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性。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物理、心理等学科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发病、病机、养生和治则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过程而形成的。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独特的思维方法才创造了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这种思维方法能动地从宏观上把握了人体这个客观世界的某些生命活动规律,反映了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从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层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养生防病中注重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在治疗中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此,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的特有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入门途径,也是其后登堂入室、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本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属自然哲学的范畴。它们以思辩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宇宙,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因而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中医学将此三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广泛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疾病的防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石。它认为,精或气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质料;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精或气构成的;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精或气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精气学说,帮助中医学构建了同源性思维和类比性思维方法,构建了整体观念、精气血津液神理论乃至藏象理论。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生命过程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含有辩证法的思想。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天地万物的运动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胜复法则的支配,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间也不例外。五行学说以系统结构观点,阐述了人体脏腑经络等各系统之间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虽然各自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及养生防病等重大问题,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与阴阳五行学说相比较,精气学说更具“本体论”性质,旨在说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及物质统一性,为中医学建立天人一体观以及人体自身完整统一的整体观奠定了方法学基础。精或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的思想,类比到人体,则产生了人体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人体之气是人体生命之维系的理论。类比宇宙之精或气的升降聚散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则产生了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的理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则构筑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相比较,阴阳学说旨在说明一切生命现象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方面,阴阳的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维持着人体的生命进程。“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类经附翼·医易义》)。而五行学说则具体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结构关系及其调节方式,即人体整体功能动态平衡的特殊规律。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中医学借助于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界的联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古代医家在对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力所能及的观察推测和自身体悟的同时,对人类生活的周围事物,如天文、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以及社会变动等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和分析,并将观察分析的结果与人的生理、病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许多科学的结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及病因病机学说等的形成,莫不是注重宏观观察的结果。这里的宏观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总体地动态地观察和把握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与整个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于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和异常变化,不能从孤立的人体去看,而是把人体放在自然界的总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中进行考察和研究。故中医学虽是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但它确实综合运用了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宏观的另一层含义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由有形可见的万事万物和无形可见的“气”构成的,而有形可见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从无形的“气”派生出来的。它认为无形的“气”是构成自然界的基础,而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只不过是存在和运动的方式不同而已,即无论是肉眼可见的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肉眼不可见的“气”,都统一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中医学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中建立了自己的生命观、疾病观,并依据宏观整体理论指导养生延寿和防病治病。 二、注重整体研究 整体研究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哲学的整体观是关于如何理解整体的一个基本观点。它主要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回答什么是整体,以及整体的特征是什么。 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基于这一观点,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从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上来认识。它既注重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观存在,更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功能,强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 中医学整体观反映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往往是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考察研究方法,即把个体或局部的事物或现象放在整体中去考察和研究。这种注重整体研究的方法体现在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例如精气、阴阳学说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物质,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产生了天地阴阳二气,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合和产生了宇宙间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也就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在构成上的同源性决定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在人与自然统一性这一整体观思想影响下,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都把人体放在自然界中去考察,进而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认为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医学在讨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总是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局部出现的变化都与整体机能有关。人体是由精构成和分化的有机整体,人体的某一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都具有整个生命活动的全部信息,局部实际上是整体的缩影。因而人体外部可诊察的某些部分,如舌、耳、寸口、面部、足掌面等,都是人体整个生命信息的表达部位,都可反映整体生命活动的情况。在诊断中诊察这些局部部位的变化,包括色泽、压痛点、舌质舌苔和脉象的变化,皆可测知内在脏腑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病变。因而中医学在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往往比较注重整体层次的调整。中医治疗学中耳针疗法、足部疗法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和“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等,都是中医学注重整体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中医学是运用哲学思维进行理性认识的集大成者。它在中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以类比、演绎、外揣等为具体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和异常以及维持正常和纠正异常过程进行理性的认识、归纳和总结。因此,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哲学思维相融合的产物。中医学借助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和原理,将其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通过观察而获得的大量感性资料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对哲学本身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中和思维 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因此,中和包涵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把“中和”这种平衡、和谐、适中、适应等看作是事物内在的最好也是最理想的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淮南子·★氾论训》)。 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秩序,提出“中和”思想,正是为了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并保持它的平衡或和谐。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要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去。“中和”这种哲学思想正好反映了中医学这种本质的内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这种平衡与和谐的思想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阴阳学说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意味着健康,所谓“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若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的平衡失调,则人体由生理状态转为病理状态。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平衡失调,治疗的原则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即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此外,五行的相生相克,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人的情志活动,都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保持这种无“太过”、无“不及”的状态,一切才能归于平和,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动、自然现象及世界万事万物在有序的“治”的状态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否则就会出现“逆”的病的状态或异常的存在、变化和发展。中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在于纠正失“中和”的无序状态,使其达到“中和”有序。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思想、生命观、发病观、对病和“证”的治疗等,无不是围绕着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来展开的。“中和”思想虽源于哲学,但它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医学之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成了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这种思想之所以能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影响,而是中医学内在本质的必然选择。中医学的实践证实,“中和”思想不仅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养生防病、诊疗用药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类比思维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是科学认识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在科学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都曾经直接借助于类比法。 类比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人们为了变未知为已知,往往借助于类比方法,把陌生的对象和熟悉的对象相比较,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相比较,进而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产生新的理论或知识。这种类比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类比法在中医学中叫做“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都蕴涵着类比思维方法。精气学说认为,精或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本原。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精或气的同源异构体,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所谓“天人一体”。以这一思想类比人体,则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或称一个小天地。人体的各个部分、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的,因而它们之间也是同源异构体,也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依赖于精或气的升降聚散运动;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气的运动停止,人体的生命活动则终止。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由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结果。类比到人体,人体的生命进程也由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并时时受到自然界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影响。因此,人的生命活动正常与否,不但与人体内的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有关,而且与自然界中阴阳的运动平衡状态也有密切联系。中医学还依据自然界中随着太阳的升落而出现的一天之中阳气的变动情况与人体相类比,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即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依据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归为五大类,并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等根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将与自然界“木”相类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归属于肝,将与“火”相类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归属于心,以此类推而形成了人体的肝系统、心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等五大生理病理系统。五大生理病理系统按照五行生制化的规律运动变化,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中医学还把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了病因理论中的“六淫学说”。例如: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向上、善动不居的特性,类比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凡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而主动等特性的病理表现,如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瘙痒无定处、头痛汗出、抽搐等,皆属外感风邪为患,治疗时应采用祛风的方法。 此外,中医学还运用类比思维创造了不少治疗方法。如中医在治疗火热上炎时,受到炉火正旺,抽掉炉底柴薪,则火势自减的启示,采用寒凉攻下的方法治疗。大便一通,火热下行,上部火热征象顿消,这种方法称之为“釜底抽薪法”。在治疗阴虚肠液干枯、大便秘结时,受到水能行舟的启发,采用滋阴增液而通便的方法,肠液增多,大便自然通畅。这种方法称之为“增水行舟法”。其他如“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等亦属类比思维而创立的治疗方法。 类比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是十分有效的,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事物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逻辑依据,差异性则限制着类比结论的正确性。类比推理的结论可能是真实的、正确的,但也可能是虚假的、错误的。因此,类比推理结论的真实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为了避免或减少类比推理的虚假性,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时,应该尽可能多地搜集类比双方的有关资料,扩大可比项,增加已知项和未知项之间的相关性,使已知属性和欲推导的属性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同时还要正确运用哲学思想作指导,进而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四、强调功能联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道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思想和《周易》象数思维方式的影响,强调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功能性联系。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虽然有中国古代解剖学实践为基础而进行的直观观察,但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对脏腑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进行整体观察而得来的。如《素问·五藏生成》所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这里的“音”、“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五脏的“象”。中医学通过对这些“象”的“目察”、“类推”和“意识”,去探索内在脏腑的奥秘。中医学运用这种方法确定了五脏与官窍、五体、外荣的关系。即心开窍于舌,主脉,其华在面;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脾开窍于口,主肌肉,其华在唇;肺开窍于鼻,主皮,其华在毛;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主骨,其华在发。 人体较为简单的生命活动,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某些机能,虽然通过分析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可以认识,但复杂的生命活动,脏腑之间的机能联系,靠分析其形态结构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在藏象理论的建立及对复杂生命活动的解释方面,中医学主要不是以分析其形态结构,而是采用功能联系的思维来认识的。中医学以五行学说将脏腑形体官窍构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再以脏腑藏精,精化为气,气分阴阳,阴阳二气动静协调的理论建立起一个脏腑机能的解释性模型,来阐释各脏腑的复杂机能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因而中医学脏腑的概念,不仅是一个形态学的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的概念,一个功能性的概念。脏腑的结构,可以认为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脏腑的内涵,是其形态与功能的合一。 中医学的藏象理论依据“内外相应,同类相从”的基本原则,从人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入手,按照一定的规律,通过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和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去揭示生命的奥秘,同时又通过功能之间的联系,运用五行生克理论去探讨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这在当时缺少微观实验观察手段的情况下,形成广泛联系的藏象理论无疑是成功的。但也应指出,中医学理论思维由于过分强调功能联系,而忽视了对物质实体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附:研究进展 关于精气学说的研究,近些年来主要进展有:①在分清精和气的古代哲学概念与中医学概念的不同方面作了些探索:在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内涵是相同的,都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在中医学中,精与气的概念是不同的:精是指藏于人体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的统称,气则是人体内活力很强、无形而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古代哲学中的精与气都是一个极抽象的概念,而人体中的精与气是较为具体的概念。②区分古代哲学的元气概念与中医学的元气概念:古代哲学中的元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气,由于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故称为元气;中医学中的元气是指人体中的元气,它仅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元气一元论”仅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在人体中没有元气一元论,只可讲“气本一气说”,即人身中各种气都是一身之气之划分。③构建了气理论结构:宇宙本原之气是最高层次的气,其次是自然界的大气与人身之气。在人体中,一身之气是最高层次的气,其次是元气、宗气和营气、卫气,再次为各脏腑经络之气。④明确古代哲学生命本原说与中医学生命本原说的区别: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存在的精或气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由精构成,由气维系。精是构成胚胎的本原物质,而气由精化,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气运行不息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近年来对于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哲学、经史学、文化学等方面揭示阴阳、五行学说形成及其发展的源流,力求阐明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价值及其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②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等方面,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去揭示阴阳、五行的科学内涵。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的:①研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易经》中的思维方法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如《易经》中“象数推衍”的演绎思维方法、“取象比类”的唯象思维方法等。②从中医学理论体系自身中探讨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如整体思维中的联系思维、中和思维、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中的对立思维、宜思维、顺势思维等。这些思维方法都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③从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的对比中探讨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其优势。一些学者通过分析比较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体系在思维方法上的不同,总结出了中医学思维方法中注重宏观把握、重视动态功能研究、善于直观类比等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中医学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有轻形质研究以及缺少定量指标等的不足。 |
|