑒別。
  4. 肝火上炎證與肝脾不調證:二證都具有情志抑鬱或煩躁易怒,胸脅脹滿疼痛等肝 鬱氣滯症狀,故需加以鑒別。肝火上炎證多由肝鬱氣滯,鬱久化火,火性炎上,火氣上逆所致。以面紅目赤,口苦咽乾,煩躁易怒,脅肋灼痛,頭痛眩暈,耳鳴如 潮,便秘尿赤,或吐血衄血等肝火表現為主。而肝脾不調證則以食少納呆,腹脹便溏,或腹痛泄瀉等脾虛症狀為特徵。

【文獻別錄】

  1. 《沈氏女科輯要箋正.經行聲啞及目暗、泄瀉、帶下等證》:「…所謂肝木侮土者,則左脈當弦,而右脈當弱。宜扶土而柔肝。亦有左關反軟,而右關反勁者,則所謂木乘土位,肝尤橫而土德益衰,宜參耆升陷、而參用柔馴肝木之法。」
  2. 《素問?舉痛論》:「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3. 《景岳全書?鬱證》:「實邪在肝,多見氣滿腹脹,所當平也。及其怒後而逆氣已去,惟中氣受傷矣。既無脹滿疼痛等症,而或為倦怠,或為少食,此以木鬱克土,損在脾矣。」
  4. 《類證治裁?肝氣》:「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鬱,鬱則經氣逆,為噯,為脹,為嘔吐,為暴怒脅痛,為胸滿不食,為飧泄,為疝,皆肝氣橫決也。」
  5. 《張氏醫通?諸氣門》:「怒氣所致為嘔血,為飧泄,為煎厥,為薄厥,為陽厥,為胸滿脅痛;怒則氣逆而不下,為喘渴煩心,為消痹,為肥氣,為目暴盲耳暴閉,筋緩,發於外為癰疽。」

【主要症狀[權重]】

  1. 小兒五硬[1]
  2. 大便秘結[1]
  3. 大便艱難[1]
  4. 目札[1]
  5. 經行泄瀉[1]
  6. 經前乳脹[1]
  7. 腸鳴[1]
  8. 腹瀉[1]
  9. 慢性活動性肝炎[1]
  10. 潰瘍性結腸炎[1]

頁首  回前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