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碑三

 靜古齋 2011-03-01
山有仙则名,水有神则灵。普贤古寺位于龙镇之西群山深处之常兴庄。寺庙传说建于唐宋年间,具体年代无考,惟邑人代代相传“先有普贤寺,后有米脂县”,可徵史迹。寺内供奉三教古佛,关圣帝君,观音菩萨,山神土地,太阳太阴神君等众神佛。建寺以来,诸神显灵,佑护八方,邑人问病占事,祈福禳灾,无不灵验,方圆百里风调雨顺,人口平安。于是远近争相敬奉,虔诚拜颂。涉会村庄有常兴庄、杜兴庄、樊兴庄、常高山、郑渠、跃米庄等。虽多历朝代,屡经变迁,然至今香火鼎盛,道场不衰。正可谓佛光普照万民康,神灵护佑四方宁。

    观夫普贤一寺座落于寺峁山巅,来龙巍峨起伏,峰峦叠嶂,左右案砂弯环拥抱,有情有意,面前狮虎象三山来朝,气势威严,恰为神山宝地,人间仙境。寺庙依山而建,殿宇庄严雄伟,阁楼古朴典雅;入寺但见画栋雕梁,映日辉霞;飞檐凌空,披彩流光。彩塑端庄慈善,神态安详;壁画灵动逼真,栩栩如生。更有晨钟暮鼓,渊渊穆穆。真乃拜佛敬神、参禅悟道、涤荡尘虑之圣地。

    吾人抚今追昔,茫茫春秋,普贤寺历尽沧桑,香火盛衰环复,神佛隐而复显,可感可叹。明正德八年(公元一五一三年)邑里五谷丰登,百姓欢呼,扩修寺庙以报神恩,并铸钟为记。民国二十年寺庙被洪水冲毁,于二十五年修复。公元一九六六年,神像遭毁,后因治水打坝,庙宇淹没。自此佛道不兴,神谕遁否十余年之久,故连年遭灾,万民饥馑;求神无门,祈禳不应。及至一九八零年,适逢盛世,由众会长倡议,全会人员集资投工,于旧址山上,仿照原貌重新修建,至一九八九年主殿基本完工,彩塑神像,开光点眼。此后又逐年补修,增砖添瓦,栽松植柏,寺庙规模,渐臻完备。时值二零一零年,又有邑中贤达人士赞资,与会众人积极响应,筹资达几十万元,更换神殿琉璃瓦,新修戏楼、钟鼓楼,重修山门院墙。兴工数月,百活皆顺。众会长竭才智,尽心力,思虑周详,谋划妥当,不辞劳苦,诚心诚意。经会人共同努力,浩大工程终至古历四月二十二日告成。至此,往日寺庙,焕然一新。大哉,今之普贤寺,香火更旺,道场益盛,兼融厚重之历史与神奇传说,并汇美妙之建筑与佛道文化,苍松翠柏得真趣,白云青山有禅机。真塞上蓬莱,境内名寺也。

    缘夫佛道高崇,亦随国运之浮沉,虽历艰难,终至昌盛,斯乃苍生大幸,万民福祉。今甫告竣,人神共乐,欢声载道,乐事劝功。大诚起信,神恩浩荡,佛光普照,荫福无穷矣。更祈雨旸时若,国运昌隆,天下太平,永照此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