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育出漂亮的花朵,自然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对于城市花农来说,土和有机肥都是奢侈品,一般的园土太重、易板结、病虫害多,不适合公寓式家庭使用;花大价钱购买的园艺专用土,种过花之后养分耗尽,长期浇水施肥导致土壤碱化、板结、透气性差,这样的土不适合再次使用,但全部扔掉又十分可惜。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肥力,可尝试目前流行的蚯蚓堆肥法,借用蚯蚓的力量,将厨房垃圾转变成有机肥。 查尔斯·达尔文曾这样评价蚯蚓:“在世界历史上,是否有动物扮演的角色比蚯蚓更重要,是很值得怀疑的。”目前流行的蚯蚓堆肥法,就是借用蚯蚓的力量,将厨房垃圾转变成有机肥。正式开始家庭蚯蚓堆肥实验之前,让我们从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入手,根据其习性制作出合适的蚯蚓培养箱,培养出肥沃的土壤吧! 从市场上买了个蚯蚓制肥箱
![]() 大致结构如下 上下两个黑色的塑料箱子叠放, 这个是下面箱子(称为收集箱)的样子, 底部无孔 ![]() 下面箱子的盖子有孔 ![]() 这是上面箱子(称为工作箱), 箱子底部有大方孔, 和下面箱子盖子的小孔正对 ![]() 撕开广告标签后, 看到上面箱子的盖子有通气孔 ![]() 使用说明:
1. 将大约5升土铺在上箱(工作箱)的底部,作为蚯蚓生活和繁殖的土床, 注意保持土湿润, 但不要水多得往下滴. 2. 将大约250克的蚯蚓放在工作箱的一角, 然后在土床上放入一至两满手捧蔬菜叶, 这是蚯蚓的食物, 大约1-2天就会被蚯蚓吃掉. 3. 将一块旧的地毯或麻袋片放在蚯蚓食物上面, 以保温和保湿. 4. 蚯蚓土床需要保持湿润, 蚯蚓只有在湿润时才可以爬动. 如果太湿滴水的话, 蚯蚓会缺氧, 整个箱会产生异味而使蚯蚓无法生活其中. 5. 蚯蚓食物:大部分的有机垃圾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食物, 但是记住不要光放单一种食物超过食物总量的10%. (亦即食物多样化)水果, 蔬菜,甚至纸张和纸板都可以被蚯蚓吃掉,压碎的蛋壳可以为蚯蚓补钙.记住食物少量多次放入好过一次大量放入.每次投放食物后最好用基础土盖住。 6. 收获:在制肥箱开始使用6个星期后,可以用1升水浇入工作箱,渗入下箱(收集箱)的液体就是很好的液体肥料了.以后每两周可以浇入1升水收集一次.贴士 1、蚯蚓在花鸟市场或渔具店内有售,购买的时候要选择红蚯蚓,这种蚯蚓经过驯化,食性杂,不爱外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一开始把土浇透,事后垃圾分解会析出水分,基本不用再加水。 3、为了防止时间长了种群退化,过一个季度可以增加几十条新蚯蚓进去。 蚯蚓堆肥中的常见问题 要注意PH值,可用石灰水磷酸二氫銨(NH4H2PO4)進行調節,直到接近中性,即氫離子濃度為25.12~158.5納摩/升(PH6.8~7.6)為止。
食谱
蚯蚓水
![]() 由於worm juice相當濃,要以1份worm juice加10份水的比例,稀釋之後才可以澆灌花果。 我們也可用蚯蚓土1份装在一个旧袜子里,扎好,然后把它放进一桶水里,加3份水的比例,24小时后,水的颜色会变。这就是worm juice了。可以用来直接浇菜。 ![]() 用稀釋 10 倍的蚯蚓水液肥,澆灌植物在幾個小時內就會顯得生氣蓬勃,葉色會發亮、花朵會豔光四射。
蚯蚓制肥箱用家庭厨余变废为宝生产的有机肥 实践:
基本或敷盖材料 1、上面覆盖薄土或湿报纸。 2、中间放置食材。 3、底部铺设厚厚的蚯蚓床。做为初次铺在桶底部的材料及每次投置厨余后,敷盖于其上层之材料亦可作为蚯蚓之食物者。例如:泥炭苔(泥炭藓)锯木屑(需经堆积腐熟为佳),蔗渣,粗糠,粉碎花生壳,废纸(撕碎,泡水软化后沥干使用)等。以上各种材料,可单一或混合使用,唯使用时皆需含有约40%的水份为佳。蚯蚓 本试验系采用澳洲之赤子属及Penonyx属之红蚯蚓,该二属蚯蚓皆为红色之堆肥蚯蚓(堆肥蠕虫),成蚓体重平均0.5公克,体长7-10公分,直径0.3-0.5公分,大多生长于离地面5-10公分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之腐植土或已发酵之动物粪便中。每日食量约等于其体重之70%至100%。此二属蚯蚓因食量大,自幼蚓至成蚓生殖期约仅4至6个月,此二属之红蚯蚓在各地的阴沟潮湿的腐植土中,及养猪户的稻草堆肥处皆可采得。再将基本材料置入约10-15公分的厚度,充分洒水并翻搅材料,
1、蚯蚓避光故要用不透明的材质,加盖,放在遮阴位置。 2、蚯蚓用皮肤呼吸,喜欢潮湿,故用松软的材质,保持材质湿润。 3、箱底加透水孔,防止材质过于湿润,保证空气流通。 贴士 堆肥的时候不要覆盖全部表面,建议采用田字投食法:就是将土面分成四块,每次投放其中一个区域,按顺序投放。一般家庭每日产生的厨余,需要1000条以上蚯蚓才能处理完。少量的蚯蚓消化厨余能力有限。 ![]() 四,主要材料 家庭厨余,举凡家庭剩菜剩饭,各种果皮,茶渣,残羹余汁等,甚至隔餐之残余皆可。 蚯蚓喜欢吃甜饲料、蛋白质、糖分丰富的饲料,尤其是喜欢腐烂的瓜果、菜叶,亦爱吃酸甜饲料。 没有旧地毯,用纸板做了个带把手的方块盖在食物上 ![]() 盖上盖,制肥箱开始工作了要点要记牢 太湿或者太干:太湿的话,就加点碎纸吸水,太干就喷点水。关键点是蚯蚓箱里的堆肥土层抓起来是湿润的,但又不会滴水。 光线和温度:蚯蚓喜欢阴凉的环境。因此蚯蚓箱必须放在永远没有直射光线的地方。 喂食:容易腐烂的东西不要放太多,因为怕蚯蚓吃不完就发臭了。基本来说,夏天3到5天放一次食物,以铺满箱子一半为好,高度不超过1厘米。冬天至少一个星期放一次。田字投食法:分区域堆放食物,防止食物太多太满,引发蚯蚓外逃。 ![]() ![]() 五,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41到86华氏度范围内,32到41华氏度进入休眠状态,32华氏度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59到77华氏度。在蚯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对其有较重要影响,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于蚯蚓繁殖生长,在温度下降至7℃时,就出现蚯蚓大量逃逸现象,如果在0℃以下就可能冻死。 蚯蚓的生长温度在5-30℃之间,最适合温度为20℃。蚯蚓箱的结构应是根据蚯蚓的习性来设计的。蚯蚓在适应环境后,即开始大量进食,如厨余不足,会以基本材料为食,如食物充足,蚯蚓成长迅速,成蚓 贴士 如果想要加快食物分解的速度,可以在投入食材之前稍作处理,比如用刀切成小块、用搅拌机打碎或提前发酵;如果出现其它虫子也不用惊慌,它们同样能够参与食物分解,数量过多时,可以将多余的食物从蚯蚓箱中移除。在蚯蚓箱盒盖内放置沾板,可以有效地消灭果蝇;将食物填埋在土里,上面覆盖湿润的报纸,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它虫子生成。 实施结果实施约3-4个月后,此装置接近底部最下层的厨余,经蚯蚓充分取食消化后,大抵全部变成无臭无味的黑褐色细致粉末或细团粒状的蚓粪土,以手触摸有松软及弹性的感觉,稍具粘性,揉捏时易成团状。
四,蚯蚓堆肥富含植物所需各种养分,可直接做为有机肥外,亦可与其他种类之有机肥料配合,制造各类不同用 ![]() 为了收集液肥方便, 我在蚯蚓制肥箱的下部安装了一个塑料水龙头. 圆孔不是热烫出来的, 而是打磨出来的. 先用钻头钻3-4个连在一起的孔, 将这3-4个孔打通, 就变成一个更大的不规则的孔. 然后将砂纸卷成筒状伸进孔里打磨, 随着孔不断扩大, 砂纸筒也渐渐放松成大些的筒, 直到打磨出合尺寸的圆孔. 最后打磨出的圆孔是相当的圆,滑.
各式各样的蚯蚓制肥箱产品
![]() ![]() ![]() ![]() ![]() ![]() 轮胎做的
![]() 木头做的 ![]() 各种尺寸的垃圾桶做的 ![]() 有人将垃圾桶做的蚯蚓制肥箱直接放在菜地上 ![]() 可以放在饭桌底下,残羹剩菜直接扫入 ![]() 蚯蚓养殖利用疑难解答 一、为什么我养殖的蚯蚓没有什么产量,越养越小条? 影响蚯蚓的产量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蚯蚓的食物不足。养殖蚯蚓需要丰富的蔬果等有机垃圾等,有些物质一定要经过充分发酵才能使用。如果使用一些材料还没有发酵调制完就用来养殖蚯蚓,结果导致蚯蚓逃离、死亡,或者繁殖下降、生长放慢等;2.蚯蚓是低等动物,低等动物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退化。蚯蚓的退化是由于蚯蚓近亲交配造成的。造成蚯蚓近亲交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引进的种蚯蚓数量太少,引种数量在3万条以下的是很难保证蚯蚓不近亲交配而造成蚯蚓退化的;二是养殖户对蚯蚓的提纯复壮工作不重视或者没做。以上原因导致你养殖蚯蚓与过去传统的养殖方法没什么区别,结果是蚯蚓不但没有什么产量,而且越养越小条。 二、蚯蚓繁殖的高峰期是哪几个月? 蚯蚓繁殖的高峰期是每年的:南方地区是1、2、3、4、5、10、11月,产卵最少的是7、8、9月;北方地区4、5、6、9、10月为高峰期,产卵最少的也是7、8、9月。因为7、8、9月是最炎热的夏季,蚯蚓便会降低繁殖,但并不是它停止了繁殖。如果把蚯蚓养在较阴凉的室内,蚯蚓一样能大量繁殖。 三、为什么不能养殖本地的野生大蚯蚓? 野生蚯蚓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个大。但除了个大以外,就没有其它的优点了。以下是野生蚯蚓与人工养殖蚯蚓的区别: 野生蚯蚓 人工养殖蚯蚓 1.繁殖速度:年10-30倍 年3000-40500倍 2.生长速度:幼蚓到成蚓需一年 仅需40-60天 蚯蚓的六喜六怕 六喜是指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暖、喜甜、酸味和喜同代同居。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天穴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连采食和交配都是在阴暗色情况下进行的。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喜安静: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喜温暖: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如环境低于5摄氐度时,就停止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5-25度。喜带甜、酸味: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塑料、橡胶、玻璃和金属不吃外,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日贪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喜同代同居: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在高密度情况下,小的蚯蚓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六怕是怕光、怕震动、怕水浸泡、怕闷气、怕农药及怕酸碱。怕光: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和蓝光,但不怕红光,趋向于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就是这个道理。据阳光照射试验,红色爱胜蚓阳光照射15分钟后,有66%的蚯蚓死亡,照射20分钟就会100%死亡。怕震动: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因此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适宜建蚯蚓养殖场。怕水浸泡:养殖床若被水淹没后,多数蚯蚓马上逃走,逃不走的,表现身体水肿状,生活力下降。怕闷气:蚯蚓生活时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对氨、烟气等特别敏感。因此人工养殖蚯蚓时,为了保温,舍内生炉,其管道一定不能漏烟气。怕农药:据调查,使用过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农田或果园蚯蚓数量少。怕酸碱: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如养殖赤子爱胜蚓和红正蚓,最好把饲料调至成弱酸性,这样有利于蛋白质等物质的消化。 1、物理性质蚯蚓粪是一种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的细碎类物质,具有很好的孔性、通气性、排水性和高的持水量。微小的颗粒状还能帮助增进土壤与空气尽可能地接触,因为它们同土壤混合后使土壤不再板结和坚硬。蚯蚓粪因有很大的表面积,使得许多有益微生物得以生存,并具有吸收和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
2、化学性质 许多有机废弃物,尤其是畜禽粪便,一般呈碱性,而大多数植物喜好的生长介质偏酸(pH:6-6.5),在蚯蚓消化过程中,使废弃物的pH降低,趋于中性。
3、生物学性质 蚓粪中富含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不仅使复杂物质矿化为植物易于吸收的有效物质,而且还合成一系列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这些物质的产生使蚓粪具有许多特殊性质。
蚯蚓肥的合理施用: 1 可作为粮食、蔬菜、果树、瓜类及园林绿化的基肥和追肥施用。 2 与长效化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3 该肥对作物绝对安全,可与种子或幼苗直接接触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蚯蚓肥在使用前不需要腐熟, 但是需要稀释使用. 蚯蚓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最好不要施用于土壤表面,以免太阳光直接照射影响微生物活性及养分挥发。 2.宜存放阴凉、干燥处,谨防老鼠咬食。产品特点: 蚯蚓粪是一种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清香的细碎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持久肥力、通气性、排水性和保水性。养分全面,是各类花卉最理想的肥料。具有单一使用绝不烧根的特点。 1、用于虾塘、跳鱼塘育肥时,亩施100-300公斤。 2、在花盆中按1:3(1份蚯蚓粪3份园土)的比例拌入蚯蚓粪后种花,1~2年内不需追施任何肥料,也无需集翻盆换土。或每2~3个月在盆土表面轻轻拌入1~2杯(约2两)蚯蚓粪。 3、每个蔬菜坑放半杯蚯蚓粪或1~2个月施一次(每棵半杯或每尺一杯)。 4、作为配方营养土,一般按1份蚯蚓粪3份土壤的混合比例使用。 5、新栽培成新移植的树木、灌木,可按1份蚯蚓粪3份园土的比例混合遍施洞内,再把植物植入坑内,覆土浇水即可。 6、新草坪:以每平方米1~2斤蚯蚓粪轻轻施入表皮土壤,然后用碎稻草覆盖好已点进草坪种的土壤,并保持其湿度。 7、球场、运动场草坪:以每10平方米4斤蚯蚓粪均匀散施在草坪表层即可。 8、果实、花或生病的盆栽植物:把1份蚯蚓粪浸泡在3份水中保持24小时以上制成混合物(茶水),施于植物、果实或花的表面。 9、茶叶种植:每2~3个月每棵施200~300克于根部,覆土即可。 10、一般经济作物,每亩每茬施用100~200kg,并建议把70%作基肥,30%作追肥,同时可按1:1~1:3的比例相应减少化肥的用量,施用二年以后,可进一步降低化肥使用量。果树的用量可提高到200~300公斤/亩·年。花卉可降到100公斤/亩·年左右。其他作物的用量可根据地力(肥沃)情况适当增减。 11、鱼、虾饲料:可按总饲料量的5%~30%添加蚯蚓粪 蚯蚓粪是最好的亲水性和吸附性花卉肥料。使用过的花卉土壤不会存在板结的现象,而且保肥保湿效果好。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对吸收室内甲醛、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神奇的作用。
蚯蚓粪的微生物作用机理 通过有益微生物和蚯蚓的生命活动,产生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吲哚酸等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调控植物代谢;还会产生大量多糖,与植物分泌的粘液及矿物胶体、有机胶体相结合,形成团粒结构,增进保水能力。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还能产生拮抗活性强、抗菌谱广的抗生素,限制病原菌的生长,使植物土传病害得到抑制。
蚯蚓粪吸附各类有害气体的作用机理 蚯蚓粪是本身就是一种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清香的物质,疏松、多孔的团粒性结构。具有很好的通气性、排水性和高持水量。蚯蚓粪因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胶体网状特性,使得许多有益微生物得以生存。这种独特的物理结构和胶体特性使得它有着神奇的吸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