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词牌解释——093一剪梅

 清南文兵 2011-03-04
 
093一剪梅
 

【词牌名解】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双调60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例词示范】
 
一剪梅·舟过吴江 作者:宋·蒋捷
 

一 片 春 愁 带 酒 浇。江 上 舟 摇,楼 上 帘 招。

◎ ● ○ ○ ● ● △。◎ ● ○ △,◎ ● ○ △。
 

秋 娘 容 与 泰 娘 娇,风 又 飘 飘,雨 又 潇 潇。

◎ ○ ◎ ● ● ○ △。◎ ● ○ △,◎ ● ○ △。
 

 

何 日 云 帆 卸 浦 桥。银 字 筝 调,心 字 香 烧。

◎ ● ○ ○ ● ● △。◎ ● ○ △,◎ ● ○ △。
 

流 光 容 易 把 人 抛,红 了 樱 桃,绿 了 芭 蕉。

◎ ○ ◎ ● ● ○ △,◎ ● ○ △,◎ ● ○ △。
 

此词抒写春舟乡愁。上片着意抒写客愁。风雨吴江,一片春愁。留滞津渡之间,无限飘泊之苦。欲借酒消愁,而不可得。下片写离情与乡思。想到家中,调筝焚香,春光无限。而今流光似水,又是一年。不知何时才能归家团聚。结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构思新巧,辞语工丽,为古今词家传诵之名句。通篇洗炼缜密,流动自然。

 

【推荐欣赏】

一剪梅·红藕香残 作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本词为李清照名作之一。李清照结婚未久,赵明诚即负笈远游。李常常想念,便在锦帕上写《一剪梅》词送给他。词的开头三句摄取了在荷花凋谢的水边,她的爱人独自上船离去的一个镜头,形象生动。接下来写词人多么盼望爱人来信!“月满西楼”,暗示自己对月怀人,景中含情。后片用花的飘零和水的奔流来借喻人的分离,与开头照应,并引出下面一层意思:闲愁纵分两处,“相思”却是一种。这种相思怎样缠绕着人呢?作者巧妙地写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才”和“却”本来是两个能起关联作用的副词,用在这里,前后贯穿,把心头的相思写活了。过去有人称赞开头“红藕”句为“精秀特绝”,这一句诚然是好,但同这两句相比,还是要逊一筹的。

 

一剪梅·宰相巍巍 作者:宋·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正当南宋王朝日趋黑暗,走向灭亡之际,内政外交日暮途穷,财源枯竭,民不聊生。贾似道不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推行所谓的“公田法”,用贱价收购大量土地,加深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同时他又推行所谓的“经界法”,经界丈量农民的土地,按田亩收税,引起人民的强烈反对,民怨沸腾。景定五年,“经界法”在湖南推行,一位醴陵籍的士人便写了这首词,予以辛辣的嘲讽。

这首词突出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讽刺艺术。首先,词人善于运用白描刻划人物形象,揭示本制,达到讽刺的目的。如通过刻划宰相的飞扬跋扈、朝臣的趋炎附势、太守的轻率狂妄,讽刺了他们害民虐民的本质。其次,善于运用《一剪梅》词调反复叠唱的体式进行讽刺。如“经量”一词在词中共出现了八次,重点突出,讽刺矛头所向,标的明确。第三,结尾运用反诘句式,力重千钧,讽刺的效果尤为突出。

 

【名句集成】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一片春愁带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红藕香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红藕香残 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红藕香残 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 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093红了樱桃绿了芭蕉.jpg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