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尚作诗,诗能通禅,禅以诗喻

 屋檐下过客 2011-03-03

从前的和尚多会作诗,因为诗能通禅,禅以诗喻。

这样的诗僧随口吟哦,唤作禅诗。禅诗往往暗藏禅机,那是用来让人开悟的。唐宋开始比较流行的谶谣,也多爱借用禅诗风格,用以预言人世变迁。

宋朝有本书《冷斋夜话》,记录了一个叫船子和尚的一首诗——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这首禅诗很有名,历朝都有从中开悟者。这两天重读几遍,忽然觉得它又近乎谶谣了——仿佛句句都是在暗示时事。比如首句,讲的好像钓鱼执法,呵呵。第二句嘛,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至于后面的句子,夜静水寒,那是人人皆能感到的;其他的,则只好留待解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怎么看都是合理的了。

元朝的元好问某夜感叹——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他最后的质问是——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本朝太祖诗云——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原来好诗都有隐喻,是需要时代去迎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