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马屁的来源考

 jxfshch 2011-02-28
拍马屁的来源考

夏元瑜    2009-02-20      15版:解放周末·博闻


  

  夫拍马之道,源远流长。不轻不重,适得其当,受者全身舒服,拍者得意洋洋。穷查典册,才知始于殷商,不是杜撰,证据坚强。

  读者一定要想到这写稿子的老瑜没念过什么书,今儿个大概宿醉未醒,胡说些个什么,在若干研究历史和古代文字的专家之前,竟如此大胆放肆。您先别生气,我是有正确根据的。

  三千年前,殷人刻了许多甲骨,清末乡下人掘出来当药吃。写《老残游记》的刘铁云是第一个搜藏家,董作宾把许多象形文字都解释出来,以后专家也很不少。不过他们全是学者,不懂“拍”字,我是一辈子想练这“拍工”,没练好,所以对这字特别注意。甲骨文里真有这字,并且指的确是拍马尾的意思。

  第一字是“马”,您把它横过来看,就是一匹马的图画。

  第二字是“手”,为何只有三个手指头?大概商殷之际,人类的手指尚未进化完全之故,也许画五指太麻烦。我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多多讨论。

  那么第三字是什么?马屁股后面画一只手,非拍马尾而何?我请教过老老少少好几位大学里的文字学专家,他们全说是“驾驭”的“驭”字,人赶马之意。我想“驭”字是人驾马车的意思,应该由马、车、人三个部首来组成,您说对不对?

  在甲骨文之前一定还有一种更古老的文字,不过我由这个字看来,拍马屁之道一定在殷以前就有了,并且在当时也很重要了,所以特别做出一个字来,传之千古,其道不绝。读者多多练习,富贵可期,发财之后,莫忘读本文之益,务请“慨解仁囊,周济周济”。

  (《老盖仙谈民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